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AI人才难寻?看动感地带如何解题

王云辉 2025-01-02 阅读: 614 次

最近两天,小米创始人雷军以千万年薪,招揽95后AI“天才少女”罗福莉,领导小米AI大模型团队的新闻,成了备受关注的焦点新闻。

罗福莉的“天价神话”并非孤例。伴随人工智能产业飞速发展,AI相关岗位薪资持续上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核心岗位平均月薪甚至已经超过5万元,高能力AI精英更已成为100万年薪起步的“职业新贵”。

但与此同时,能够开发AI和使用AI的新型人才供不应求,也造成了大量企业长期处于无人可用的“结构性困境”。艾媒咨询《2024年中国企业智能化发展人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高达91.3%的受访企业面临AI人才缺乏问题。麦肯锡也曾预测,2030年中国的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

面对巨大的人才困局,如何培养出更多有实战技能的、优秀的AI人才,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的一个紧迫难题。

播种星火

当好AI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

2024年12月29日,天津,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 动感地带AI+高校创智计划在此落幕。

在活动开展的3个多月以来,来自全国28个省份、238所高校的743支团队,用AI技术打造出众多精彩纷呈的作品,以极富想象力的创新性与实用性,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在AI领域的无尽潜力。

这是中国移动一次全新的出发。

即将过去的2024年,被普遍定义为AI应用元年。在这一年,调用大模型API的成本下降了大约100倍,人工智能触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延伸至整个人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从家中的智能设备,到街头的自动驾驶汽车;从跨越语言障碍的AI语音,到精准的图像识别;从高效的智能工厂,到智慧的城市大脑,从科技到工业,从科研到创作,从军事到民生,人工智能正如一台强劲的引擎,推动千行百业焕发新生,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面对这场汹涌而来的时代浪潮,中国移动也已经吹响向AI冲刺的号角。

早在2013年,将“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作为奋斗目标的中国移动,就已经率先开启了对AI的探索和实践,并始终将AI作为公司转型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2024年5月以来,更是响应国家战略号召,正式发布“AI+”行动计划,依托强大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和AI服务能力优势,“领舞”产业链,推动AI深度赋能数实经济,助力垂直行业锻造新质生产力。

如今,“当好AI的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已成为中国移动推进AI产业焕新向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新定位。

黑龙江数字政府的数字人,在听到用户语音提问后,1秒钟内快速查找并精准汇报结果;振华重工的智慧港口,纯视觉吊具偏差检测,精度10cm情况下准确率达到95%;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矿企业,通过机器视觉技术,节约了40%以上的巡检成本;福建宁德三都澳,碧波万顷之上,渔船在智能监管下有序航行,水下机器人全天候守护“海洋作物”成长……基于中国移动的赋能下,AI正如一股春风,吹遍广袤中国。

而中国移动旗下面向数字内容领域的咪咕公司,作为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媒体国家队,也已经发布了AI能力品牌“仝舟”,积极探索AI+应用融合,打造“1+1+3+N”AIGC应用体系,全面赋能各行业的AI成果创新。咪咕快游也推出了《天天八段锦》等运用AI+人体姿态识别技术的产品,通过AI智能陪练的方式创新用户的健身娱乐体验。

而此次动感地带AI+高校创智计划,也正是中国移动“AI+”行动计划落地的重要举措之一。

年轻人的时代红利

从创新盛宴到实践平台

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时代红利。

二十年前,80后站上互联网的潮头;十年前,90后与移动互联网共成长;当下,Z世代也正面朝AI时代,开启他们的大航海。

作为AI科技革命的主力军和受益者,正如80后用电脑,90后用智能手机一样,AI已经成为Z世代年轻人最稀缺的社会技能。无论是使用AI学习知识、辅助创作甚至是赚钱创业,新一代年轻人都需要以更快速度适应AI到来。

这一趋势下,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AI相关学科建设,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的AI专业人才。

在2018年,教育部才首批设立35个本科人工智能专业点,而到2024年秋季学期,全国已经有533所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按教育部规划,还将在2030年之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但作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涉及领域广泛复杂的新兴学科,如何理解学习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做好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的交叉和落地,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AI人才,也仍是巨大挑战,有待持续探索。

现实中,大量学生仍高度依赖市场成型的AI产品,创新能力不足,迫切需要通过产教融合等方式,让学生在实战中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动感地带AI+高校创智计划是中国移动动感地带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发起的首个AI+应用创新竞赛,不仅开启了一场科技与内容创新的盛宴,也打造了一个推动大学生AI实践的绝佳平台。

