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你看好百度造车吗?姗姗来迟,蓄势多年,却赶了个晚集!

大力商业评论 2021-06-16 阅读: 6,124 次

今年最热的行业,跨界造车,无疑是2021年最火热的赛道。

百度之外,小米、华为、360、滴滴、货拉拉、OPPO、创维、中兴等一众知名企业,纷纷于今年上半年加入造车大军。如此架势,大有齐为造车梦想窒息的疯狂和炽热。

互联网造车的赛道,有这些玩家参与,据不完全统计。百度与吉利合资进军汽车行业;阿里巴巴联合上汽集团宣布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小米传闻将造车提上日程并作为战略级决策,虽然在随后的公告中称还没有正式立项,但小米进军造车业的“野心”早已是人尽皆知。而在大洋彼岸,美国苹果公司已经与现代、日产等车企讨论合作……

相较于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百度跨界造车,总给人一种赶了个晚集的感觉!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无论是苹果、小米等科技公司,还是其他的互联网巨头,只要造车的消息一有风吹草动,都能引发资本市场的热捧。

你看好百度造车吗?姗姗来迟,蓄势多年,却赶了个晚集

百度造车,充满竞争和压力

对此,集度CEO夏一平给出的答案是:“答案肯定是不晚的……我们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思考和逻辑。”

实际上,百度在造车上早已开始布局,李彦宏的出行梦早在2013年萌芽。

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学习实验室。

2015年,百度宣布成立无人驾驶事业部,正式吹响进入自动驾驶的号角。

经过8年的积淀和发展,百度Apollo已经覆盖了智能化交通的方方面面,具体包括智能汽车、智能交通,以及自动驾驶三大业务。

今年1月,百度官宣造车,可以看做是其要将长期积累的AI 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全面落地的前奏。

夏一平明确了集度汽车、百度和吉利三者的关系。夏一平表示,集度汽车与百度为两个独立的公司,是商业化合作的关系;而集度汽车与吉利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不断加深技术合作,以实现技术共享。集度汽车在做好主导工作的同时,会沿用吉利的供应链网络和资源,根据产品需求使用吉利最新研发的纯电动架构浩瀚SEA,并进一步针对技术细节做出相应的改进和研究。

现今,这份答卷的成绩暂时无法检验。但对沉寂了许久的互联网元老百度而言,此次造车无疑是背水一战,充满了期待和野心,同时也充满了竞争和压力!

小米造车,比亚迪不看好

王传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当下巨头跨界造车的热潮,他“喊话”雷军,“50亿对雷总不算啥,1000亿也不是事,关键是浪费你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值多少钱?”

该发言被外界解读为,王传福劝雷军不要造车,免得浪费时间。

6月13日,比亚迪(002594.SZ)董事长王传福在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此前网传比亚迪劝小米(01810.HK)不造车是媒体误读,比亚迪不仅支持小米造车,甚至正在和小米洽谈一些汽车项目。

此言一出,立即引发双方合作造车的猜想。加之此前比亚迪代工小米手机、华为手机,不少媒体猜测比亚迪或将为小米汽车代工。

你看好百度造车吗?姗姗来迟,蓄势多年,却赶了个晚集

互联网造车的门派,有哪些大佬们

资本市场的疯狂,引发的不仅是一波逐富浪潮,更是对汽车产业的明日狂想。

作为一个产品,汽车是比手机更具有想象空间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启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机遇造就了后来的BATH、TMD等企业。走上快车道的5G技术,为汽车这一大型智能终端奠定了基础设施,驱动着下一个出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作为一个纽带,汽车的背后是“车联万物”的庞大生态。作为一台智能终端,汽车背后连接的是无限可能,V2X是对汽车生态的生动描述和丰富畅想。当单一的交通出行工具,深度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时,一个庞大的生态将以汽车为纽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可能。

