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折叠旗舰黑科技:华为Mate X3轻薄可靠,颠覆想象

海峰看科技 2023-03-24 阅读: 2,924 次

文/黄海峰

过去4年,我国智能手机大盘持续低迷,而代表着产业最高技术水平和最高价值的折叠屏手机,成为各家厂商高端突围的不二敲门砖。根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超360万台,同比增长154%,预计2023年折叠屏出货量将超过550万台,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众多折叠屏玩家中,有这么一位资深玩家,表现十分出色。其一,它发力折叠屏最早,于2019年推出首款折叠屏;其二,它历经4年推出6款折叠屏,且代代有突破,款款皆精品;其三,它连续三年占据折叠屏市场半壁江山,成为当之无愧的折叠屏引领者。大家猜到了吗,它便是华为!

竞争在持续,而创新无止境。我们期待华为折叠屏在2023年的新品。3月23日,众所期待的新品来了。

在华为2023春季旗舰新品发布会的上海现场,我见证华为发布折叠屏旗舰巅峰新品——华为Mate X3。比直板手机更轻重量、超薄展开态、超可靠抗冲击内屏、双向北斗卫星消息、全球首发灵犀通信等众多创新功能,颠覆了我们对折叠屏的想象。

你肯定想问,华为折叠屏是如何一步步成长、占据国内市场超一半份额?华为Mate X3亮点功能价值几何?面向未来,折叠屏手机将朝着怎样的方向演进?

四年六代,以技术创新引领折叠屏时代

彼时的2019年,折叠屏还只是个相对小众的品类。随着直板机在硬件配置和功能体验上陷入设计单一、携带不便、尺寸不足的发展瓶颈,折叠屏凭借其便携、大屏的优势,成为手机行业的新机会点。

过去两年,主流手机厂商集体发力,纷纷入局折叠屏阵营,折叠屏爆发元年就在眼前。

与此同时,在“十四五”前后,我国围绕智能终端及其供应链产业,颁发多项政策,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终端制造产业提供优异的政策利好环境。这无疑为折叠屏种子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作为国产智能手机的创新领头羊,华为对折叠屏手机的嗅觉、对用户的精准洞察,则要提前市场好几步。历经4年时间打磨,华为推出6款折叠屏手机,让消费者一次次看到折叠旗舰该有的样子。

第一代,早在2019年巴展MWC上,华为便面向全球发布首款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通过悬挂式轴承设计,正式入局折叠屏手机市场。虽是试水之作,但华为Mate X的App兼容性、大屏设计理念以及5G功能搭载颇为用心,荣获“MWC2019最佳新联接移动终端奖”。

第二代,2020年4月,华为推出MateX升级款——Mate Xs,其不仅具备顶级手机各种优秀配置,还得益于平行视界和智慧分屏等创新交互功能,被誉为手机圈年度最强"理财产品"。

第三代,2021年2月,华为发布Mate X2。该产品不仅延续了Mate Xs关于折叠屏的无限遐想,更是凭借顶级硬件、创新交互、应用生态三位一体,位居2022年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畅销机型销量第二。

第四代:2021年12月,华为发布竖折方案的P50 Pocket。其凭借业界首创多维联动升降铰链、无短板设计、出色影像能力,成为2022年最畅销折叠屏手机,位居2022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畅销机型销量榜首。

第五代:2022年4月,华为推出第五款折叠屏——Mate Xs 2,以先锋外折设计,加之使用体验轻薄便携、折叠状态接近普通手机以及大屏展开独特应用体验,上市即热销,受到消费者一众好评。

第六代:2022年11月,华为再添旗舰小折叠——Pocket S。其采用业界首创多维联动升降水滴铰链呈现出近乎无缝的折叠形态。在技术之上,Pocket S更侧重于时尚化的潮流表达,带来更丰富的色彩和更加潮流的美学体验,成为年轻时尚消费者优选的小折叠。

三大突破,Mate X3全面领跑折叠旗舰

基于上述六代折叠屏产品的迭代和市场表现,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在近期媒体谈话中自信地说道,华为折叠屏的对手只有自己

当然,市场发现了折叠屏需求。折叠屏市场也吸引了更多厂商的参与。其中有一些折叠屏产品,通过减少尺寸、降低价格门槛等,在2023年初获得了较好的市场。那么,进入无人之境的华为,要如何应对这种市场变化?在新品Mate X3上带来哪些突破?听了此次的精彩发布,笔者总结如下新产品带来的新价值。

第一,更轻,华为Mate X3凭借一系列创新科技将机身控制到了239g的极致重量,是7.5英寸及以上最轻折叠大屏手机。很多折叠屏用户吐槽产品过于厚重,长时间手持累。Mate X3在这方面进行了突破。当折叠屏手机的厚度和重量与普通直屏手机一样时,意味着折叠屏这种新产品类型已经在形态上,实现了普通手机与平板电脑在形态上的完整融合,也意味着折叠屏手机在实用性上真正进入了普及阶段。

第二,更坚固,更可靠,华为Mate X3外屏面板采用昆仑玻璃。用户把折叠屏比喻为美丽但脆弱的蝴蝶,担心屏幕摔坏。对此,华为将去年在华为Mate50首次使用的昆仑玻璃,也用在了此次发布的Mate X3外屏上。作为折叠屏,能将耐摔跌落能力提升至10倍,内屏采用业界首发抗冲击非牛顿流体材料,首创屏幕复合叠层结构,将抗冲击性大大提升,为用户带来质的体验提升。

