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勘探的测井过程中,单井数据处理解释只需要30分钟;煤气气化炉的生产过程中,精准预测炉温等关键运行参数实现稳定生产;煤矿卸压钻孔施工过程中,智能分析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工作量……
在油气矿山的各个生产环节中,这些过去无法实现的任务,因为AI大模型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当很多人对大模型的印象还停留在搜索对话、生成图片的时候,AI大模型已经被应用到诸多业务场景当中去,为行业数智化转型带来了新的可行路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I大模型不仅仅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创造价值,而且已经开始赋能油气矿山这样的传统行业,这正是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魔力所在。
大模型的出现已经有些年头,而真正为大家所熟知,不过是过去两年的事情而已。也就是在这两年里,各行业的头部企业纷纷开始将大模型落地应用,并且深入到业务场景当中去。
在油气行业,中国石油构建了我国首个勘探全领域专业大模型,包括地震处理、地震解释、测井解释3个专业领域大模型,同时进一步按照业务场景,按需构建了21个场景大模型,参数量达到700亿。
华为中国政企油气矿山系统部总经理范涛介绍说,昆仑大模型是中国石油与中国移动、华为、科大讯飞等头部科技企业合作共建的,已经成功应用于油气生产的各个产业链,包括勘探处理解释、测井处理解释、丁腈橡胶视觉检测、输送管焊缝质量检测等等。
在化工行业,云南云天化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训练了全球首个煤气化RTO(实时在线优化技术)大模型。这一大模型被应用于配煤质量预测、配煤比例优化、煤气化炉工艺优化等方面,通过建立原煤配比、煤气化运行参数与比煤耗之间的关系,达成降本增效、节能降耗的目的。
在矿山行业,山东能源则利用盘古矿山大模型进行智能分析,改进兴隆庄、李楼等煤矿的卸压钻孔施工质量,将人工审核工作量降低了80%以上,施工监管审核时间从3天缩短至10分钟。同时,通过把大模型应用于重介选煤分选密度智能控制,让精煤产率提高0.2%以上。
上述三个企业,只是AI大模型应用的典型代表。范涛表示,自从今年年初将油气、矿山行业业务整合之后,华为已经树立了很多AI赋能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标杆案例,覆盖油气、矿山、冶炼、化工等各个行业。
当然,如此多客户、如此多场景的AI应用落地,并不是单靠华为自身的力量就能实现的。
华为中国政企CMO邱恒表示,在油气矿山行业数智化的进程中,合作伙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华为提出的“数智世界,一触即达”,其中的“一触”指的就是“伙伴+华为”体系,双方共同面对千行百业复杂的数智化转型场景。
面向油气矿山行业,华为提供了三层架构的大模型。底层为L0基础大模型,汇聚了大模型的各项基础能力,包括视觉大模型、预测大模型、自然语言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中间的L1层为行业大模型,比如油气大模型、矿山大模型等。上层则为L2场景大模型,满足诸如跑冒滴漏、流体性质识别、钻井规范查询等各种不同业务场景的诉求。
在贴近应用的行业大模型和场景大模型方面,都离不开合作伙伴的贡献。比如,云鼎科技联合华为共同构建了盘古大模型为底座的矿山行业大模型。其山东能源矿山大模型项目是全球首个能源行业商用矿山大模型,也是AI大模型在能源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实践。此外,昆仑数智、石化盈科、恒达智控等伙伴,也都与华为有着深入的合作,双方共同致力于场景化创新,推动油气矿山行业的智能化进程。
邱恒同时介绍说,基于"伙伴+华为"的开放体系,华为向伙伴提供了政策、工具、产品和方案等多方面的支持,共同深入理解行业场景,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服务客户的数智化转型。
尽管大模型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其基础底座仍然是各种ICT技术,包括以计算、存储为代表的硬件,以操作系统、数据库为代表的软件。
邱恒表示,华为在根技术上的突破,是得以服务头部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技术与场景的结合,促成了大模型在油气矿山领域的应用落地。
他介绍说,华为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运力、算力和存力三个方面。其中,运力就是搬运数据的能力,包括5G技术、IPv6数通技术、光网络技术等;算力包括AI计算、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昇腾AI算力和鲲鹏通用算力都取得了突破;在存力方面,拥有全新一代全闪存存储和分布式存储,具有性能好、可靠性很高、高效智能运维等优势。
基于根技术,华为推出了新的AI架构——中心训练与边缘推理的“云边协同”两级架构。在这一架构中,在集团侧部署中心云,负责大模型的训练;训练好的模型则被推送到区域的边缘云上,进行推理应用。该架构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还能够“边用边学”,实现AI模型的持续在线升级。
如今,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AI大模型通过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不仅展现出降本增效的直接价值,更深刻改变了企业的生产逻辑与决策模式,让看似传统的油气矿山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引领数智化浪潮的前沿力量。
未来,随着根技术和场景应用的进一步突破,AI大模型有望跨越更多行业边界,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助力各行各业迈向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