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摄影记者詹姆斯·安丹森登上长城,拍下了一张中国小男孩喝可口可乐的照片,一个时代的序幕从此揭开。
正是这一年,伴随中美建交,可口可乐在阔别三十年后正式回归,重新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翻滚着气泡的碳酸饮料,由此开启了在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
随后的整个八、九十年代,“气泡水”品类牢牢统治中国饮料市场。经历了百事可乐的抢滩,崂山可乐、天府可乐、健力宝等国产饮料的争流,作为气泡水鼻祖的可乐可乐始终屹立不倒,主导着整个市场。而绝大多数国产气泡水品牌则在惨烈的厮杀过后,或一蹶不振,或黯然离场,或遭资本吞并、尘封雪藏。
气泡水之战的第一场,以国产饮料完败收场。
二十年后的今天,气泡水之战的第二场战役已经打响。这一次,乘着“新消费”东风踏浪而来的国产军团,以令人惊讶的战斗力掌握了这场战役的主动权。一个极其鲜明的标志就是: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国产饮料品牌闪电出击,成为爆款产品的缔造者,而国际巨头则沦为跟风的那一方。
最近两年,中国饮料市场跑出的最大一匹黑马,便是元气森林无糖气泡水。
凭借“0糖0卡0脂”与良好口感的兼容,元气森林在2020年双十一,以超过2000万瓶的总销量稳居天猫、京东水饮品类目第一位。而在线下,7-11、全家等便利店和各种连锁超市的货架上,元气森林出品的气泡水、燃茶等无糖产品也经常被摆放在醒目的位置,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正面交锋。
其实,无糖饮料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多年以前,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就推出了用阿斯巴甜等甜味剂取代糖的产品。然而,以往的无糖饮料由于口感较差,市场接受度一直不理想。比如可口可乐开发的“零度可乐”、“健怡可乐”,销量长期坐冷板凳,以至于可口可乐丧失信心,不愿再花费心力开发无糖饮料新产品。
元气森林的出现,完全改写了无糖饮料遇冷的局面。这家创立于2016年的公司,将果味、气泡与无糖的概念相互融合,创造出0糖气泡水。清爽的口感,刺激的气泡加上0糖的健康,使这一品类迅速获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成为轰动饮料市场的爆款。
在元气森林无糖气泡水问世几年后,巨头们才终于醒悟过来,纷纷开启了“抄作业”的节奏。
今年6月以来,可口可乐的AHHA气泡水、百事可乐的bubly气泡水等0糖气泡水先后上市。这些产品从定位到口味甚至到宣传卖点,都在向元气森林靠拢。
首先在产品定位上,AHHA气泡水与bubly气泡水,都是0糖0卡果味气泡水。更精妙的是,被元气森林带火的冷门代糖赤藓糖醇,被巨头“搬”到了这两款新品的配方里。在此之前,两大巨头在无糖产品中采用的代糖,通常都是阿斯巴甜、安赛蜜等“便宜大碗”的原材料。
在口味上,可口可乐的AHHA气泡水、百事可乐的bubly气泡水,首发的口味均选择了“桃味”、“白桃味”,明显是在向元气森林最热销的白桃味气泡水“抄作业”。
而在宣传方面,两款产品对元气森林的模仿更是达到了“像素级”。在产品外包装和海报上,两款产品都着重突出“0糖0卡0脂”字样。
其实深究起来,国际饮料巨头并非第一次向中国饮料“抄作业”。
比如,汇源果汁经过十年深耕,在国内培育出果汁饮品市场后,可口可乐于2005年推出美汁源这一果汁饮料品牌,而百事可乐也先后推出了果缤纷、纯果乐等果汁饮料。而在茶饮、纯水、功能饮料等品类上,国际饮料巨头的表现也莫不如此。
由此看来,坐看先行者“趟路”,待市场做大后,再凭借资源、品牌优势,以复制品取而代之,一直都是巨头们的拿手好戏。只不过,此前巨头的作业“抄”得多少有点含蓄,不像这一次,如此地“赤果果”。
如果说,靠配料表创新而成就的0糖果味气泡水,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上手模仿。那么接下来元气森林放出的一个大招,对巨头来说就很棘手了。
今年5月,元气森林宣布位于安徽滁州、广州肇庆、天津西青的三大工厂生产线完成升级,引入全球一流的全自动无菌生产线,实现在料液、包装、环境的全程无菌。同时,元气森林旗下气泡水饮料产品不再添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防腐剂,率先实现“0防腐剂”。
除了元气森林气泡水实现“0防腐剂”以外,同为国产品牌的娃哈哈于今年7月发布轻奶玻尿酸气泡水,在发布会上明确提出了“0防腐剂”的口号;农夫山泉的苏打气泡水,则在饮料包装上显著标注了“0山梨酸钾”。
