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近日,华为车BU成立新公司——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简称“深圳引望”),注册资本10亿元,经营范围含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等,由华为全资控股。
此前,华为车BU是技术及打包方案提供商,深圳引望的成立使得华为车BU从单纯的供给方转变为“需求+供给”的融合共同体,即官方定位的“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
据了解,深圳引望将装载华为车BU技术和资源,后面随着长安汽车等车企的入局,深圳引望将成为一个股权多元的技术开放平台,也给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装上“火车头”。
对此,网有纷纷表示:“布局越来越大,越来越广”“华为智驾,傲立全球”“大大的好事,以华为为主力,协同推进智能汽车”。
华为车业务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与长安汽车有哪些合作新动向?后期将有哪些新车型问世?盈利目标何时才能达成?我们一一来拆解。
华为与长安新公司名称暂定为“New cool”
去年11月,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华为宣布成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新公司,长安汽车将出资参股。此外,赛力斯等汽车厂商也宣布收到华为关于共同投资目标公司的邀请,正积极论证参与投资与合作的相关事宜。
近日,双方合作新闻频出。1月15日,华为与长安汽车联合创新中心揭牌,在智能化领域,双方将在L4自动驾驶、5G车联网、C-V2X等10余项前瞻技术领域展开合作。
1月16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首次披露投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相关细节。朱华荣表示,在双方协议里面,“华为承诺不从事整车业务,不从事新公司里面的业务。”
同时,朱华荣透露,长安与华为的新合资公司暂定名为“New cool”,涉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领域。
此外,针对华为现有的智选车模式,朱华荣也透露,双方已对智选业务做了研究和探讨,将持续推进与其他战略伙伴的合作,打造具备成本优势、超级体验的产品。
华为扩大汽车朋友圈,“四界”将浮出水面
目前,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推出了三种合作模式,一是Tier1、Tier2的零部件模式;二是由华为提供全栈解决方案,车企来设计产品的HI(HuaweiInside)模式,长安旗下阿维塔采用这一模式;三是智选车模式,即与赛力斯、奇瑞、江淮汽车、北汽蓝谷这些车企合作,推出“鸿蒙智行”产品,形成“生态汽车联盟”。
让我们梳理一下,传说中的华为四界即将集结完毕。
首先,力斯在旗舰SUV上有问界M9,同时在20万—35万元区间上,也有着优秀车型M5、M7;
其次,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的智界S7已亮相,截至2023年12月,智界S7的大定量超过10000台;
再次,华为与北汽智选模式合作的样车已经完成,定位于中大型纯电轿车,有望于2024年北京车展期间发布,发布时间将提前至今年四季度。中英文名称分别为“享界”和“STELATO”,暂未得到官方确认,仅供大家参考。
最后,华为与江淮汽车集中布局50万元以上的D级全系车型,名称或将定为“傲界”,将在鸿蒙智行乃至整个自主品牌高端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除了四界,华为还申请一系列“界”相关商标,包括“勇界”“慧界”“筑界”“知界”“羿界”“尊界”“擎界”等等。不过,对消费者来说,如何命名不过是叫法区别,大家看重的是华为的品牌背书,以及对华为技术的信心。
卖车渠道焕新,2024年落地800家鸿蒙智行门店
朋友圈丰富起来了,以前华为直营店大部分仅能摆放问界车型,顾客试驾智界需要前往地下车库静态感受,这种卖车方式也就显得捉襟见肘了,鸿蒙智行将迎来新的“卖车模式”。
1月10日,“鸿蒙智行”官方微博表示,中邮器材正在新建鸿蒙智行用户中心。据了解,在2023年,鸿蒙智行曾面向全国78座城市开放加盟用户中心,该用户中心提供包括销售、交付、售后在内的一系列服务,计划到2024年建成800家,2025年冲击1000家。
在华鑫证券研报看来,若不能统一旗下鸿蒙智行合作主机厂的购车流程,预期会出现不同主机厂品牌多方博弈现象,对智选车推广有弊端。基于车型增加、展厅面积需要扩大的客观需求,叠加鸿蒙智行销售交付流程统一的必要性,华为建造独立鸿蒙智行门店势在必行。
华为车BU要想盈利,销量需超百万辆
除了构建汽车生态,大家对华为车BU的收入也颇为关心。华为自2019年成立车BU之后,每年在汽车解决方案方面的研发费用约10亿美金,研发人员超过5000人,但营收增长较为缓慢,2023年上半年收入仅为10亿元。
根据华为此前的说法,车BU部门“六年不设盈利目标”,也就是说车BU设立的盈利时间线是在2025年左右。
“目前智选这一块华为没有亏,但也没有利润。当我们帮车厂实现了销量过100万辆,车BU就能盈利。未来2-3年,将是智能网联汽车窗口期,华为必须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
华为虽然多次强调不造车,但它的技术和触角已经在汽车领域不断延长。可以看出,华为希望重新整合汽车行业,帮助车企把蛋糕做大,布局在轿车、SUV、MPV矩阵,从入门到百万级豪车,自身也能在利益链中分得一杯羹,但这很考验华为作为掌舵者的能力。
言既如此,华为车业务接下来要走的方向也很明确了。一方面,华为需要把之前画的饼一个个落地,好几个品牌正在排队等着面世,对产量供应是不小的挑战。另一方面,华为不能再以亏损换规模,必须把销量拉上来,营收指标的完成将排在首位。
看清高端超越时局的华为,能把新中国工业之星的汽车产业带到多远,我们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