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全面PaaS化?钉钉进入企业服务的下一站

光锥智能 2022-03-29 阅读: 5,526 次

光锥封面

文丨刘雨琦

“钉钉生态战略明确钉钉只做一件事,就是PaaS化”。

在钉钉2022“科技向实、万物生长”发布会上,钉钉总裁叶军(花名:不穷)的一句话,给整个企业服务行业,扔了一颗“深水炸弹”。

这意味着,以钉钉为代表的的企业服务赛道,已走过“用户扩展”阶段,进入下一赛段。

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明确目标,叶军认为,当下是开放的最好时机。

为什么?纵观钉钉的发展历程,其中原因并不难发现。

首先,源于钉钉规模的扩大,让其有了做生态的基础。根据QuestMobile数据,2021年9月,钉钉的月活跃用户数为1.96亿,随后依次是腾讯“企业微信”(8889万)、字节跳动“飞书”(460万)、华为“WeLink”(108万)。钉钉作为行业第一,用户量几乎是其他选手的总和。

其次,越前进越复杂。在疫情的催化下,不少大宗企业都开始意识到了“数字化”的重要性,并开始纷纷布局。这导致通用型软件已经不能满足各行业的复杂度、据了解,目前钉钉用户中,包括来自互联网、政务、教育、医疗、制造业、电商等千行百业。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需求,每一个需求都需要具象化应用承载。

据钉钉披露的公开数据,截止2021年12月底,钉钉上的低代码应用数超过了240万。要知道,根据QuestMobile 最新数据显示,在App Store 上,也才500多万个应用,更不要说钉钉上这些应用都是to B的。

然而,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40万的应用能否被真正用起来?这成为了众多企业和服务商所担心的问题。

多名钉钉生态开发者和服务商告诉光锥智能:“当下的钉钉在技术上进行了开放,而在业务侧,还需要更多企业、员工对产品进行打磨,尤其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工业,能否真的抓准业务场景提供服务,既是商业化难点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石”。

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企业服务最终能驶向何方,我们不妨以钉钉为样本,深入探究。

钉钉转身:从APaaS到BPaaS

先来看看钉钉打算怎样做。

叶军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天我们又到一个新的时间节点,我们正式从APaaS(apllication PaaS)时代进入BPaaS(business PaaS)时代,我们将钉钉的基础能力做进一步的开放,让服务商和伙伴能够得到更多来自钉钉的支持。”

APaaS能直接产出可交互的界面,使它更容易被感知到,平时大家谈论到的PaaS,也更多的是指向了APaaS。另外,由于实现过程中几乎不需要代码,或者说只需要很少量的代码,因此APaaS又被称为低代码平台。

通过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一个熟知业务的人事经理,在经过培训后,也能2小时内快速组建起一套完整且适配的OA系统,而未来需求出现变化,可以直接在界面上配置修改,不需要技术人员参与。

从咨询机构 Gartner 的市场分析来看,2023 年全球超过 50%的大中型企业将把低代码应用平台作为主要的占领应用平台之一。预计到 2024 年,低代码应用程序开发将占总应用开发的65%以上。

低代码开发不仅为企业降本增效,更带来了广阔的商业前景。

而叶军提出的BPaaS的重点正在商业化上。“‘低代码’是对to B应用开发方式的一次进步,是做APaaS;而‘酷应用’是对to B应用使用方式的一次进步,是做BPaaS。”叶军在发布会中表示。

简单来说,通过“酷应用”这样一种应用模式,推动钉钉从组织的数字化走向业务的数字化,让业务真正用起来,才能实现BPaaS。

发布会上,叶军介绍了这个全新的模式。用户可以在钉钉工作群或聊天窗口中直接调起应用组件,不需要下载安装应用,也无需跳转到别的页面,简化了业务处理的流程。

图片2

(酷应用卡片)

“酷应用的形式和微信小程序卡片很类似,用户点击可以直接进入应用页面享受服务。不同的是,酷应用将服务入口直接嵌进卡片外观,点击链路更短,对于B端来说,效率更高。”一位钉钉开发者对光锥智能说到。

