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电商补税动真格,对直播带货行业的一记当头棒

方雨 2020-06-18 阅读: 9,475 次

大数据时代,任何企业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税务部门的“眼睛”。

近日,新浪科技的一篇新闻报道炸翻电商圈,多家电商企业收到国家税务总局发的一条“风险自查提示”,显示相关企业存在少计销售收入的风险,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并将自查结果通过电子税务局反馈。根据最新消息报道,北京这两天已经通知了第一批企业,达2000家,要求这些企业按照支付宝进账额度一次性直接补缴税收,不管你是“刷单、冲量、退货”,只要在支付宝产生交易记录,全部要补发票,补税,补滞纳金。

“风险自查提示”所提及的数据分析时间范围是2017年至2019年,也就是说,网店商家要自查3年以来的营收漏报风险,并补缴相应税款。可见,其实早在2017年税务局已经开始对商家实际交易数据进行相关查阅监管,在618前夕,这一法律的突然实施,表明这次税务局是要动真格了。对此,不少商家表示,要哭晕在厕所,将面临破产风险。

因为刷单走量这一电商行业“内幕”在互联网灰色地带已游走多年,大家早已心照不宣。电商平台一款爆品上百万的销量,其中有四分之一都是早期通过刷单或者一些隐藏优惠券平台走量达成,来打造一款爆品的“地基”,形成初始销售数据与好评基础,消费者才会买账。现在市面上的刷单群、蓐羊毛群、内部优惠券群比比皆是。这两种方法基本都是走量形式,商家毛利很低,甚至是完全亏本,如果按照目前的刷单比例,全额纳税几乎没有多少公司可以承受。

导火索,直播电商刮起数据造假“龙卷风”

这一法规的实施,“导火索”恐怕就是今年火遍全国的直播带货所带来的一些行业乱象。在疫情催化下,电商行业因直播带货的兴起,屡造销售“神话”,但整个行业略显浮躁。

只要是个稍微有点热度的明星,是个企业家,是个网红,一场直播带货,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观看量,上亿元的成交额,仿佛销售额不上亿都上不了台面。在这些夸张的数据背后,养活了无数刷单、刷数据、刷粉等灰色产业。卖货数据与粉丝数量作为网红与商家谈判的筹码,“有需求就有买卖”,网红与品牌方“郎有情,妾有意”,甚至有品牌方主动要求这种“服务”,因为万一带货数据不好看,品牌脸上也挂不住。刷单买粉等一系列骚操作已经成为众多网红与MCN机构的家常便饭,在业内又刮起了一阵“龙卷风”。

例如,前几天小沈阳直播带货峰值在线仅10万人观看,最终数据却达5700多万;业内爆料格力董小姐靠经销商刷单造出的几场过亿高业绩;以及辛巴回归快手带货销售额破12.5亿的天文数字,皆引发数据掺水质疑。

6月7日晚,快手主播“小伊伊”联合寺库进行了一场带货直播,根据官方发布的最终战报,该场直播的成交总额为1.05亿元。6月8日,通过第三方数据平台“壁虎看看”查询,“小伊伊”7号直播销售额仅为867.03万,与1.05亿的数据相差甚大,疑夸大了10倍之多。对此,快手方面回应称,“小伊伊与寺库的专场直播成交额由寺库快手小店后台数据统计得出,确实为1.05亿。由于本场直播快手小店与寺库的数据接口调试不到位,造成前后端数据显示不一致。”

目前各平台直播间的数据造假、翻车等问题,有证据的多数让技术背锅,没有证据的网红与平台始终保持“装聋作哑”姿势。

看似火热的直播间,早已让商家真假难辨,此前,社交电商传媒在《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揭露黑心MCN坑商家的4大连环套》一文中,已经揭露黑心MCN机构靠刷单,买粉等种种“高明”手段,往往让商家亏得连“裤衩”都不剩。有时候能让你把坑位费赚回来的网红,已经是算有良心的了。

据每日经济报道,如今直播刷单的方式、套餐已是五花八门,“1288赞+88条真人评论+10万播放,只要30元”的刷单平台,甚至有刷单贩子已经研发出专业的直播间刷评论的软件,688元每月的评论、点赞、关注、买单一应俱全。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报道(某平台刷单软件)

