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如果在冬夜,你是一位新能源旅人

脑极体 2023-01-31 阅读: 3,785 次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有一本成名作,叫做《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作为读者,这个意味深长的书名可以给我们留下无尽幽思,但如果我们真的是冬夜里的旅人,可能有时候事情就不那么美好——尤其当我们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时候。

春节出行高峰刚过,很多朋友在这个假期选择自驾出行,而新能源汽车在春节假期的表现,又一度登上各个社交媒体的热搜,这是因为北方漫长的冬天,经常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年度大考。新能源车在冬季不仅会和传统燃油车一样面临路面打滑、制动系统缺乏温度保护等问题,更有一个巨大的挑战会暴露出来:续航衰减。原本一次充电可以行驶一周的新能源汽车,到了冬天三天两头就得找机会充上一充,极大增加了车主的充电负担。加上冬天气温低,充电速度较慢,充电等候时间拉长,并且冬日里白昼更短,体感不舒适,每天出去充电俨然变成了折磨。

在疫情放开,春节之后,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出行需求暴增,加上高速出行车辆众多,高速充电桩相对稀少等问题,让新能源车主的体验变得更加艰难。冬天开车出来,一边要和燃油车主一样担心车辆打滑、故障,一边要随时做好寻找充电桩的准备,同时还要在车里受冻,这个冬夜,可真是够新能源车主焦虑的。那么问题来了,新能源车为什么一到冬天,续航就要“打对折”呢?

冬季焦虑,为何会发生?

新能源车让人焦虑的冬天,核心问题就是能耗大涨和续航大跌。而这些问题最终都指向纯电新能源汽车的供能方式——电池。

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的动能是由动力电池+电机来提供的。而动力电池经历了多年的技术路线比拼,产生了非常多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比如说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锂电池等等。锂电池由于本身体积小、重量轻、使用周期长、能量比大、自放电率低等优点,并且从生产到回收整个过程污染相对较小等特点,成为市场上大部分新能源车的首选。

但锂电池优点明显,同时也有着鲜明的缺点。比如说,锂离子对温度特别敏感,只能在20-35°的温度环境下才能够保证最佳工作状态。在极端低温下,锂电池中锂离子的活性会降低,电池里的电解液会变得比更加粘稠,从而导致电池的整体能量释放下降。这种情况下,自然能耗就涨起来了,同时续航也就相应地下降。

一般来说,在低温-20℃的条件下,锂电池内的电芯内阻可能达到常温时的3倍。电池内阻升高会导致容量下降,放电效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就会变现为低温下续航变短。

根据AAA给出的测试数据,在零下7°的温度条件下,BMW i3续航下降46%,雪佛兰Bolt续航下降47%,日产Leaf下降32%,Model S续航下降38%。由此可见冬季低温带给新能源车的负面影响之甚。

还要一个新能源车在冬天比较吃亏的问题,那就是车内取暖。燃油车的发动机本身可以产生热量,利用预热就可以完成设备升温,车内取暖等需求,而新能源车在制动之外,设备取暖、人员取暖也都需要用电。所以一到冬天,就进入了车、路、人一起抢电的模式,进而加剧了冬天新能源车性能的衰减,暖气,也变成了续航杀手之一。

那么,应对这样的难题,业界给出了哪些破题思路呢?

冬季焦虑如何治愈?

有人会问,新能源车冬季既然有这么多不便之处,那我不开新能源车,直接开油车出去野行么?殊不知,对于限行限号的城市,油车不是你想开,想开就能开的。碰上限号的时候,就算是劳斯莱斯的燃油车,也得乖乖趴在家里,而电动车“一触即发”的丝滑动力和舒适便利的智能配置,也成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宁愿“忍冬”也选择新能源车的原因。

为了解决冬季焦虑,各大品牌对新能源汽车采取了很多对应方案。从不断加装电池包,到不断钻研技术想要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甚至还想各种办法给电池贴“暖宝宝”,比如给动力电池加装液冷恒温系统,通过加装循环水路,来保护车辆的核心电池组,也有很多纯电动品牌采取热泵空调的方式,降低空调对动力电池的能量消耗。

而在多种“治愈方案”并行的过程中,用户渐渐发现,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以及补能设施远远不够的当下,插电混动似乎是最好的新能源出行选择。

插电混合动力车在城市场景下使用纯电,让用户能纵享纯电出行的丝滑和低成本;在高速场景下切换发动机直驱模式,让动力随叫随到,高效省油;当出行途中想要“爽一把”时,混动并联模式让你在车水马龙中游刃自如,不仅静音效果绝佳,且能耗更优越。

插电混动结合了纯电动车与燃油车的优势,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最大化降低低温带给续航和能耗的负面影响。比亚迪的DM-i,长城的柠檬,长安的iDD技术,都是汽车品牌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研发出的混动技术。