这场大型科技创新赛事的主旨,正是贴近技术和产业发展前沿,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AI科技优秀实践,创新性地解决各领域问题,在助力高校AI人才培育,为青年成长和社会发展课题交出新答卷的同时,也为AI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储备新动能。

这里,很多年轻人才刚刚起步,但新一批的伟大创业者,或许就将从中诞生。因为他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正跟随时代的脚步,向着未来勇敢前行。

这场大赛中,既有技术实力雄厚的工科团队,也有文化与艺术学科人才。他们有的专注算法与模型的优化升级,有的着眼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创新,有的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的AIGC创作。有的通过AI技术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有的让故宫文物“活起来”,有的为辅导员制作“数字分身”,有的通过智能算法分析古籍文献和传统民俗,有的用AI技术赋能水果采摘,有的用AI帮助汉服文化推广传承……

无论哪个领域,都展现出当代年轻人观察世界的丰富视角,凝聚了年轻的辛勤努力与不懈追求,见证了年轻的创新热情与智慧光芒。

通过比赛,不但给大学生提供了AI素质展示和比拼技艺的平台,让他们学以致用,以AI解决现实问题;也促进了AI知识的普及和AI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让更多人了解AI、认识AI;更给了年轻学生与全国团队、业内顶尖专家、AI企业的交流机会,助力他们加快成长,也为AI产业挖掘更多优秀人才,促进AI产业发展。

“此次赛事就像播下的一颗种子,那些创意佳作便是结出的硕果。”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主任王卫权说:“我们期冀借赛事之力,激励同学们勇探AI之境,使创意之火成燎原之势,熠熠长燃!”

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更有趣的灵魂与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马上,我们就要迈入全新的2025年。

这是一个充满剧变也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是一个最坏也最好的时代。

在这新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更多的科技创新,经历更多的时代变革,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承继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底蕴,以超越前人的知识、见识、智慧与创新想象力,如同星火遍野,如同后浪奔涌,告别校园,奔赴千行百业,为更好的中国和更美的人生挥洒青春。

年轻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代表了国家新的希望,AI也代表着科技创新潮流的大势所趋。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和动感地带与它们同频共振。

年轻,从来不只是一个年龄概念,更是对生命力、创新力与想象力的重新定义。

这也是中国移动动感地带的品牌初心。它从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与年轻人一起,用年轻人的思想,年轻人的方式,年轻人的喜好,与年轻人认真对话,打造5G时代年轻人的“专属通信潮牌”。

每年,中国移动都会与高校积极互动,举办动感地带5G校园先锋赛、动感地带校园音乐节、动感地带校园篮球赛等丰富活动,促进科技创新与“Z世代”文化的共鸣。

如今,与思政网、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的“动感地带AI+高校创智计划”更进一步,成为了紧密贴合年轻群体需求,积极回应大学生成长主题的一个全新“智潮”阵地。不仅能贴近技术和行业发展前沿,展现科技创新品牌形象,也推动了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AI与大学生的“双向奔赴”,助力年轻一代成长,提升了动感地带品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青春激昂当爱国,新时代的年轻人也正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向阳生长。除了科技创新和实践成长,本次大赛的两大赛道四个赛题——AI+中国优秀传统文化、AI+前沿科技探索、AI+大学生成长发展和AI+人体姿态识别技术也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赋能思考,让年轻学生以自己的创造,酣畅展现了对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豪传承,对祖国山河大地的深情眷恋,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坚定担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动感地带AI+高校创智计划也是中国移动承担使命责任,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发展,促进AI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循环的有力举措。

无论是AI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还是AIGC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乃至推动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人才,为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科技进步夯实基础,都已经远远超出一场校园赛事本身,承载了更加积极深远的社会意义。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也表示,凭借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与高校的强强联手,动感地带AI+高校创智计划可以更好地培养青年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促进各高校间的教学与科研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打造全国高校合作的新范本。

凯文·凯利曾说:“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关联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会由一种个体变为一种集体。”如今,前浪与后浪,都早已奔涌在同一条河流。

伴随 AI技术进一步模糊人与机器的关系边界,取代人类简单重复的工作,将人类从繁杂事务中释放,全新商业模式和消费趋势,也将继续深刻变革新时代的社会文化。年轻人和我们将更加真诚、包容和多元价值,呼吁理解和尊重,期待更美好的未来。

这一切,都将如同动感地带已经隐没于过去,却又历久弥新的20多年岁月,在我们自己的地盘,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

王云辉
科技杂谈创始人,资深媒体人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