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就微信群的看法进行了一项调查,58.9%的受访者加了10-30个微信群,浏览最多的是工作群;87.4%受访者认为微信群垃圾信息多,生活受到打扰。74.6%的受访者会将微信群调成消息免打扰模式。
也就是说,将近9成的微信用户认为微信社群价值太低,7成用户选择“无视”社群。
“群里没有人发言,非常不活跃”,“群里垃圾信息太多、动不动就群公告群代办、很烦”,“群里全是广告”......受访者对于社群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以上几个问题!
1
为什么你的社群活跃度越来越低?
疫情期间,所有人都被困在家,只能借助互联网与外界沟通,微信社群便大幅活跃起来,大人通过微信社群购物、买菜、拜年,小孩通过社群学习上课,社群卖货也成为传统企业转型线上的救命稻草,私域浪潮也再一次被顶上高峰。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99%的社群会在1个月内沉默死掉,论社群的死法,我们能说出一百个。有一条统计数据我们不得不注意,微信每天会新诞生250万个微信群,一个微信群的平均死亡时间是36天。
这半年来,婷克丽被拉进过不少社群,有卖课的、卖菜的、卖会议门票的、卖衣服的、还有卖吃的喝的、互帮互助砍一刀的......也不知道死掉多少了。
在死掉的社群中,多数都是沉默状态,只有发一波红包加点儿油刺激一下,社群才会活跃一下,甚至还有人抢了红包也一声不吭。平时几乎没有人互动,慢慢的就“嗝屁”了。
除了“社畜们”不得不面对的微信007——工作群,社群不活跃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遍现象。
为什么你的社群活跃度越来越低?
✪用户对社群运营的套路已经熟悉或者掌握,缺乏新鲜感,再加上人们的分享乐趣越来越低,不再关注他人的生活,甚至找不到共同话题,闲聊少了、寒暄没了,都是有事儿说事儿,没事不联系。
✪随着微商大军的兴起,社交电商平台的入驻,广告门槛越来越低,社群缺乏管理,群广告垃圾信息过多,大家对微信群出现厌恶情绪。
✪商业群定位不明确,价值输出不持续。其实,归根结底除了私密关系社群,大家加入社群无非2个目的,一是社交,二是获得利益价值。很多人容易把2者运营混了,定位模糊,在社交群里打广告,久而久之变成“僵尸”群。而像购物群这种商业群内,大家进群目的就是为了获得优惠、获得价值,缺乏专业化运营管理、价值输出不持续是这些群死掉的最大原因。
当然也不是说不活跃的群必死,广告群必死,闲聊的群毫无转化,与其说社群活跃度越来越低,社群运营越来越难,不如说社群进入了商业化2.0时代,社群运营已经变成一份正经的职业,运营越来越专业化。
2
如何提高行业社群活跃度?
如今的商业社群发展多数呈现2种状态:一、专门发放福利的商业广告群。这类广告群也可以分为2种,一类是佛系运营,比如瑞幸的私域社群运营并不活跃,大家沉默就沉默,群主每天的运营工作就是定时发放优惠券、抢券活动,类似的还有周黑鸭,喜茶等。另一类就是服务类型社群,比如疫情下转型线上的多数零售企业社群,私域直播社群,运营者多数是导购,更注重服务带来转化。
二、就是行业圈子群,需要群主用心运营提高活跃度转化,类似有电影粉丝卖票群,一些活跃的汉服圈社群,一年卖出的销售额可能会吓到我们,据《这就是“95后”的国潮地盘》报告显示,2020年汉服年销售额逾20亿元,除了电商平台,基于信任关系的微信社群就是其最好的交易沃土。
无论是做行业社群还是商业社群,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明确社群定位,定位明确后对症下药,社群才能长期存活。
以婷克丽最近组建的社交电商传媒读者群为例,在不断学习尝试运营社群过程中,就如何提高行业社群活跃度方面,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提供垂直领域的行业价值。比如我们每天为读者提供电商行业的早报,这只是维系读者的一种方式;另外基于社群,鼓励大家积极发言互相解答行业疑惑,并且把自己名片改为行业+名字+需求。
✪重点@行业对象,明确个人责任感。当某个小伙伴抛出问题时,管理员要明确@行业对象2-3人来解答。因为你频繁@所有人就等于没有@任何人,这就与你遇到危险明确呼喊求救对象,比直接喊“救命”获救概率更高是同样的道理,强调个人的责任感。长期如此,大家不仅相互建立了信任感,还能转化客户对接资源。久而久之,这部分活跃客户就成为社群的KOC,带动大家的积极性,社群活跃度也就起来了。