第三,通信更升级,华为Mate X3首发“灵犀通信”技术,解决了用户在地铁、电梯、地库等弱场景区域的信号焦虑,带来稳定的网络体验。去年,华为在Mate 50系列上首次搭载北斗卫星消息,让用户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还能向外界发送信息,这次Mate X3延续了此前北斗卫星消息功能的技术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升级,支持消息回复,实现双向交流,带来“有去有回”的突破性通信体验。

在文学上往往有“金线”这一说法,以是否到达“金线”用来衡量一部作品的市场价值。我们通过华为四年折叠屏进化史可以看到,折叠屏手机领域也有这样一条“金线”,由此分出两个阵营,而华为已稳稳地屹立于折叠屏“金线”之上。

和而不同,华为成折叠屏用户首选

目前折叠屏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敢为人先入局折叠屏领域的华为,至今已经推出7款折叠屏手机,以持续的技术创新颠覆消费者对折叠屏的想象力,成为折叠屏领域引领者,华为是如何做到的?笔者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华为折叠屏率先入局,在其他厂商刚入局之时,华为发挥创新能力优势,早已完成全面布局,成为目前市面上唯一拥有三种折叠形态的厂商。其中,Mate X、Mate Xs和Mate Xs 2采用横向外折,Mate X2、Mate X3采用横向内折,P50 Pocket和Pocket S采用竖向内折。

其次,华为基于对基础科学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多年技术积累,实现对折叠屏手机最核心的铰链、可靠性、大屏生态等方面不断突破,实现领先的产品创新力,不断巩固在折叠屏市场的统治地位。

据了解,华为自建了占地1000平方米“超级材料实验室”,拥有业界唯一厂商自建的全制程产线,拥有9大类生产设备和12大类监测设备,通过对材料的成分、工艺进行端到端的创新研究,未来还将持续加大对折叠旗舰的研发投入。

最后,华为折叠屏连续三年市场份额保持过半,独占市场半壁江山。以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洞察报告》为例,华为折叠屏手机2022年在市场中占比为51.3%。其中,P50 Pocket、Mate X2和Mate Xs 2分别获得2022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畅销机型销量第一、二、四名。

在关于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品牌认知中,华为认知度领先,占据用户心智。有46.2%的智能手机用户在提到折叠屏手机品牌时会首先想到华为,并且在折叠屏手机品牌整体认知度上,84.1%的智能手机用户对华为推出的折叠屏手机系列有所耳闻。

笔者观察:三大趋势,窥见未来折叠屏演进之路

作为开春第一个让消费者备受期待的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3不断突破,再次超越自己,以轻薄可靠颠覆消费者想象,更颠覆折叠屏行业赛道。不难预见,在华为Mate X3再度加持下,属于折叠屏手机的时代已然到来。未来几年,我们认为在华为等厂商的共同努力下,折叠屏手机将持续演进。从华为Mate X3等产品上,我看到折叠屏手机的三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基于硬件技术发展,折叠屏正走向轻量化发展方向。据数据显示,近三年中国折叠屏产品整体平均重量下降13g,其中横向折叠屏细分产品平均重量下降近30g。同时,各大厂商在轻量化设计上也下足了功夫,例如Mate Xs 2通过层层堆叠的中空结构让电池盖重量下降50%,将折叠屏瘦身至255g,Mate X3更是以239g的重量直接做到了接近直板机的重量和厚度。

趋势二:屏幕铰链等部件改进,变得更耐用。排在折叠屏手机用户使用痛点首位的便是屏幕不耐摔不耐磨,如何提升产品耐用性,屏幕和铰链成为关键。华为Mate X3外屏采用了十倍耐摔的昆仑玻璃,内屏采用业界首发抗冲击非牛顿流体材料,首创屏幕复合叠层结构,带来提升至4倍抗冲击性能。另一方面,得益于华为对于类“水滴”型铰链设计方案的创新,帮助铰链设计快速走向成熟,并在折合缝隙、屏幕折痕、机身厚度等维度上实现重大突破,未来折叠屏手机将走向更稳健的高度。

趋势三:折叠屏软件生态更繁荣,适配更多应用。虽然目前各品牌厂商将以硬件设备为代表的基础功能优化视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基础功能优化很快会遇到迭代瓶颈。在不久的未来,软件生态必将成为优化提升用户体验的主要方向。

在这点上,华为折叠屏手机搭载的HarmonyOS系统显得较有优势。目前华为折叠屏已针对影音娱乐、社交通信、电商等常用软件场景提出沉浸式体验和双窗口创新案例,帮助国内95%的TOP1000应用实现大屏适配。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基于折叠屏市场的逆势增长及未来演进趋势,我们可以预见,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长空间还很广阔,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但处于金线之上的折叠屏手机高级玩家华为,正在不断超越自我,引领折叠屏手机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海峰看科技
独立科技评论员,《海峰看科技》账号创始人,多次接受央视、环球时报、科技日报等采访。 ICT行业杂志前副主编,从业十多年,聚焦5G、手机、IoT、光、云、AI、互联网、智能汽车、机器人等。 每年与超100位科技行业企业CXO/VP/总监面对面交流。 多个年度《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报告》特约撰稿人。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曾获十大通信行业自媒体称号。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