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华为以智能汽车技术供应商的身份进入造车领域后,大家都充满期待。因为在众人的眼中,华为的技术优势就是其最大的金字招牌,而华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没有选择亲自下场造车,而是以技术赋能的方式入局。
从效果来看,市场对华为技术的认可程度也不低。尤其还带火了一些跟华为合作的造车品牌,比如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两天订单就突破了3000辆。对此,赛力斯这边还特意表示,“感谢每一份信任一切只是开始!更多惊喜等待我们去实现!”
但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该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车销量分别仅为1275辆、529辆和2815辆。而在跟华为合作之后,两天的订单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一个月的销量,这样的影响力,试问在目前的造车圈里还有谁能与之相提并论?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入局造车也是为弥补手机业务的滑坡。要知道,去年华为还是全球排名前三的手机品牌,但随着芯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华为手机销量受到了严重影响。不过好在,造车业务已经跟上了。更关键的是,华为靠技术赋能入局造车产业,其收益也要远远高于手机。
此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分析师大会上曾谈道:“中国每年3000万台车,未来会更多,即便只做中国市场,每年能从每台车上平均获得1万元的收入也足够了。”对此,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回应称,“这是徐总给我们提的要求,我们发布这么多的部件,只要能卖出去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华为不造车,我们的愿景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不难看出,不管有没有1万收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华为参与进来了,并且还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事实上,我们对华为以技术赋能的形式参与造车一直持支持的态度。毕竟在技术研发层面,华为真没输过给任何一家科技公司,据悉,今年华为在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的研发投资将达到10亿美金,目前研发团队也超过了5000人。这也直接导致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跟华为进行合作造车,毕竟有华为的技术加持,销量就不必太过担心了。
显而易见,在手机业务之后,华为已经找到了新的替代业务。余承东就曾表示,“智能电动汽车销量虽然没有手机那么大,但是单价高,能够弥补手机的销量缺失。”这就是智能电动车的优势,更是手机产品所不具备的特殊之处,华为的多元化布局图谋深远,目前唯一的潜在对手恐怕只有苹果一家,不过苹果现在迟迟没有宣布造车的具体方案,不知道是不是再次被华为的实力震慑住了。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支持华为技术赋能的国产智能电动车吗?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