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马蜂窝新一轮融资背后逻辑:跑通“种草”模式+行业加速复苏

丁道师 2023-02-17 阅读: 4,376 次

三年前,新冠疫情刚开始时,旅游业最先遭受打击,整个行业一片萧条。三年后,疫情退却,旅游业也最先享受后疫情时代复苏红利。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

伴随着旅游业的复苏,相关产业资本也蠢蠢欲动,四处出手投资潜力项目。

2月15日,贵州省创新赋能大数据投资基金、贵阳创投、贵阳观山湖现代服务业投资基金等贵州系资本联手,主导了马蜂窝新一轮融资。

我们这些长期关注马蜂窝发展的朋友为此感到振奋,认为这是行业复苏的标志性事件。

马蜂窝创始人、CEO陈罡则表示,“我们将把这笔资金用到内容体系建设和新型供应链重塑中,为更多年轻用户提供随需应变的旅行决策服务的同时,也会通过数字化工具为旅游目的地和各类旅游业态赋能。”

那么,马蜂窝这笔振奋人心的融资,核心逻辑是什么,又为什么是贵州系资本主导了此轮融资,后疫情时代的旅游复苏红利还能持续多久,我们今天做一些探讨。

  马蜂窝自身优势:“种草”模式的先行者

能够获得几大资本支持,首要因素当然是基于马蜂窝自身的优势。

那么,马蜂窝相比携程、去哪儿、飞猪等,核心优势是什么?其实,之前马蜂窝在获得D轮融资的时候,我就撰文分析过,在今天自由行和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发展远远超过传统模式,马蜂窝更遵循消费者的自我意识和思想表达,他们通过平台和机制的构建,把“消费者从参与者变成共建者”。这种模式在上一个阶段好评会很高,但商业化将会举步维艰,但在今天移动社交高速发展的时代,消费者的自我意识已经全面觉醒,他们更想“把控和参与”他们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最终,马蜂窝将获得口碑和商业两端的双重回报。

后来的发展,佐证了我当时的分析。2020年底,马蜂窝推出全新的攻略产品“北极星攻略”,整合官方权威信息渠道和行中旅行者实时分享,为消费者提供从“发现”到“体验”所需的一站式专业服务,由之前的专注内容输出到内容+商业双轮驱动,找到了自身自我造血发展的平衡点。

按照今天时髦的说法,马蜂窝倡导的这种社区+点评引导交易的模式,其实就是更实用的“种草”模式。没错,这两年风靡全网、被各大电商平台学习、借鉴的小红书“种草”模式,或者叫内容营销模式,马蜂窝才是行业先行者。

早在小红书之前的很多年,马蜂窝就以旅游点评为切入点,邀请广大用户成为平台内容的构建者和贡献者,构建了初步完善的社区“种草”体系,只是没有以“种草”之名对外罢了。至于后来携程等行业领先者推出的社区版块和内容服务体系,很多内容形式和服务模式也能从马蜂窝身上找到源头。

以内容带动交易,这是马蜂窝未来应该继续强化的方向,难怪陈罡也认为,这轮融资完成后,要进一步用于内容体系建设和新型供应链重塑。后续我们可以期待一把,以后除了在马蜂窝看点评查攻略,更多用户还可以多去马蜂窝购买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旅游行业加速复苏 利好政策频频下发

不难看出,马蜂窝此轮融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除了自身的模式优势和所处的行业地位,马蜂窝的融资离不开行业加速复苏,以及各方对这种复苏抱有的信心。

就在这笔融资官宣之前,国家和各省市下发了一系列鼓励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其中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1月20日发布的《关于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更是释放了积极信号。文件宣布从2023年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即日起,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可开展产品发布、宣传推广等准备工作。

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了,这轮融资虽然有多家资本参与,但主导方是贵州系的几家资本,有些还是由政府支持的产业资本。

为什么马蜂窝此轮拿的是贵州系资本,一个直观的背景在于:贵州不是经济大省,但却是旅游大省。今年春节假期,全省60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99.2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4%和95.4%。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贵州省在顶层设计层面,鼓励金融资本助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比如就在不久前,省文化和旅游厅等9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特别提到各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将更多金融资源向文化和旅游产业倾斜,更好满足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

现在看来,被贵州金融支持的不仅仅有旅游景区,还包括旅游服务平台。

对于贵州系资本来说,不管是为了迎合政策,还是基于其自身发展,投资在线旅游行业的优质标的,自然就成为了必选项。至于对马蜂窝的投资,相信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这些资本还会组团出手,寻求新的产业机会。

疫情二次反弹疑虑尽除 新冠终于成为过去时

关注旅游行业的朋友,应该注意到,过去三年期间,疫情有好几次间歇性停止,各地也陆陆续续发布过一些支持行业复苏的政策。

然而,后来因为反复出现的疫情,旅游行业被多次折腾元气大伤。有人在疫情缓和间隙投资过一些项目,后来疫情又来了后赔的底裤都没有了。2021年国庆期间,我们还能出门旅游玩乐,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而2022年国庆节,“九寨沟国庆七天迎客211人”的消息刷屏全网,我们以“家里蹲”的方式过了一个黄金周。

因此,现在旅游行业的这股复苏潮也被很多人质疑是短暂的,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未来还有可能被反复折腾。也有人认为,现在大力投资旅游行业,等疫情再次反弹后,所有的投入都会打水漂。

那么,疫情会不会再次卷土重来?会不会二次反弹?会不会再次面临“静默”“隔离”“非必要不出XX”?我的答案是不会。这个答案是来自于一个公民的常识,常识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但我无法讲出来,因为很敏感。

官方的数据也佐证了我的判断。不久前,北京市共采集检测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标本683件,其中新冠病毒核酸阳性32件,阳性率4.69%,低于前一周水平(5.08%),持续保持下降态势。这个数据意味着,公众担心的疫情二次反弹,并没有到来,以后到来的可能性也很低了。

除了利益既得者,没人希望疫情二次反弹,疫情完全过去正在成为共识。这个共识不破,疫情就不会来第二次,旅游行业大可大踏步往前走,把之前失去的着补回来,同时也寻找一些新的增长。

丁道师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媒体专栏作家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