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AI加持下的双十一:联想全面领跑,热启AIPC元年

懂懂笔记 2023-11-16 阅读: 3,748 次

今年双十一最大的感受就是“理性低价”,即少套路+好品质+真低价。你会发现,喧嚣十五年,双十一回归商业本来的逻辑,消费者、企业和平台,都变得越来越理性。

除了理性回归,还有一个很明显有变化。根据什么值得买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GMV(成交总额)前5大品类分别为手机通讯、大家电、电脑整机、生活电器、住宅家具。智能终端产品在双11大卖并不意外,但是今年我们看到在AI加持下,各种智能终端正在唤醒消费者的热情,多个产品正在拉出第二增长曲线。

以PC行业为例,前不久行业巨头联想刚刚发布了其首台AIPC,为PC产业的AI化拉开序幕。而在这个AI语境下的双十一,联想也取得傲人的成绩,以70亿的销售额霸榜。这一方面体现了联想在AI上的优势得到用户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让整个业界对明年AIPC的市场爆发有了更乐观的预估,为明年的AIPC元年按下了热启动按键。

低迷多年的PC市场,或在联想的引领下,走出第二增长曲线。

AI加持,理性回温

近几年,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消费者的行为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更懂产品,追求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化的产品。也就是说,他们为产品的价值买单,而不是一味看价格,更不会为盲目跟风,为噱头买单。

看懂了消费者的变化,也就理解今年联想双十一为什么可以卖爆了。

联想今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70亿,其中轻薄本、游戏本、平板电脑、台式一体机等多个品类更是遥遥领先,成为今年双十一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消费电子品牌。截至11月12日0时,联想在京东电脑竞速排行榜中稳居16个榜单之首。我们看双十一各厂商发布的榜单,前面往往加上很多定语,某时段、某品类、某价格段,只是为了搏一个NO.1。而联想的成绩可以说是不挑榜、无定语,全面遥遥领先,PC行业老大范儿尽显无余。

联想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两点:一是符合了理性消费的趋势。消费者在对产品、服务、品牌等因素综合考量后形成购买决策,价格不是核心要素,价值才是。联想凭借品质产品、优质服务、实打实的优惠,迎合了消费者的普遍需求。二是符合消费者对AI的期待。从去年底ChatGPT大火以来,用户希望AI真正能够成为自己的生产力工具,为我所用。联想此次双十一,无论是从产品到品牌,还是从营销到服务,AI已经成为联想各个环节的标配。

双十一是购物狂欢节,也是各大品牌、商家洞悉消费趋势、窥见未来机会的重要窗口。今年从联想的大卖,让我们看到AI的价值落地。

ChatGPT被称为AI的“苹果时刻”,整个业界开始卷大模型。但是真正让用户享受到大规模带来的价值的,是一个个应用、一个个终端。AI时代,每一个产品都要被重新做一遍,无论软件还是硬件。

PC、电视、手机、平板等产品过去几年都经历了低迷阶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颠覆性的创新,用户体验无法得到质的飞跃,所以没有消费热情。如今,用AI重新定义产品,端侧大模型将成为消费电子品牌厂商提升个性化用户体验,打造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方向,具备更强AI能力的终端新品推出或将带动消费电子见底复苏。

IDC中国副总裁王吉平表示,IT行业将比其他任何行业更能感受到AI分水岭的影响,AI终端大爆发将成为2024年全球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带有硬件AI引擎处理器的终端面临着一次激动人心的井喷式发展,尤其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等传统终端硬件市场。这也将是后疫情时代,引领终端产业走出低谷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个人算力最强的终端产品,PC的AI化已经临门。业界普遍预测2024年将是AIPC元年。据IDC分析,搭载AI技术的PC上市有望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或将引发新一轮换机潮。根据Canalys的预测,到2027年,全球兼容AI个人电脑的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75亿台,占总个人电脑出货量的60%以上。

所以说,今年双十一是AI加持下的消费电子各个品类复苏的前奏。特别是AIPC,从联想今年双十一的成绩可以看出,AIPC元年正在按下热启动按键。

PC落地AI价值,AI激活PC产业

作为PC产业巨头,联想在AI的应用上已经探索多年,这些探索都体现在产品上。比如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算力消耗进行自动调优,打游戏时AI会把CPU、电池、内存等性能调到最强,发邮件时则无须“大动干戈”;PC放在腿上,放在桌上,代表着不同的工作状态,AI会合理地分配合适的算力。

今年双十一前不久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联想发布首款AIPC,其展示的AIPC也引领了全新的消费潮流,成为品牌增值的重要加分项。

