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三大运营商为何暂停e-SIM业务?

王云辉 2023-07-20 阅读: 19,501 次

7月12日,中国电信宣布,暂停办理e-SIM手表一号双终端与独立e-SIM业务办理。

至此,三大运营商的e-SIM卡业务均已全面暂停。

此前,自今年5月中旬开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已先后暂停了相关业务。

那么,e-SIM卡业务究竟是什么?三大运营商为何暂停?未来这一业务会彻底取消还是有望恢复?

【1】

e-SIM卡业务是什么?

e-SIM卡的另一个名字,是虚拟SIM卡。

SIM卡,是我们激活手机号码时,在手机里插的那张芯片。

每一张SIM卡里,都有运营商预先写入的一组安全信息,对应着一个运营商分配的号码。

通过读取SIM卡里的信息,运营商就能识别是哪个用户正在使用这台手机,才能为我们这些用户提供服务。

而e-SIM卡,就是不再需要这张芯片,而是利用手机、手表等终端里自带的安全芯片,运营商远程写入信息,为这台终端分配一个号码。

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其实经历过几次大的变化。

一开始,手机是没有SIM卡的。模拟网的时候,用户的信息直接写入到手机里,换手机就得换号码,换号码就得换手机。

后来,为了方便大家,SIM卡成了通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SIM卡从旧手机上取下来,插到新手机里,实现“换机不换号”

而随着智能穿戴、物联网等新的趋势兴起,近几年来,e-SIM卡也开始投入应用。它可以让一些设备实现“换号不换卡”。

【2】

三大运营商为何暂停e-SIM卡?

从换号必换机,到换机不换号,再到换号不换卡,通信技术不断变化和演进的背后,最初的逻辑是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移动通信业务。

但在很多时候,新技术的引入往往带来新问题。对于运营商来说,e-SIM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

运营商内部人士向科技杂谈透露,三大运营商集体暂停e-SIM卡业务,核心原因就是出现了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中国e-SIM卡业务的启动,始于2018年。

过去几年来,相关业务主要应用于两大领域:

一是面向普通用户,实现手机与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绑定,共享同一个号码、话费及流量套餐,这样穿戴设备即使远离手机,也可以独立接打电话和上网。

二是面向行业用户,为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提供服务。比如在广告牌上装一个支持e-SIM的物联网终端,在运营商网络空闲的时候进行视频下载,哪家运营商的资费更低,就将e-SIM的号码设置为这个运营商的用户。

为了更好地拓展可穿戴终端以及物联网业务,e-SIM用户的资费只是常规个人客户的两三折,甚至更低,于是一些不法分子找到了漏洞。

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将eSIM转化为实体卡,非法窃取运营商的流量等资源,甚至将其用于通信和网络诈骗。

(科技杂谈注:应运营商要求,为避免风险扩散,本文不再详细就隐患问题细节展开讨论)

运营商集体暂停该业务,也是这一风险之下的不得已。

【3】

e-SIM卡业务将何去何从?

运营商内部人士向科技杂谈透露,如果隐患排除,e-SIM卡业务未来有望重新恢复。

如果您近期购买了支持e-SIM终端设备,但还没有开通业务,不必太过担心。

据了解,三大运营商已经会同公安等部门,从技术、流程等层面,对相关业务展开重新设计。

其中,就现有风险问题的防范与应对,已经有初步方案,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和评估。其核心就是确保e-SIM资费和使用终端的一致性,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所以,该业务最终能否重启,以及何时重启,目前仍然无法定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否重启,运营商的出发点,都是要在更安全的保障下,让用户获得更便捷的体验,使通信市场得以健康持续地发展。

面向服务,场景、产品、业务更加多样化的物联网,环境更加开放、复杂、多元化的数字化时代,运营商不可避免会遇到更多风险与挑战。

要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让每一个用户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好的服务,这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艰巨挑战。

所以,对于e-SIM卡业务的暂停与重启,我们可以给运营商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时间。

王云辉
科技杂谈创始人,资深媒体人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