另外,直播带货行业总销售额的计量也很有“猫腻”,比如淘宝79块钱的面膜,在直播平台领消费券秒杀价1元,单件销售额计为79块。最终数据都按原始销售价来统计,这样算下来,上亿的销售额也就不那么浮夸了......此前,前淘宝直播负责人赵圆圆在微博中就抨击过直播带货数据虚假问题。

再加上直播平台与电商平台企业的真实销售收入数据只有平台和店铺自己掌握,而且网店上报税务部门的销售收入往往只是开发票的那部分收入,而绝大部分消费者是不要求店家开票的,刷单部分更不可能上报,差值由此产生,导致企业申报的销售收入与电商平台所统计的销售收入差异较大。因此,税务局要求补缴营收差额所产生的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来规范行业健康发展,此举再正常不过了。

电商补税政策实施,对直播电商行业的当头棒喝

此次,税务局电商补税的实施,对直播带货行业有哪些影响,我们采访到了专业为社交电商共享经济行业提供税务方案,快商科技集团&在线注册个体户【快商税】平台创始人华少。华少表示,这次补税政策的实施受影响最大的主体还是电商企业。

华少提到:“目前对于商家来说,商家承认刷单就违法,不承认刷单就要补税,陷入了进退两难境地。而选择补税,一般商家都无法承担,面临破产风险。”此次,税务局从3方面包抄企业。商家若虚开发票抵扣税额,则面临刑事风险;商家承认隐瞒流水则为偷税漏税,要高额补税交罚款;若商家提供证据存在人为刷单的问题,即申报数据并非真实业务的反映,若由此引发纳税申报的修改,则要面临虚假宣传处罚,无论商家走哪一条路都是死胡同。

这里做一个假设,一家天猫店年流水有200万(包含刷单销售额),假设他没有进项与销项发票,就要补税:税收约69.32万+罚款34.66万=103.98万(不包含滞纳金)。

其中包含增值税:【200/(1+13%)*13%≈23万】

附加税:【23*(7%+3%+2%)=2.76万】

企业所得税:【(200/(1+13%)-2.76)*25%≈43.56万】

应交税额共计69.32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纳税人偷税,应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假设以50%计算,应罚款69.32*50%=34.66万。

由上述可见,罚款与补税金额高达流水的一半,还不包含商家运营成本,刷单的销售额,以及在直播带货渠道薄利多销的量,如此补税商家只有死路一条,更别提小流水的商家了。

而对于主播和MCN来说,他们需不需要补税?华少透露,主播带货常见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包括价差、佣金、坑位费+小额佣金。根据三种不同的方式都有对应的纳税方案,价差按照销售额纳税(增值税部分小规模按照销售额3%,一般纳税人按照价差的13%),佣金按照佣金服务费(增值税部分小规模3%,一般纳税人6%),坑位费+小额佣金和纯佣金方案相同。但一般都是MCN与供应商签约按照上述纳税,最后再给主播发放佣金,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多数主播通过个人提现到私户,并没有纳税,这种方式存在极大的风险。因为大数据时代,完全可以被相关部门提取到,这也是对主播与MCN机构敲响了一记警钟。

目前该补税政策主要针对商家,但在直播带货领域,主播和MCN机构与商家之间的利益纠缠也是千丝万缕。直播带货动辄上亿的销售额,数据注水及刷单的销售额庞大,且刷单的主体包含商家和主播,若商家付给主播或者MCN的佣金也涉及灰色收入,即商家和MCN机构及主播按照包含刷单确认收入作为结算的话,自然要按照对应的销售收入或佣金收入纳税,如果稽查或者自查,双方都需要补税。

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这样做会死一大片电商企业,政府是否真的会狠心执行。华少称,从2015年网传电商补税来临,到2019年1月国家开始施行《电商法》,再到如今税务部门正式打响了“电商补税”的第一枪来看,互联网经济纳税是必然趋势,政府对网络销售的监管将不再仅是一纸文件,一句警告。哪怕今年因为疫情没有全部强制执行,也仅仅是给一个缓冲期,明年也会举刀前行。

补税政策的实施是对电商企业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今后企业只有依法纳税,找专业机构辅助,善用政策做好税务筹划,合理降低税负成本,规范纳税才是唯一的出路。同时,这也是对整个略显浮夸的直播带货行业一记当头棒喝,理性成长才是长久之计。最后华少表示,未来,电商纳税强制执行落地,也许不能完全杜绝行业刷单乱象,但数量也会大幅度减少,商家会将其控制在能够承受纳税的底线之上。

方雨
WeMedia联合创始人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