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怎样设计在线课程?5分钟了解《做课》

张栋伟 2022-08-01 阅读: 7,720 次

说起来惭愧,虽然我曾经在线下培训讲课一年赚过百万,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真正地做过一次在线授课。

原因很简单:在线授课没有现场体验的场景,甚至连听众画像都很难具化,如果不是直播的话,连学生反馈都很难获得。

以上三点原因,就限制了我无法保证可以有质量的设计出线上课程,进而无法保证可以有质量的进行线上授课。

与其误人子弟,不如知难而退,所以虽然在线培训如火如荼,我却是从来没有凑热闹、蹚浑水。

直到近日,收到好友“布棉”(这个是网名)邮寄来他和崔晓玲联合出版的新著《做课》,初步翻阅,顿感茅塞顿开。

本文作者/ 张栋伟(市场营销专家、资深互联网人士、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

一、布棉与三节课

布棉,或者布棉人,是网名,大名叫徐财星。

我和徐财星2000年就熟识,已经是22年的好友。

早年布棉供职于时年在广州发迹的网络媒体“太平洋电脑网”,因文笔出众调任到北京中心。几经辗转从媒体记者成了产品经理,在赶集网担任产品总监时,还与我另外一个发小兄弟申志强是搭档同事,我们关系于是就更亲上加亲。

在线教育大潮中,布棉2015年下海创业,与后显慧、黄有璨等一起创办了“三节课”。

三节课作为最早一批从事职业教育业务的企业,起初是将重点放在为个人解决职业能力提升的问题上。但在随后几年的发展中,他们发现专业类培训的占比在2016年后持续升高,与此同时企业由于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加快,对线上培训的需求增加。由于三节课一直以来都在探索课程的研发与教学,在课程资源储备方面具备优势,于是在2019年也开始了面向企业服务方向的业务。

三节课目前先后获得三轮投资,累计金额超过2亿人民币,在数字化人才战略服务领域,属于头部企业。

用简单粗暴的表述,就是已经服务超过3000家企业,课程数量达到1000门,超过7000小时。

二、怎么样设计在线课程

市面上关于课程开发的方法论看起来比较成熟,比如TTT(职业培训师教程)、ADDIE(培训课程开发模型)、CBET(能力本位教育与训练模式)、DACUM(教学计划开发方法)等等。

但是在实践中会发现,这些课程开发的方法论,是针对“职业培训师”,或者叫“讲师”群体而设计,使用者需要有长时间的行业经验积累。

最近几年以来,不管是企业方面,还是社会学生方面,已经对基于通识的培训内容厌倦,尤其对所谓成功学、软实力的培训内容产生了抵触。学员们更喜欢有企业实际操盘经验的中层精英或者业务骨干,总结和分享其“能打”的干货。

但是对于这些战场上的实干精英,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和精力。要求这些业务专家抽出宝贵时间,去研读那些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模式,不现实。

《做课》这本书,就是用三节课6年多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一次干货总结。这些经验简单直接,并根据其教学方法进行了“交付物”配置,有直白抽象的表格和Step by step的流程演进,讲师可以直接按部就班,形成自己的课程雏形。

《做课》的整体内容核心,是一个“双钻模型”。

“双钻模型”是英国设计协会提出的一种思维模式,用来描述设计过程的一种发散和聚合的方法。

《做课》的“双钻模型”,就是回答两个问题:

“什么课程值得做”和“怎么把课程做得更好”。

布棉认为,在开发课程中需要遵循四个步骤,类似于我在市场营销中讲过的PDCA循环,根据这四个步骤,从发散到收敛,再从发散到收敛,进行反复盘点循环。

第一、盘点知识资产

第二、设定教学目标

第三、确定课程结构

第四、设计学习体验

在《做课》的方法论世界里,只要是一个工作了3年以上,能独立、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职场人,就都可以开设自己的在线课程。

例如,布棉举例了职场知识资产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重要项目的参与者。

这些员工从实践中获得了某种特定方法,这种方法就可以给还不知道这种方法的学员进行分享,这是有价值的。

第二层,重复工作的执行者。

如果员工多次重复某项工作,并且能稳定地产出,那么这代表员工掌握了可依赖的工作方法,这种方法是大部分职场人希望“偷师”的。

第三层,决策能力的拥有者

这些员工长期浸淫于某个行业或者领域,已经形成了对业务决策的直觉。这种直觉实际上假以心血,是可以提炼总结出方法论的。这类知识虽然对于大多数学员来说过于曲高和寡,但是对于需要进行决策判断的中高层职务人士,非常需要,也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对价。

总体而言,布棉认为设计在线课程,如同书名《做课》,是一门科学,只要读者愿意学习,是可以掌握的。

三、在线课程还有市场吗?

数年之前,在线课程是以“知识付费”为噱头,风靡一时的。

如今“知识付费”已经风光不再,做在线课程还有市场需求吗?

《做课》认为,在线课程需要首先分为两个大类,即体系课程,和知识小课。

知识小课,是解决一类学员的一个或者几个具体工作问题。

体系课程,则是解决相对复杂的业务问题。

因为篇幅有限,我就不展开讲述了,只是从个人阅读的体会看,“知识小课”更符合互联网的长尾效应,课题目标强,制作成本低,阅读体验快,将是一个永续不衰的长久市场。

尾声:

《做课》已经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发行。

经常读书的读者们应该知道,产经类书籍,如果是中信出版社出品,绝大概率必属精品。

布棉的这本《做课》,或许可以帮你打开一扇副业的窗户。

张栋伟
由张栋伟维护的专栏,关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市场营销。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