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来说,却能真切地感受到网络的力量。在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蓬安县,当全县80所乡村学校突然享受到“万兆出局、千兆到校、百兆到班”的高速宽带联接时,他们的生活被改变了,眼前是一个新奇的世界。
“第一次上VR体验课,让我有机会身临其境地月球漫步,特别震撼。以后我想当给漫画编故事的人,想了解天文地理,我想要学习的东西远远不止课本里教的。” 四川蓬安县清溪小学雁坪坝村小六年级学生付俊人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
跨越“联接”鸿沟前后,如天壤之别。
这就是“联接”的力量
联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就像上面提到的四川蓬安,联接,给偏远地区的孩童们带来了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以前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部分课程没办法开齐、开好,音乐、美术这些课程更是只能由其他科老师兼带,质量不高。有了高速宽带联接,蓬安县乡镇学校的学生也可以和和城区的学生们一起上课,通过在线学堂,学到优质课程,用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许多尚未被联接的人来说,泛在联接将是改变生活的起点,通过与全世界的联接,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好的数字技能培训、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华为董事长梁华在近日举行的2022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这样说。
(华为董事长梁华)
在梁华举的几个例子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在尼日利亚,联接可以助力医疗资源的匹配,关键的时候可以救命;在意大利,联接可以助力湿地声学监测数据的传输,有效阻止对湿地的破坏行为,守护人类绿洲;在孟加拉国,联接可以促进移动支付,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
联接,也是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座,是通向智能世界的重要支撑。
5GtoB在中国的发展就是鲜活的例证。笔者在过去两年走访了不少地方,深刻感受到了5GtoB的价值。例如,在柳钢,5G应用到了各个生产环节,包括码头运输、料场、炼铁、炼钢、轧钢等很多领域,如在5G的助力下,工人可以坐在空调房里远程操控天车。5G也走入了井下,利用5G实现远程操控,煤矿工人可以从井下恶劣的工作环境走到井上,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实现远程采煤作业,大幅改善了工作环境,也提高了整个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可以说,在中国的千行百业,5G和AI、云等技术融合在一起,正在深入到业务核心场景,成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笔者感受到一种明显的趋势,三年多前,5G是用锤子去找千行百业应用的钉子,现在则是行业在主动用5G、大量用5G,这种改变就是因为行业真切感受到了5G在推动其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的重要价值。
这一切,都是“联接”的力量。
如何跨越“联接”鸿沟?
联接的图景很美好,但现实也很骨感,中间是深深的鸿沟。
在GSMA智库发布《2022全球移动经济发展》报告中,提到了两个鸿沟,一个是覆盖鸿沟,即生活在没有移动网络覆盖区域的人数;另一个是用户使用鸿沟,即生活在移动宽带网络所覆盖的地区,但却没有使用移动服务的人数。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还有6%的人口身处覆盖鸿沟,而有41%的人口深陷用户使用鸿沟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跨越联接的鸿沟呢?答案是行动、行动、行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梁华在演讲中透露,过去三十多年,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亿人口实现联接。
在2022可持续发展论坛上,梁华还宣布华为将加入ITU PTC计划,承诺到2025年华为的ICT解决方案将为全球80多个国家1.2亿偏远区域人口提供联接到数字社会的能力。梁华还与国际电联及联合国官员,柬埔寨、尼日利亚、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多国电信部及监管机构官员,以及中国、德国、比利时、南非等国的商业领导者、学者、合作伙伴和客户等共同探讨了ICT技术创新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释放泛在联接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
华为面向“数字包容”发起了一个名为TECH4ALL的倡议和行动,正如其名,就是要与全球伙伴一起推进技术普惠,实现数字包容。上面提到的四川蓬安的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华为助力建设全光校园网络,让70000多名师生受益。据了解,截至2021年,全球有超过400所学校、逾11万名师生及青年通过TECH4ALL项目学习数字技能和提升科技素养。
跨越联接鸿沟,还有一个关键,是直击痛点。为什么全球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有如此大的鸿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宽带接入成本太高。数据显示,和城市相比,在农村地区部署蜂窝站的成本要高出18%,偏远地区蜂窝站的成本要高出35%。高成本是一方面,收入低是另一方面,农村和偏远地区蜂窝站为运营商带来的收入可能比城市基站低90%,运营商可能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初始投资,这让他们更没有积极性去部署网络。
具有技术基因的华为,选择用技术去解决这个痛点。在加纳,华为推出了RuralStar解决方案,中心目的就是降低基站成本,其自带电源,功耗很低,可以将简单小巧的基站,放置在一根木头杆子上,快速、低成本地为偏远地区提供移动通信服务。这种基站的每站成本可以从33万美元降到低至1.5万美元以下,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运营商有动力建设网络,更多人使用,为运营商带来更快的投资回报,刺激运营商建设更多网络,帮助更多人跨越数字鸿沟。
据华为无线总裁曹明介绍,目前RuralStar系列解决方案已为全球70多个国家6000万偏远区域人口提供联接。
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马尔科姆·约翰逊(Malcolm Johnson)在论坛发言时表示:“仅仅实现联接还不够。必须提供经济实惠的联接服务,相关的本地化内容,并确保用户具备充分利用联接的技能。” 这句话说得非常中肯,跨越联接鸿沟,需要包括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应用企业等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后记:技术平权
总而言之,联接作为重要的数字化技术之一,大到加速行业数字化,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小到深刻改变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
现在,业界已经公认,联接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就像梁华在演讲中所说,“联接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是的,泛在联接是一种真正的技术平权,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联接,不在联接中掉队,应该是整个行业所持续坚持的信念。
在调研中,笔者也发现,联接普惠也需要克服两个误区。误区之一,是联接技术的普及会加大碳排放量。这是一个误解,实际上,ICT行业不仅在数字化技术的进化下不断提升能效,节能减排,而且还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其他行业大幅减少碳足迹。根据环保行业组织GeSI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到2030年,ICT技术有可能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使得排放量维持在2015年的水平,这意味着到2030年,ICT解决方案使能的减排量将是ICT产业自身排放量的近10倍。
误区之二,是联接普惠可以在技术上打折扣。这同样是一个误区,泛在联接,不仅是要追求泛在性,也需要持续进化。换句话说,人人都应该享受到技术演进的红利,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在泛在联接上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梁华说,智能世界正在加速到来,5.5G、F5.5G、Net5.5G等新的联接技术将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也将会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就是这个道理。
在肯尼亚,华为和伙伴们建立的DigiTruck(数字移动课堂),就是这样,上面不仅有无处不在的无线宽带联接,也有VR设备等在中国一线城市也属时髦的技术,这个装在轮子上的移动数字课堂,让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数字技能,一步跨越了横亘在他们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拥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就是联接的力量,当泛在联接持续进化、不断发展,将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行业打开机会的魔盒,迎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