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丰巢,你凭什么割用户?

AI蓝媒汇 2020-05-02 阅读: 8,974 次
作者丨叶二

编辑丨顾盼

来源丨AI蓝媒汇

这两天,丰巢的官网微博“沦陷”了。

比如在4月28日丰巢发了条营销微博“躺赢,是一种什么样的神仙体验?”,评论区下方网友点赞最高的留言是“你们现在两头收费不就是躺赢吗?”

又比如在今天,丰巢围绕五一假期也做了波营销,评论区依然全都是来捣乱的,“我填写的地址是我家,不是你们的货柜,下次再放里面我就去告你们”、“丰巢占用小区公共区域,我们作为小区业主想问问你们付租金了吗。还要问我们来收费,你们是怎么想的”等等质疑。

怎么一瞬间,丰巢就被群起而攻之,甚至连控评都放弃了。

原来是这样一条消息。

从4月30日开始,丰巢表示在全国启动会员制服务:丰巢将对滞留快件的非会员用户在超时12小时后超时后收费0.5元/12小时,3元封顶;会员则每月5元,7天长时间存放不限次数。

简单总结就是,以前免费的丰巢快递柜,要收超时费了。

争议也就如此而来。

一方面,不知道大家感没感觉到,自从丰巢这种打着为解决“最后100米”派送问题名义而诞生的智能快递柜出现后,除了极少数快递之外,曾经能送上门的快递是再也送不上门了,且问都不问一声,直接给放进丰巢等快递柜里,然后发来短信,通知用户自己去拿。

也就是用户极其不满的“自己买的快递,未经同意就被丰巢给签收。”

要知道,送货上门是快递行业的服务承诺,更是国家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服务要求。2018年5月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表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递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明确告知收件人或代收人当面签收。

另一方面,丰巢已经从快递员那里收到一笔费用了。当快递员将用户物品放入快递柜时,便已付费过一次了,这部分支出其实就包含在用户支付的快递费里,那么用户凭什么还需要再向丰巢付费?

这不就是典型的割用户吗。

丰巢先是通过用户免费使用的方式,迅速培养了快递员将用户物品放在丰巢,然后让用户自己来取的这一习惯。然后在这习惯完全建立之后,丰巢便将镰刀挥向用户。

有人会问,为什么快递员愿意配合丰巢,他们往里面放东西是需要给丰巢钱的。

这很好理解。

一来,丰巢的股东本就是快递公司。2015年6月,顺丰、中通、申通、韵达、普洛斯五家企业共同投资5亿元,创建了丰巢。股东随便喊句话,作为员工的快递员不都得积极迎合着。

二来,对于快递员来说,丰巢的确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沟通成本,将东西往里一放,就没快递员的事情了,毕竟用户端多会出现实时联系不上、不在家、不在办公室等情况。

而至于付费给丰巢,在丰巢出现前,在用户无法及时拿走快递时,快递员也需要向一些代收点比如小区超市付费。

换句话说,丰巢出现后实际利好的是快递员,而不是用户。

以至于业内甚至认为,丰巢的商业模式,或本就是鸡肋。

一个快递过程的完成,其实分为两部分。

商家、个人将物品交给快递公司,寄出快递。快递公司通过快递员配送,将物品放到用户手中后,才算完成。

前一部分在快递公司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早在多年前就基本实现了一个电话,APP一个下单就上门收取快递。这意味着丰巢的寄快递服务,缺乏刚需场景支撑。

后一部分,丰巢相当于在快递公司与用户直接增设了一道类似代收点的中转环节,这仅在用户无法及时拿快递时会发挥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同样很难说是刚需。不信回想一下,几年前没有丰巢时,国内的快递行业已发展多年,快递员也有办法解决用户无法及时拿快递的问题。公司前台、小区超市、提前电话沟通等等,同样简单有效。

而对于能够及时拿到快递的用户,丰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让快递员直接就放弃了送货上门,让“快递——用户”的这一过程,进一步复杂为“快递——丰巢——用户”。

当然如果丰巢一直坚持用户端免费,当一个代收柜,用户也尚可接受。

但丰巢扛不住了,选择将镰刀割向用户。原因是,丰巢持续巨额亏损。

在业界,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快递柜是一个重资产、重运营的行业,前期成本很高,一组快递柜的成本价为1.2万元以上,加上在小区、写字楼、学校等地方设柜,还要支出进场费和租金,以及柜机日常维护等费用,布置一组普通的快递柜,初始成本就在4万元以上,且费用是在不断产生的。

公开数据还显示,2016年丰巢亏损2.5亿元,2017年亏损3.85亿元。截至2018年末,累计亏损超过10个亿。

所以难免动了要向用户收费的心思。

自然用户不会答应。

本来就因为丰巢的出现,用户收取快递的体验实际上是被拉低了,不找丰巢收钱就不错了。现在反倒还需要向丰巢付费。天底下的便宜,全给你丰巢占了。

AI蓝媒汇
知名AI、互联网产业报道新媒体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