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芯片“卡脖子”:
沉潜、守拙、积小步是否太慢,
弯道超车靠不靠谱?
【全球芯片之争 | 开篇】一时间,在顶尖科技领域,弯道超车这四个字常见于报端、网端、言端。无论是小编辑,还是业界大佬公开演讲,时常我们会看到这四个熟悉而又不能再熟悉的字。
弯道超车,这个词真的适合在芯片之争上让我们取得想要的胜利吗?
在看到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相继出台针对芯片产业发展的策略之后,大家应该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在利润丰厚的芯片领域,全球市场到底是谁得益最大?
高端极紫外光刻机受限,让国人醒悟过来了,想要参与全球竞争,我们不得不再回过头喊上几嗓子,基础研究不可缺失,芯片之争不仅仅是科技领域的“军备竞赛”焦点,同时也是全球科技与资本,以及地域经济竞争的焦点。
在谈到中国发展芯片制造基础技术领域攻关,要解决“卡脖子”的芯片基础难题,攻克高端光刻机(极紫外光刻EUV,Extreme Ultra-violet)、芯片设计核心软件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研发挑战,业内朋友也有不少支持这样的想法,就是“再次投入数万亿元到芯片技术基础领域,我不信就搞不出来属于我们的高端光刻机、EDA?!”
在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科技领域的事情,就是令人惊奇的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美国的攻克癌症计划。
资料显示,1971年12月,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国家癌症法案》,宣布正式实施国家癌症行动计划。自1971年开始,该计划斥资900亿美元。包括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在内,几百个研究单位,数千名科学家相互合作,大约经历10年时间,在治疗癌症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最终宣布放弃该计划。
当然后来2012年9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安德森癌症中心提出癌症登月计划的理念又是后话了,以及再后来2022年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重新启动白宫的“抗癌登月”计划(Cancer Moonshot),承诺在未来25年内努力将癌症死亡率降低50%,更是后话了。
据相关公开新闻与资料显示,当时的美国在攻克癌症这个事情上花费数百亿美元,这个事情似乎与当下中国攻克高端光刻机难题看上去不相瓜葛,甚至说离题甚远。要在最短时间之内攻克癌症,投入数百亿美元结果却不令人满意。但这一切说明了什么呢?资本就是钱,钱与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虽然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本质上的那种关系。投入数百亿美元,在当时全球研究攻克癌症来看也算是使不尽的钱,但也不见得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真正获得突破性的发现。
实际上,把攻克癌症这个事情,以及解决当下芯片被卡脖子的事情,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来思考,你就不难发现,全球科技史上任何一种天才的发明都不是金钱,不管是money还是capital,这些钱直接带来的结果。
诚然,金钱与权力,属于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但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金钱与权力不是万能,因为任何天才的发现与发明,科学史上的突破性发展,怎会是他们哪些发明人只是为了钱、升了官,兴高采烈地一下子就想到了呢?
坐冷板凳式的技术探索,才是真实的一面。无论是科技企业顶尖研发人员、还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也只有默默无闻地探索,数十年如一日地做研究,说不定哪天就把研究的问题捅明白,获得前所未有的技术发现或发明,也就可能彻底解决当前芯片领域“卡脖子”问题。
倘若我们约定一个时间期限,和美国之前搞国家癌症行动计划那样,投入数百亿美元,数万亿元,这个事情会不会和老美1970年代、1980年代那样最后遭遇“尴尬”呢?也许,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一下,解决芯片领域“卡脖子”问题,攻克高端芯片制造的关键技术,似乎不光是给了多少钱就可以实现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还需要在基础技术研发的体系上做变革,建立一个让真正想在这个领域坐冷板凳,敢于长期默默做基础研究的科研通路与先进机制。
如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面所提到的:“对于现代科技来说,资金、设备等等固然重要,但天才的发现与思想依然是最主要的动力。一种发现或发明可以赚到很多钱,但有了钱也未必能造出所要的发明。思索是一道大门,通向现世上没有的东西,通到现在人类想不到的地方。以科学为例,这个道理就是明明白白的。”
我想,芯片之争能否让胜利慢慢倾斜于我们,在乎金钱,亦或是资本与政策的双向推力;在乎机制,亦或是产学研互为融合互为进步的芯片科研体系;在乎人才,亦或是像“两弹一星”前辈那样敢打敢拼的芯片基础研究带头人;在乎时间,亦或是构建一个坐冷板凳无忧无虑的解决“卡脖子”技术的软硬环境并给予长期肯定与支持。
就此而言,弯道超车的想法,对于解决芯片领域“卡脖子”问题不能不说就是一种投机取巧,没有基础何来未来发展更不用说发明创造了。沉潜、守拙、积小步,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要有耐心才能走出来属于我们发展的高端芯片创新之路。(by Aming)
- END-
你
怎
么
看
?
欢迎文末评论补充!
【全球存储观察 | 阿明观察 |科技明说】专注科技公司分析,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