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AI强校大时代,用新质生产力打造金钥匙强校”为主题,“第一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论坛暨AI教育科技成果展”,在京成功举办,会上有1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以及教育科技企业代表共同参加。现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杨做主旨演讲《人工智能重塑个性化学习新范式》,其一一解读了当下教学系统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需求,以及探索路径和实践过程,这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及广大科技企业,都是一场颇有启发的,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教育发展的干货。以下为吴杨教授演讲内容的部分节选。
“教育是一个特别复杂的问题,任何一个专家所谈出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希望能通过人工智能+教育这个模式,能够解决我们教育中的部分问题,能够对教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完善和破解,营造出一个新的范式——能够处处可学、时时可学,身临其境的一个学习场景——智慧教师通过画像给予孩子实时指导和学情分析。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画像技术要有一个观念的改变,即我们在服务对象上是从服务一个大类群体,到服务一个个体的转变。什么叫服务个体的转变?即采用高精尖的设备,能够精准地去描绘出或者是刻画出一个学生完整的、科学的画像。通过智慧教室这些物理条件,结合人的性格能力测试,来对学生进行一个充分的学习行为的学情分析,通过这个学情分析,教师来给予实时的指导和实时的反馈,在整个反馈的过程中,对于孩子们的优势和特长,我们就能够捕捉到了。在整个画像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给予反馈,我们会给孩子一个学业的个性化的方案指导,甚至我们希望能给孩子一个未来专业方向的建议和未来职业规划的建议,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模式。
在整个画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精准推送,因为我们在给予一个个性化方案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要给予他一个精准推送。这种精准推送是孩子们不需要去大量的刷题,不需要进行大量的解题,我们去了解他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针对他对于某个知识点的疑问或不足之处,给他一个精准的推送。包括根据他的学习背景,他的个人兴趣爱好,包括他的性格能力测试,给他推荐适合他的资源。
这种精准推送会给孩子们更多的留白时间,让他去学习他所需要的,他感兴趣的,他愿意学的一些内容。所以我们说,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能给孩子一些留白的时间,当然我们也希望这个能真正变成一个现实。
在进行精准推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一个载体,么这个载体就是全时陪伴。什么叫全时陪伴?也就是说孩子们需要和智能机器进行一个24小时的互动。期间 基于大模型对于知识量的解读,它会给孩子一个精准的回答,它能够实时地去解决孩子们的疑问。
在孩子和机器对话的整个过程中,孩子喜欢提问了,因为他的提问问题越准确,那么大模型给他推送的答案就会越精确,所以孩子和机器之间是相互训练的,那么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数字素养也提升了,他学会了提问。
在整个全时陪伴的过程中,这种陪伴也会给孩子一个心理疏导,或者是一个情绪疏导。
人工智能实现个性化教育,还有一个问题,是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学习时间、学习空间,例如在传统的学习空间,能够使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技术,能够把这些技术引入到课堂上。
现在有一些学校已经让孩子们部分进行沉浸式的体验了,但还远远不够,(实践人工智能的学校数量)还是凤毛麟角,我们只是当做案例去学习,真正的情景性的体现,我们现在还没有大范围的开展。
身临其境的人机交互教学体验,会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对于这一点)我们在理论层面已经谈了很多, 我们觉得还有一个问题它能解决,就是我们现在各个中小学要大量的开展科学教育的需求增加,但是我们对于孩子的实验室、实验材料、实验设备,包括科学老师,我们都还是跟不上的,还是稀缺的。那么这种虚拟技术,它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实验空间,虚拟的实验空间,让孩子可能在教室里,就能够进行非常现实的、非常丰富的的实验课程,这也是虚拟技术能够解决的一个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第一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论坛。该论坛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指导下进行,由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主办,学科网、行行AI承办,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