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微众银行是怎样走出小微企业服务新模式的?

陆新之谈商业 2021-12-21 阅读: 6,216 次

未来会好吗?

内卷、躺平这些热词和经济事件背后,是今年的市场形势依旧让人倍感艰辛。虽然内地市场大,保持增长,但是数据显示,各项指标与之前的狂飙猛涨的势头已经有较大落差。而且短期内这样的趋势也很难改变。尤其是实体、小微企业,在美好未来到来之前,它们可谓是步履维艰。

实体企业、小微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元素,它们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元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大环境好,它们发展好、动力足。实体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及小微企业的强健,相得益彰,才能有助于促进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事实上,扶持实体经济,抓好小微企业的发展,一直也是政策的导向所在。尤其是扶持实体,市场主体个个有责。当下的阶段,各家企业现在单打独斗已经过时,各类主体都需要抱团取暖。那么解决当下的企业之难,解决市场难题,有资金之源之称的银行到底都能做些什么?银行怎么做得更好?

微众银行正在做的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发。

胆大艺高,微众探索服务小微新路径

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它们的发展势头,有希望也多险阻。它们就算有再好的创意与努力,缺乏资金也难以成事,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它们在成长期,特别需要资金扶持。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一季度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4%,延续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的比例仅为约10%,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共2740万户,整体获贷比例依然仅20%左右水平。整体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不高的状况依然没有解决,与他们对社会经济、民生就业的突出贡献不成比例。

从某种意义上讲,银行以资金扶持中小微企业并不仅仅是主观愿意就能轻易见效,银行也有自身的一本账要平衡。难点确实在于怎么选择、持续、有用、有效地落地。

从传统的企业贷款业务角度来看,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无疑是典型的“三高”业务——获客成本高、运营成本高、风险成本高,对银行的其他业务也有着明显的挤出效应。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在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进行不断尝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模式为“信贷工厂”与“IPC小贷”。这两种模式均有鲜明的特点与优势,但美中不足的是信贷工厂模式通常以抵押类的个人经营贷为主,难以消除对抵押品的依赖,门槛还是高;IPC小贷模式则十分依赖客户经理,并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难以大范围的复制和推广。

面对这道难题,微众银行在考量过业内现存的模式和众多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之后,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以期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流程、提升效率、服务更多的小微企业主,这个模式就是“线上化”。

具体实施的操作路径是紧紧围绕小微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借鉴微粒贷等积累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大数据风控、数字化营销等普惠金融实践经验,针对小微企业法人打造一整套全新的贷款解决方案,即为“微业贷”模式。

运用此种模式,微众银行真正实现了点对点精准触达小微企业,打通了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极力扩大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

例如,成立于2008年的深圳市时创意电子有限公司,由于公司产品研发、技术迭代、人才培养、团队组建等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为缓解资金压力,该公司向微众银行申请了科创贷款产品,并成功获得了授信额度。贷款资金的注入,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公司也得以更专注地投入到产品研发迭代中去。

成立于2017年的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EcoFlow),董事长王雷了解到,微众银行科创贷款产品是专注于服务科创型企业的线上贷款产品,它无需线下开户、无需纸质材料、无需抵质押的特色吸引了他,于是王雷在申请了微众银行科创贷款后,公司获得了更为合适的授信额度,缓解了资金压力。

微众银行针对小微企业,专门制定特色服务模式,支持其跑出“加速度”,它确实是弥补了一定的市场空白,服务了长尾客户,其因此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经过四年的发展,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微众银行“微业贷”已辐射全国29个省和直辖市,累计触达小微企业超240万家,累计授信客户81万家,累计发放贷款金额超8700亿元。其中,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以下企业占客户总数约80%,客户中约60%的企业系首次获得银行贷款,2021年当年新增首贷户超过7万户。

微业贷真正做到了低成本、高效率和可靠的风控,可以说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了一种优秀的实现方式。现实的数据也证实了微业贷所走的这条新路的行之有效,目前微众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约1%左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服务好速度快,好产品有好发展

微众银行在坚持小微企业贷的基本理念之外,同时还在产品上进行了多元化、细化的深耕。例如在科创领域,微众银行建立了国高企业的数据库,发明专利企业的数据库,用这些数据来精准地识别出科创企业。

针对科创企业资金需求量相对比较大,但同时如果申请时间过长则服务体验又不够好的痛点,微众银行设计了线上授信、线下扩额的产品。用款方式也继承了小微企业贷随借随用的模式,支持非常灵活的用款需求。

同时,微众银行跟政府的贴息政策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衔接,客户不用再跑来跑去申请,直接在产品里点几下就能拿到政府补贴的利息,经过贴息之后,最低的利率能低到1.7%,对企业非常友好。这样的“以用户为中心”,在消费互联网范畴并不少见,但是现在它能够成为微众银行的产品准则,可见其数字化的一贯性、先进性和系统性。

“线上化”模式对于企业而言,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它速度快服务好,自然受市场欢迎。

2021年3月19日,微众银行微业贷科创贷款产品在“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并在现场为多家郑州市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和专属政策解读,多家企业达成贷款申请;

4月,微众银行微业贷与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提升园区金融服务质量,推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集成电路等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深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5月,微众银行微业贷科创贷款与深圳市光明区科创委共同举办“2021年光明区助力科创企业发展系列之线上银企对接会”直播活动,通过积极参与政银企对接,为辖区内科创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截止到本文执笔为止,微业贷科创贷款已经在全国19个省、100多个地级市开展业务,吸引近10万户科创企业前来申请。截止到2021年二季度,微众银行科创金融已经为超过5万户客户授信710亿元,其中深圳地区授信124亿元。微众银行科创贷款在深圳1.8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超过35%。

创新背后,是顺势也是实力

银行给企业的贷款,整个流程几乎“全线上”申办,其胆子自然大,但也少不了两大“心细”之处:一方面,其是在政策和监管的指导下,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激活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这是顺应顶层设计之势,达到曲径通幽达的效果;另一方面,其“线上化”模式的实现是基于数字经济的大趋势,得益于科技和创新的支撑。

微众银行开创的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有别于其他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主要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它更多基于对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的主体信用,综合其交易数据、税务数据等,它是一种依靠但不依赖核心企业的创新模式。

金融科技一直是微众银行重视且投入人力物力较大的一块。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方面都有专项研究和落地。

今年7月19日,微众银行揽月智能资管团队与万得资讯合作,在Wind金融终端正式上线首个由银行打造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另类数据的微众揽月ESG评级,全面助推ESG信息披露和资产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技赋能银行业务下,微众银行这家中国第一家互联网银行也整体稳健前行。

银行是市场主体不可缺离的一方,任何企业的发展,断了资金链都难以生存。银行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分子,是企业的输血站点。微众银行目标明确,以普惠金融为方向进行深耕,创造了一个自己的特色化模式,实打实扶持小微企业,促进市场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反馈社会,共同发展。

我们相信也期待,它和它的客户们,在未来都能够更好。

陆新之谈商业
财经科技新知创始人,提供对资本市场以及科技进步的独立观察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