✪激励政策送出福利,奖励KOC。对于积极发言的朋友,计划每次方雨举办的行业大会会抽取部分名额,免费送出门票;方雨出新书后,也会免费抽取部分名额送出,提高大家的活跃度。
✪严格维护社群环境,胡乱打广告者,一律踢出,永不允许进群。
✪ 强IP“坐镇”。当然我们的读者群也不是长期活跃,定时定期活跃就行,毕竟就算男/女朋友一起聊3个月都烦了,何况是一个陌生的社群。因此,能维持社群长期存活,强IP的加持必不可少。社交电商传媒、落地荟创始人,资深自媒体人方雨就是读者群的IP,大家都熟悉方雨,了解方雨,看中方雨身上的资源与行业价值。
✪为了更加完善读者群的整个基础设施,后期读者到达一定数量会加设进群门槛,完善整个激励体系,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福利与行业价值。
行业社群的运维是很艰难的,费心费力,因为多数人没有社交兴趣只有成交兴趣。行业社群主要围绕价值、熟悉、信任三大关键词不断完善整个社群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要选取KOC、加设IP、逐步建立门槛、激励体系,提供内容价值,如果没有这些,社群迟早也得凉掉。
3
商业社群如何引流、裂变、传播?
其实纯商业社群,主要运营群体就是微商、电商平台、零售企业、团购企业。这类社群不需要提供很多的话题提高活跃度,只需要长期输出价值,做好服务,建立信任,为客户提供优惠券、拼团福利、秒杀福利,目的只有一个,卖货;客户能够长期留存因为有利可取。
早在2019年,京东就已经通过“超新星计划”项目,在双11前裂变了9万余个社群,其中71%的用户来自非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创造了6个多亿的成交额;
拼多多通过微信、社群的“砍一刀”,短短4年成长为现在前三大电商平台,今年拼多多大力发展多多买菜,好货内购项目,进军私域电商。
疫情期间,通过社群营销自救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例如服装企业曼天雨、茵曼、九牧王。一些团购平台更是利用社群做到月流水过亿。
社群营销的潜力巨大,当然这类社群运营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引流、裂变、提升转化率。
✪如何引流?早期最省钱的引流方式就是先从身边亲朋好友下手,建立起社群,当然利用行业贴吧、微博、知乎、论坛的引流方式现在已经有点老套了,可以一用。如今最快的方式还是通过裂变或抖音、快手、小红书这些平台做内容输出、直播引流。
✪怎么做裂变?做裂变首先要抛出足够吸引人的诱饵,早期微商惯用的套路现在依然实用。比如让粉丝邀请好友(4-8人之间)加你个人号或进社群,免费送高仿大牌口红、包包、小尤克里里等诱饵足够强的产品,不包邮。成本低,有时邮费就覆盖了成本,引流裂变特别迅速。
再比如,在社群设置低于市场价3倍以上的9.9元的流量产品,只有新用户可以领取,每邀请一人就多一次领取机会,还能分钱,这种叫分销裂变。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都要设计好文案与传播素材,才能展开“病毒式”传播。
✪如何提升转化率?其实传统电商平台的营销手法,大家稍微动动脑子转化一下,利用微信工具都可以在社群里再次使用。比如双十一各大平台满200减30的营销手法,在社群里应用不仅能提升转化率,还能带动高客单价商品转化。由于篇幅有限,一些社群秒杀、定期抢购式营销方法就不细讲了,大家有时间可以来方雨的917大会学习一下。
✪为什么总是强调社群长期价值输出,因为很多社群一旦裂变活动结束,没有好好经营管理,没有诱人的价值输出,无法留存客户,就变成了乱七八糟的广告群,引起用户的反感,一样凉凉,变成“死群”。在建立社群前期就要有所规划,不断强调社群规则,如果大家都随意发广告,就变成一锅粥了。
互联网时代,正在把人群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社群,产品若没有社群粉丝的支持,则很难调动传播势能。未来,无社群不商业,无专业运营更难成就社群。这是婷克丽进入电商行业以来对社群运营的一点小看法,希望大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