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相关企业头顶新兴技术的光环,脚下是亏损的阴影。尽管业内不同企业身处不同的细分赛道,但是在巨大的成本支出面前,步伐还是有些难迈开。
当前,也有一些AI企业希望借助风口在更受投资者关注的舞台施展拳脚。据悉,2023年上半年,赴港IPO的AI或数字化和智能化相关公司超过38家,占整个港交所排队处理公司IPO的40%左右。
而想要有足够的舞台,就需要有强大的实力。从投资者视角来看,评估一家AI企业最关注的还是其盈利能力以及相应的长期成长性。目前,不少AI企业由于未打开利润空间,面临市场的质疑,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已展现出盈利的强可能性,不过,这种盈利是可持续的吗?可以从声通科技这个案例一探究竟。
表面盈利的声通科技,仍未摆脱成本桎梏?
和大多数AI企业一样,声通科技也已启动上市进程,而其发展中的一大闪光点即业绩长期处于增长状态。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7亿元、4.60亿元、5.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1.8%;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5980.5万、6233.4万和6335.6万元;毛利分别为1.12亿元、1.52亿元、2.0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4.3%,且毛利率由2020年的32.2%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39.1%,上升6.9个百分点。
而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单”,一大原因在于其踩准了赛道。据了解,声通科技主要深耕企业级全栈交互式AI领域。近年来,智能化转型趋势下,随着企业对降本增效有越来越突出的需求,相关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根据艾瑞咨询报告,2022年,我国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人民币532亿元,并预计将以29.0%的复合增长率于2027年达到人民币1897亿元。
在庞大的蓝海市场中,声通科技基于自主研发的交互式人工智能功能模块,实现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规模化部署及其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通信、智慧金融等场景的垂直应用,带动业绩提升。其中,智慧城市收入占比最高,近三年分别贡献营收1.93亿元、1.65亿元、1.5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7.4%、35.9%、45.8%。
联系到AI商业化仍在推进阶段,烧钱现象十分突出的行业背景,声通科技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果可以说使人眼前一亮,但若进行更进一步的业绩剖析,声通科技可能也并不是真正摆脱盈利困局的一个特例。
虽然表面实现了“增收又增利”,但实际上还是“增收不增利”。2020-2022年,声通科技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17.2%、13.6%和12.3%,三年时间已下滑4.9个百分点。而更引起警惕的是其现金流持续为负,报告期内,公司录得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3340.9万元、-7507.8万元、-3111.4万元。
背后还是离不开成本支出持续提升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当前赛道快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日趋火热,主要在于近年人工智能备受关注,入局者都企图从商业价值更易实现的领域挖掘红利,而To B无疑是好选择。这种情况也意味着,声通科技未来需要与越来越多的对手抢夺市场蛋糕。
而且与头部选手科大讯飞相比,声通科技还难以比肩。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国内前五名全栈式交互人工智能厂商的综合市占率为21.7%,声通科技以2022年约4.9亿元的可比收入计算排名第二,仅占据2.7%的市场份额。而市场份额排第一的科大讯飞2022年总收入为188亿元,其中与声通科技业务相同的板块收入为26亿元,声通科技显然差距不小。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增强竞争优势,声通科技不断提升各项支出。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72.0万元、3631.0万元和6398.3万元;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138.7万元、316.2万元和724.9万元;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分别为1378.7万元、2455.2万元和3148.6万元。
虽然这些投入并没有“打水漂”,一定程度促进了整体业绩的增长,但从净利润率、现金流的表现来看,声通科技在实现长期盈利的道路上还是走得较为“吃力”,即使目前已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但其未来盈利前景仍然不够明朗。再放大到整个行业来看,声通科技的案例其实也反映了业内一些表面盈利企业的症结,这些企业始终在探寻着可持续盈利之道,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什么才是正确方向?
如何增强盈利可持续性,或许看看科大讯飞?
其实,要求当前的AI企业保持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未免有些严苛,原因也正如前文所述,正处于商业化探索阶段的行业,“流血”难以避免,真正的增长势能或许到发展中后期才能迸发。不过对于冲刺上市的企业而言,其需要能展现出更加显著的成长性,如何在时代浪潮中不被淹没,需要给市场一个答案。
而回归到声通科技这一案例的发展上,可以发现,相比还在确定商业化路线的企业,声通科技已具备了较强的先发优势。
具体而言,对比其他拥挤的细分赛道,声通科技专注的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仍是一片蓝海,发展空间庞大。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企业级交互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渗透率仅为10.4%,预计2027年将增至15.6%,而2022年美国这一数值已达16.7%。通过技术深耕,声通科技的领先地位突出,有望更早一步把握发展机遇。
而其如何向市场证明自身还有更大的潜力可挖掘,或许可以看看行业的头部选手——科大讯飞。
虽然难免受到一些阶段性因素影响,业绩出现波动,但科大讯飞仍可以称得上是行业内的“赚钱模范生”。据业绩预告显示,在全力发展大模型、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科大讯飞2023年Q2仍然实现了业绩的正向增长,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49亿元,同比增长约10%,环比增长约70%;实现毛利约19亿元,同比增长约7%,环比增长约6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逾5.5亿元。
通过梳理科大讯飞的发展历程,可以知晓其实现业绩持续增长的一大秘诀即构建多点开花的“刚需+代差”业务优势,发挥规模效应。具体而言,科大讯飞以先进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为基础,围绕“根据地业务”,向教育、医疗、汽车、城市、消费者端等多个领域进军,满足刚性需求的同时,逐步提升产业价值。
这对于声通科技则意味着,以研发为核心,从重点业务做延伸,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或可实现突围。当前,声通科技可重点凸显的一大优势,即标准化、一站式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目前,行业存在的一些痛点问题不容忽视,如非全栈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带来的数据孤岛,难以实现统一管理,并且局限于应用层,难以灵活满足用户快速迭代的业务需求等。
反观全栈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具备自有融合通信技术及AI算法基础能力、自主开发交互式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可发挥一站式服务、便捷的应用场景拓展、灵活交付等优势,更大程度上为企业级用户提供便利。
基于全栈式商业模式,声通科技或许可以在现有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通信、智慧金融等场景上进行业务的再延伸,并深挖细分需求,以标准化产品方案打开更大的市场规模,降低边际成本。据艾瑞咨询报告,与非标准化产品相比,采购标准化的企业服务解决方案的部署成本大致低15%至30%。
另外,从科大讯飞技术端的前沿布局来看,比如,其在今年5月6日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并不断进行迭代升级,以助力企业工作流程的自动化,声通科技若想进一步增强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还需用前沿技术赋能。
今年以来,声通科技技术相关的动态也较为频繁,如邀请全球知名计算机科学技术专家加入、成为百度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态合作伙伴等。不过,企业能否通过上述动作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还有待市场检验。若能实现新突破,或可造就AI领域可持续盈利的“新范本”。
作者:西瓜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