作为一个载体,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将是科技发展的集大成者。与小型的手机不同,汽车产品是数万个零部件精密组合的产物,承载着上万家企业的技术研究成果,是精密技术的优良应用和展现载体,是推动中国科技出行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互联网企业的入局,汽车行业的硬实力比拼,也由过去的硬件、速度等传统要素,逐渐过渡为智能化技术比拼。

亿欧总结了一份互联网造车的五大门派:

1、互联网人的二次创业

代表企业:蔚来、小鹏、理想、FF

2、汽车人另起炉灶

代表企业:威马汽车、高合汽车、天际汽车、爱驰汽车、哪吒汽车

3、传统车企的创新结晶

代表企业:智己汽车、极氪汽车、R汽车、合创汽车、赛力斯、岚图、极狐

4、平台公司的业务外拓

代表企业:百度、小米、滴滴、货拉拉、OPPO

5、实体企业的转型之路

代表企业:恒大、创维、中兴通讯、零跑

你看好百度造车吗?姗姗来迟,蓄势多年,却赶了个晚集

当企业发展进入瓶颈期之后,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其重要的战略任务。面对庞大的智能汽车生态,实体企业似乎看到了希望。实体企业拥有巨大的资金实力,可轻易地拥有造车入场券,但资金只是造车的基础,复杂的研发、制造和运营等体系无一不考验着跨界转型的实体企业。转型之路,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安全问题,是互联网造车挥之不去的乌云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认为,小米、百度等跨界造车,其实是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安全与质量问题,是造车新势力头顶上挥之不去的一片乌云。

刹车失灵的争议、安全事故的频发、自动驾驶的失控,已经让特斯拉的口碑崩坏,这不仅是对特斯拉的打击,更是对造车新势力泼了一盆冷水。

在此之前,处于造车第一梯队的蔚来、威马、小鹏、理想均遭遇过自燃事件,无疑增加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疑虑。造车新势力安全与质量的争议,从未停息。

如今传统汽车普遍是供大于求,供应商压库非常严重,经销商很多都是亏损,这时候对于小米、百度这些跨界造车的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个商机,只要他们造出了用户体验性好的汽车,销量一定会好,因为如今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他们有这个技术支持,非常容易吸引像80后、90后等新一代消费者的注意力。

你看好百度造车吗?姗姗来迟,蓄势多年,却赶了个晚集

行业瓶颈期,缺芯,缺资金,缺人才

除了安全问题,更大的可能是缺芯。当前最让车企头疼的是缺芯潮

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场缺芯潮席卷了汽车产业,今年第一季度,福特、FCA、丰田等相关车企因为缺芯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停产。这不仅要求车企增强对供应链体系的掌控,也要求车企有能力应对大环境的动荡与冲击。

深耕汽车产业多年的传统车企尚且如此,造车新势力的压力可想而知。

目前中国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对新入者并不太友好。由于走在前列的造车新势力已经步入下一阶段,新入局的中国造车新势力仍然在停留在团队组建、产品研发、产销体系构建等层面,虽然顺应了时代风口,但缺少汽车制造业的相关经验,尚未形成明确的汽车产品定位,没有稳固的用户基础。

虽然造车准入门槛逐步降低,但对中国造车新势力而言,犹如平地起高楼。入局者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造车可谓是一入侯门深似海,看似红利尽显,实则暗流汹涌,风险遍布。

在新一轮的造车运动中,涌入者的信心之巨、资源之丰、实力之强,较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造车依旧是一场残酷的淘金之旅。

目前,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在变革中,汽车产业已经展现了虹吸效应。参与者们虽一时难论成败,也无法预测未来格局的变化,但大规模资金与人才的涌入,定将推动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技术的升级、产业的发展,构建庞大的汽车生态体系,打造稳固的汽车制造产业链,引领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风潮,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参考观点,亿欧,电商报等媒体。)

大力商业评论
大力商业评论,资深媒体人,科技观察,大公司,大产业,大产品。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