这也是钉钉在完成“组织数字化”的阶段性目标后的下一站,推动组织与业务的数字化融合。

组织数字化是整个数字化的开始,而业务的数字化才能真正带来生产力。

尤其是对一些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比如制造业、工业、农业,组织数字化能够解决“开会”的效率问题,业务的数字化才能够正视生产工具的落后和低效,解决生产成本问题。而对一些智力密集型的行业,比如互联网、广告等领域,会议的功能十分先进,但效能却始终无法提高,白天开会、晚上干活的情况屡见不鲜。

“有些企业,看起来很‘先进’,但是深入了解会发现,大家还在用老办法干活。比如,招聘流程依然非常繁琐,先在招聘网站下载简历,再发给业务部门,安排面试、更新简历招聘状态,这中间的信息同步还是通过人来沟通,在群聊、系统、应用间跳来跳去。钉钉的酷应用能够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上述开发者对光锥智能说到。

这不只是钉钉的痛点,更是行业的痛点。

一位钉钉服务商告诉我们,钉钉的此次推出酷应用,也让其之后的研发方向发生了变化。“以前大家都瞄准几个大的通用场景,比如像考勤、面试、统计等等,每个场景都有几十款产品,客户根本不知道无法选择,有时候钉钉平台会给推荐,那样用户数就会激增。但随着全面开放,我们思考的更多的是那些从前被忽略掉的,比如说制造业中的库存管理、设备管理等等细分的场景,都是我们未来发力的方向。”

“舍近求远”的商业路径

即便有了明确的方向,但商业化问题,依然是钉钉的“老大难”。毕竟隔壁企业微信与微信互通后打开了SCRM的一片新的商业化天地,而钉钉却没有这种优势。

纵观国内外协同办公领域的B端产品,大多数都以订阅模式进行商业化。全球协同办公巨头Slack,现在SaaS订阅几乎占到了其营收的100%。

发布会上,叶军也介绍了钉钉当前已推出的三种主要商业化模式,即“三专”年费模式、平台分润模式,以及硬件许可模式。“三专”指钉钉的三个收费版本,即专业钉、专属钉、专有钉,钉钉的标准版本仍然不收费。这三种模式是目前钉钉收入的主要来源。

钉钉在这条路上走顺了么?从数据上来看,还相差甚远。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有1900万企业组织(包括学校在内)在钉钉上办公。而在发布会中,钉钉副总裁杨猛介绍到,钉钉的付费用户突破1万,也就是付费率约千分之一。

按照传统的商业思路,最直接的路径应该是提高付费功能的比例,吸引越来越多的付费用户。

但钉钉并不打算沿着这条Pure-SaaS的商业化路径走下去。

看看海外市场,就知道钉钉想要做什么。海外SaaS龙头企业Salesforce,其早期通过CRM SaaS取代传统软件,后依托云服务厂商技术能力发展aPaaS,构建产品矩阵,随后进入到构建行业生态平台和海外布局的新阶段。

也正是基于此,叶军将钉钉的商业化,分为三个路径:

硬件销售+SDK税收——钉钉与生态内硬件厂商共创,钉钉负责软件开发的部分,硬件厂商负责产品,钉钉从中获得软件开发税收以及硬件销售分成,于是我们看到了新的会议硬件“钉闪会”和AR眼镜被着重推荐;

ISV佣金——钉钉开放平台上集成了大量ISV服务商,他们基于这一开发平台为企业开发定制化应用,钉钉从中抽取一定的佣金及分成;

ISV服务包——在某家企业购买了钉钉“三专”的某个产品之后,无论是ISV厂商还是当地的服务商、开发商,都可以基于钉钉做进一步的个性化开发,解决的是单一企业更深层次的个性化需求,钉钉将这种服务打包出售。

而这样的三条路径,正是带动商业化的“飞轮”。

首先从ISV佣金说起。这是“服务市场”中的通用商业模式,企业通过钉钉平台订购的SaaS产品,钉钉向服务商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和分成。反之,如果服务商直接联系到企业进行定制化服务,则不需要支付这部分佣金。