其实,在饮料中添加人工防腐剂,本身并没有错。只要是在相关条例规定的安全剂量范围内,饮料中的防腐剂对人体并无毒害作用。不过,对于长期摄入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人工防腐剂是否会造成健康隐患的问题,国际上一直都存有争议。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关于苯甲酸及其钠盐蕴积中毒的报道已有不少。欧共体儿童保护集团认为,苯甲酸及苯甲酸钠不宜用于儿童食品中,日本也对它的使用做出了严格限制。即使是相比之下更安全的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过量摄入也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
国产品牌在包装饮料中实现“0防腐剂”,无疑代表产品更加安全、健康,同时从消费心理上来讲,也会比添加了防腐剂的饮料更让消费者放心。因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0防腐剂”会是饮料行业下一个普适性的品质标准,也代表了行业的新风口。
一边是国产饮料纷纷拥抱新趋势,另一边,国际饮料巨头却岿然不动。目前“两乐”旗下产品,除了前述AHHA气泡水、bubly气泡水之外,还有无糖可乐、无糖雪碧、无糖芬达等多款无糖饮料,全部都添加了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巨头这次迟迟不动手抄作业呢?
为实现“0防腐剂”而进行生产线改造的高昂投入,或是巨头迟迟不愿下手的症结所在。
据媒体报道,元气森林在天津、安徽、广东、湖北和四川自建的5座工厂,由于全部引入自动无菌碳酸生产线,总投资超过50亿元。由于饮料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无菌工艺使得微生物活性降到最低,因此产品无需再额外添加防腐剂来抑制微生物活动、防止产品变质,从而实现“0防腐剂”。
业内人士介绍,这种无菌生产线技术难度大,设备造价是传统设备的两倍以上。目前和元气森林同等规模的无菌碳酸生产线,全球范围内仅有不到20条,其中元气森林投产8条,国内其他品牌投产约4至5条,其他6至7条生产线则大半设在法国和日本。
除元气森林之外,娃哈哈、农夫山泉都已经迈出了无菌生产这一步,而蒙牛、今麦郎、统一实业等国内品牌也正在积极购买相关无菌碳酸线设备,最早有望在下半年投入使用。业内人士预计,在一年之内,将有更多国内饮料企业对外推出不添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的“0防腐剂”的产品。
相比国内企业的激流勇进,国际饮料巨头却显得分外保守。媒体报道指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大品牌绝大多数饮料产品,目前还在使用上一代生产工艺。
“0防腐剂”风口在前,巨头必须进行生产线的全面升级改造,才能跟上国内品牌的步伐。但这也意味着,它们必须得付出数十亿元甚至更高的成本,才能完成“大象转身”。一边是真金白银的大笔投入,一边是可能被挤下牌桌的风险,这让过去多年间习惯了凭体量和资源优势“躺赢”的巨头们感觉进退两难。
面对中国企业的进击,不知饮料巨头是否听见了远方的警钟。
历史上,很多曾经制霸一方的巨头们跌落神坛并非发生在一瞬间,他们的失败也并非源于与特定对手某一场决斗失利。他们的滑落是一个过程,往往是在面对新的市场趋势时缺乏敏感与进取心,而战略又不够果断,才在日复一日的观望和拖延当中错失了良机,眼睁睁看着机会窗口关闭,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比如曾经的感光界巨头柯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巅峰时期柯达在全球拥有14.5万名员工,市值达数百亿美元,不仅是世界500强的成员,手中更握有1万余项相关专利。但讽刺的是,这家于1975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的企业,却由于在胶片领域的垄断地位而失去了创新的精神,甚至将数码相机这一发明束之高阁。直到21世纪,受到数码时代的强烈冲击,柯达的经营情况每况愈下,最终于2012年提出了破产保护的申请。
与柯达类似的案例还有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曾经在蜂窝模拟电话时代纵横全球的通讯巨头,在智能机时代迅速被市场所抛弃。而第一代互联网巨头雅虎,也是由于沉迷广告业务的巨额收入而失去了进取心,不断跟风却反复错失网络时代的发展节点,最终泯然众矣。
机会从来都意味着风险。如果一家企业不愿意承担探索新机会的风险,而只想要在其它人“趟”出机会之后坐享其成、后发制人,这是极其危险的。在一个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这种“躺赢”式的懒惰和投机,只会导向“躺输”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