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和朋友讨论中美元宇宙产业发展区别时,有好事者提出“元宇宙已过时,应该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大模型上来。”
这是一个意思的议题,元宇宙“过时论”未必准确,但当下大模型显然才是舞台中央的主角。况且,中美两国自去年以来,已将人工智能竞争的重心放在了大模型领域。
得大模型者得天下,似乎已经成为了各方共识。
甚至,刚刚我国又在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17部门的支持下,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进一步把发力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到战略高度。
那么,中国的大模型和美国的大模型,到底有哪些区别,是否真如“就像自行车和汽车的差距一样大”?
对此,我有三点初步看法。
1、中国大模型有政策护航,美国无序发展
关于大模型对人类社会的改变,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大模型要么将人类社会提升一大步,要么就是打开就无法关闭的潘多拉魔盒,绝对不是一个中性技术革命!
中国大模型和美国大模型,最显著的一个区别在于,中国有一系列政策保驾护航,美国更像是无序发展。当然,这里的有序和无序是相对的概念。
2023年8月15日我国正式施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一方面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另外一方面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存在的诸多风险。
更早之前,我们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核心出发点在于,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必须主动求变应变,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紧扣发展、研判大势、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安全,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
而就在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行动计划》提出,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在科研、文化、交通运输等领域,推动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开展行业共性数据资源库建设,打造高质量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数据集。
反观美国,从今年初开始,就有一批科学家和学者发表联名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应当暂停对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和训练。他们建议,如果不能迅速实施这种暂停,“政府应介入并实行暂停”。现在大半年过去了,这些呼吁没有起到作用。
有朋友开玩笑说“美国没有《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我为他们感到担忧。”
当然,有序发展和无序发展,到底哪个更好,难以下判断。
牛顿被苹果砸到、瓦塔发明蒸汽机、富兰克林风筝去电,这都是无序发展的产物。
而且,从苹果到微软,从谷歌到Facebook,以及国内的淘宝、微信、拼多多等,也都是“无序发展”的产物
2、中国注重场景落地,美国更注重底层技术
自从图灵以来,关于科技互联网发展的底层技术,从太网协议、操作系统、CPU、GPU、参数训练法等等,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虽然最近数年,我们一次次突破卡脖子技术,但最尖端的还是由美国人首先创新突破,然后被我们学习、模仿,加以应用。
是的,相比美国,我们的优势在于快速消化学习,加以迅速落地应用,服务于国民经济和消费生活。当中国人可以轻松的扫二维码买红薯的时候,美国人只能羡慕嫉妒恨。
进入大模型时代,也是如此。中国人在基于场景的落地层面,走在了前列。举个例子,我是百度网盘的资深用户,过去十几年来我在百度网盘存放了几十万张照片。几十万张照片如何寻找?这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后来百度的文心大模型赋能给百度网盘,只需要动动嘴,就可以找到想要的图片。比如我说了一句“帮我找出2017年在承德的草原上拍的图片”,百度网盘就迅速地给我找了出来。
我还是同意李彦宏的观点,我们与其卷大模型,不如发力AI原生应用,也就是基于大模型智能涌现后产生的理解、生成、逻辑和记忆能力而开发出来的应用。
大模型的未来在于应用,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3、双方均处于探索阶段,但美国在资本市场已被验证
中国有200多个大模型,且还在快速增长,说明在大模型时代,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有机会。美国的大模型数量也很多,数量上和中国差别不是很大。
总体来说,尽管美国有先发优势,但中美两国大模型均处于探索阶段。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大模型真正意义上改变行业还需要时间检验,不过美国先中国一步在资本市场已得到积极反馈。过去一年,美国发力大模型的几大巨头,无一例外市值都取得了大幅度增长。
以微软为例,当初微软Bing整合ChatGPT,业界有观点认为双方携手,必将颠覆谷歌的市场地位。一年快过去了,“颠覆谷歌云云”早已经成为幻影,必应的市场份额上升不到1%。但是微软市值却持续飙升,在2024年1月下旬正式突破3万亿美元。
是不是很值得玩味,作为ChatGPT的大股东,ChatGPT给微软带来的营收增长促进还没有明显体现出来,但却在资本市场首先体现了出来。
这一幕似曾相识,你可以说在美国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蕴含太多想象力。你也可以说,美国的大模型蕴含了太多的泡沫,风险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