光锥智能了解到,在微信和企业微信生态中,同样存在“服务市场”,不过目前的佣金和分成比例并没有十分明晰的标准。

钉钉作为底层,向服务商提供接口,这些接口大部分是免费的,比如表单SDK,服务商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逻辑做二次开发。但部分接口也是收费的,尤其是钉钉硬件中的接口。

比如服务商的软件开发同时适用于“钉闪会”或者“workforce”AR眼镜,那么在服务商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连带销售钉钉的硬件。

也就是说,硬件是基础和新的流量入口,软件是服务,软硬一体化的策略去增强企业服务,这也是为何钉钉发力的硬件的原因之一。

而ISV服务包,则是基于软硬一体的前提,进行生态的扩建。

“钉钉只做基础能力平台,保持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的定位不变,继续战略投入做文档、音视频、项目、会议等基础产品,其他的都交给生态做,包括行业解决方案,人财物产供销研等通用应用,并将硬件全面生态化。”钉钉如此表示。

新的思考是,低代码所构建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应用,不能够解决应用之间互相连接、硬件端通用的问题。这背后,还需要大量的服务商和开发者等合作伙伴去共同创建。

头部吃肉,腰尾部喝汤

从生态的多样性来讲,钉钉或许获得了阶段性成功。

据公开数据显示,钉钉上入驻ISV总数量超过3000多家,上架应用数1100个,钉钉上所有开发者的数量超过190万。

不仅如此,上架了应用的ISV公司近一半融到资。2021年,钉钉上营收过千万的ISV生态伙伴数量新增11家,其中包括鑫峰维、奥哲、魔点科技等融资进程C轮以上的公司。据不完全统计,钉钉上纯SaaS公司过去一年获得的融资总额超过60亿元。

“钉钉提供能力,我们将能力场景化变成产品,这是一个基础的合作模式。”上述服务商说到:“比如考勤场景,钉钉提供员工打卡能力,每一次员工打卡都会被系统记录,但每个企业的考勤计算方式不同,尤其是灵活用工时代,有些企业的考勤时间是按照周和月计算,每周上满40个小时即可。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用户的需求,在钉钉里打造定制化的产品。”

“钉钉提供的是一块块积木,而我们把它拼成不同的形状。”

(奥哲产品版图)

这样的开发模式好处良多,但参照海外SaaS厂商的发展来看,共创的模式同样考验钉钉是否能在产品侧获得持续的正向反馈,是否具有深度服务的能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服务商最终的产品化不好,客户有可能会因此放弃钉钉。利益的绑定使二者必须要共同进步,并做好服务。

然而,在全面开放下,虽然趋势利好,但头部效应已经形成,腰尾部很难入局。

一名独立开发者向光锥智能介绍了当下的现状:“钉钉仍然是一个公域流量主导的平台,在这样的前提下,一是小型服务商和开发者很难进场,二是即便进场,没有公域扶持,也很难有人使用我们的产品。”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钉钉内专门的“企业广场”,被钉钉认证的服务商有“钉钉认证”和“钉钉等级”标识,是被平台信任的标志。

“有时候明明已经和客户谈好了,也很认可我们的产品,但是没有‘钉钉认证’标识,客户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那些更大的服务商。我是2017年开始进行钉钉的SaaS产品开发,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一部分老客户,如果没有前期的机会窗口,现在进场,恐怕很难出线。”由于to B服务的特殊性,稳定性往往是摆在第一位的。

同时正如前文说到,未来的企业服务谁更能深入行业的业务需求和细分场景,谁就能突围。但腰尾部公司很难有接近和了解的机会,“业务盲区”成为了他们产品突破的难点。

这就意味着,越大规模就越有机会,腰尾部喝汤都很困难。

而当下服务商与开发者的担忧,也正是对钉钉“生态平衡”的担忧。但这也并不是钉钉一家之困,微信以小程序为基点建立服务生态已久,目前也只跑出了嫡系“微盟”和干儿子“有赞”两家大型服务商,没有生态扶持,后继者出线太难。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钉钉在国内协同办公领域率先打出“生态化”的基调值得鼓励,但如何蹚出一条新路,而不是最后变成几个头部玩家的竞争和垄断,依旧是摆在钉钉面前的问题。

光锥智能
关注AI产业,关注千行百业的智能化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