为什么AIPC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还是要这一届消费者的理性说起。

消费都更看重产品的价值,更理性、更精明的消费者能辨别什么是噱头,什么是有价值的产品。AI大模型点燃这一轮AI的热情,今年上半年整个科技圈都在卷。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百亿、千亿的大规模,只是AI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最终还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应用或是一个个智能终端产品才能真正为用户带来价值,这些软硬件才是AI与用户的触点,AI价值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前不久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表示:“没有构建于基础模型之上的丰富 AI 原生应用,大模型就一文不值。”并在大会上一口气发布了几十款原生应用。联想发布AIPC与百度推动原生应用异曲同工,要将PC打造为AI触达用户的终极载体,成为AI未来发展与落地的重要突破口。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以下简称阿木)表示,AIPC(人工智能电脑)具备五大核心特征,能为用户带来创新的工作、学习、生活价值体验:个人大模型、自然语言交互、开放生态、智能混合算力、真隐私真安全。

他表示,AIPC作为个人的智能双胞胎,将会打破传统场景应用,给用户带来有别于传统场景的体验价值:比如在在工作场景,AIPC可以进行专业的文档创作、图形和音频创作,提升工作效率;在学习场景,AIPC个性化学习方案、智能分配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率;在生活场景,AIPC成为个人生活助理,帮你主动订票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旅行攻略等等,完成诸多复杂的生活安排。

PC产业低迷多年,在摩尔定律下的性能提升,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场景化、个性化的需求。PC产业迫切需要创新突破,开辟第二增长曲线。AIPC将AI模型与PC结合,带来架构设计、交互方式、内容、应用生态等创新,将深入变革PC产业。未来,AIPC将会成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全新智能生产力工具,用联想的定义就是用户的“人工智能双胞胎”。

AIPC不是PC的升级,而是一个全新的品类。这有点像当年第一代苹果手机发布时,后来智能手机逐步替代了功能机。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所说的,未来的AI计算更多不是在云上,而是在终端,但终端的形态会日新月异,甚至和今天的PC完全长得不一样。AI终端还有一种方向,就是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立体沉浸式空间转变。

PC让AI的价值落地,而AI则激活了PC产业。一方面AIPC带给用户颠覆性体验,另一方向AIPC重新定义PC,相信PC产业将迎来新的一轮高速增长。

产业重构,联想引领新周期

作为AI落地的终端产品,AIPC的背后将是整个产业的重构。

我们知道,传统PC在WIN-TEL联盟规划的路线图上行进了很多年,操作系统和芯片是整个产业核心所在,决定产业走向,那个时代是技术定义产品。

而未来到AIPC时代,一台PC背后整合了太多的技术:在硬件方面,AIPC的功能将扩展至“计算+存储+传感”,在架构设计上形成了“CPU+GPU+NPU”的异构方案;软件方面,除了操作系统,还要有本地大模型,以及丰富的AI应用。

AIPC的发展方向不再是被上游技术创新牵引,而是用户需求来牵引。从这个角度来看,AIPC将推动终端厂商主导产业新生态的构建,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AIPC完整的智能服务。作为拥有用户最多、离用户最近的联想,将成为PC进入新产业周期的引领者。

首先,联想拥有全球最多的PC用户,最懂用户的需求。

联想已经连续多年稳坐全球PC行业老大的位子,并且从市场份额看领先优势非常明显。最新的IDC数据显示,2023年9月中国PC市场份额中,联想以35.7%的成绩遥遥领先,超过第二至第五名(华为、华硕、戴尔、惠普)的总和。

其次,联想拥有“端-边-云-网-智”全栈智能,可以真正实现“AI for All”。

智能终端的AI化不是孤立的,正如杨元庆所说的赛车、赛道和目的地,打造全景式人工智能、推动AI从实践走向实效的三大要素:智能设备(赛车)、智能基础设施(赛道)、智能化解决方案(通往目的地)。全栈智能,使得联想的AIPC站到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上。

第三,联想拥有最多的产业生态资源,有能力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最好的智能产品。

深耕PC产业四十年,联想拥有最多的产业上下游资源,这种产业向心力是很多其它厂商远远做不到的。举个例子,在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少见的英特尔、AMD、NVIDIA、高通同台,他们存在着竞争关系,但是他们都愿意与联想一起开拓AIPC时代。

事实上,联想也为AIPC时代做足了准备。2017年,联想集团前瞻性预见了AI时代机遇,提出“All in AI”,明确3S战略。六年时间,内部所有业务线全面AI化,成为业界少有的具备全栈AI能力的厂商,拥有从口袋到云端的计算能力和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

在今年的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将“All in AI”变为“AI for All”,标志着联想进入智能化转型的收获期,作为行业巨头引领行业进入AIPC时代。这是联想集团以AI驱动智能化转型迎来分水岭时刻,也是PC产业跳跃式升级的“苹果时刻”。

双十一的战绩纵然令人兴奋,但这还只是AI时代的序曲。

懂懂笔记
懂懂@笔记 自媒体人、行业分析师&特立独行的行业记录者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