不过比亚迪的DM-i车型配备的是E-CVT无极变速箱,这种变速箱本身的特性就是不适合激烈驾驶,同时为了保障车辆足够省油,DM-i车型的发动机会持续保持在最高效的区间运行,所以比亚迪DM-i的动力性能普遍都比较弱,而且在实际驾驶中,DM-i在馈电状态下性能打折也非常明显。长城的柠檬虽然动力强劲,且匹配了两档变速,但是长城却没有控制好成本和调校,混动不是用足够好的发动机、电机、混动变速箱就可以,还需要更好的匹配标定,需要一套完整的智能能量管理系统,才能实现油耗和动力的平衡,才能有好的体验。导致搭载柠檬混动技术的车型推出后乏人问津。而长安的插混技术则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简单加装电机,不仅动力方面没有很明显的提升,且馈电油耗也比较惊人。

相比而言,领克在2022年推出的最新智能电混Lynk E-Motive技术,不仅是领克专属研发的混动技术,在性能和节能上都有着遥遥领先的优势,馈电后体验依然出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领克给了用户鱼与熊掌兼得还送燕窝的混动出行体验,而它在冬季出行体现出的优势,堪称治愈冬季出行焦虑的最佳代表。

要治愈冬季出行焦虑,首先要跳出低温带给电池的困境,领克09 EM-P远航版搭载了40.1kWh宁德时代大平板电池,最先进的三元锂电池技术,并应用CTP集成式电芯封装技术,在小体积中存储巨大能量,再加上领克专属研发的智能混动Lynk E-Motive技术,有效应对了部分锂电池冬季活性降低,影响续航的缺点。

为了解决车内取暖抢占电量的问题,领克EM-P车型配备的PTC加热功能,可以在直接为乘员舱加热的同时,确保电池顺利工作。这种“电热宝”功能,既保护了电池,也保护了我们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体验。同时搭配着双制热系统可以让车辆在混动模式下,像燃油车一样产生暖风,更加减少取暖对电池的消耗,增加驾乘人员舒适性。

不止如此,不同于其他汽车品牌的混动技术,搭载领克智能电混技术的车型,不仅可以实现超长纯电续航,在电池电量耗尽之后,馈电体验依旧出色。而车主在北方的冬天也能感觉到的“治愈感”,覆盖了车主出行的多个主流驾驶场景。

1.都市里的灿烂冬阳

城市道路通行,是我们冬日里最常经历的驾驶场景。上文说到,领克智能电混技术带来了超长的纯电里程,按照日均通勤30公里计算,基本可以满足城市0油耗出行的目标,日常花费比公交更便宜,在油价一直处于高位的当下,轻松笑傲“买菜车圈”。城市交通中,大家总是为拥堵而焦虑,频繁的起步停车总是让人烦躁。领克智能电混,可以实现城市拥堵中以电为主的驱动方式,实现顺滑如纯电的驾驶体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搭载三挡混动电驱DHT Pro的领克智能电混车型均具备“弹射起步”,起步可快0.5秒,“弹射自由”让城市出行更具驾驶乐趣。

2.高速上的丝滑冬风

高速场景也是众多车主难以避开的。纯电车在高速上难以保持持久的强动力输出且掉电会很明显,而上一代的混动技术为了追求省油,往往会出现动力不足,超车费劲的状况。领克所打造混动车型不止于节能,更是沿袭了领克的运动基因,可谓是高性能的智能电混,搭载3挡双电机混动电驱的领克智能电混车型,不仅起步能实现弹射自由,高速上加速迅捷,噪音也很低,高速时系统智能调节以油为主电为辅,可感受全效动力输出,澎湃动力蓄势待发,加速超车时更是主动降挡提速、加速超车、并线都可谓易如反掌。

过去一些质量较差的车型,高速行驶常常被风噪、路噪、胎噪所包围,连寒暄中都带着嘈杂。领克01 EM车型实现了整车90%以上声学材料包裹设计,以及智能电混157项NVH专项优化,从源头抑制噪音的产生与传递,满足一家老小出门走亲戚也能温馨交谈的愿望。

3.旅途中的美好冬日

北方冬季,正是赏冰玩雪的季节,也自然激发了大批新能源车主的旅行欲望。旅行过程中中我们可能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需要在高速、城市、乡村、景区等多种场景无缝切换,需要应对无处充电、极端低温等意外情况。

对于自驾旅行行场景来说,新能源车主最担心的就是需要频繁寻找充电桩。而领克智能电混为车主带来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100km公里的驾驶体验,充满电,一箱油能从杭州直达泉州,一路游山玩水,不管是冰雪路面还是泥泞颠簸,强劲的发动机动力和领克出色的驾驶质感,车辆都能适应全场景和全速域的出行体验,安全抵达目的地。加上EM-P的放电功能,和朋友一起露营都非常方便,让你乘兴出行,尽兴而回。

不难看出,新能源车的冬季焦虑并不是无法治愈,而是需要车企更加贴近用户,直面用户的的问题与需求,关注具体的驾驶体验,关注核心技术的变革与发展。

疫情解封,春日将至,在这个充满希望与自由的日子里,与家人朋友驾车出游的黄金时间正待来临,领克智能电混在新的一年陪伴大家探索新世界、畅享新生活。
成为一位冬夜中的旅人,应该是幸福且温暖的事。因为我们向着炉火而行,向着家人前进。新能源车的冬季焦虑,应该很快就可以被治愈。领克,正在成为新能源出行的最优解。

脑极体
从技术协同到产业革命,从智能密钥到已知尽头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