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新技术催生商业化拐点,底层创新重构经济增长|专访势乘资本刘英航

光锥智能 2021-08-25 阅读: 6,359 次

文丨刘鉴

近日,无人驾驶公司轻舟智航宣布完成超1亿美元的A+轮融资,本次投资由云锋基金和元生资本领投,美团龙珠和国际知名养老基金共同投资,老股东IDG资本持续跟投,本轮融资由ScalePartners 势乘资本担任独家资本顾问。

(轻舟智航Robobus)

这是轻舟今年第二次宣布融资完成,在密集融资、众多明星资本、产业资本加注的背后,是资本对自动驾驶行业关注度的日益提高。竞争最为激烈的L4级无人驾驶,有哪些核心竞争要素?资本对于包括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公司有哪些关注点?

ScalePartners 势乘资本合伙人刘英航表示,无人驾驶作为科技领域的皇冠明珠,是AI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结合。虽然在短时间内不能真正实现L5级大规模商用,但包括轻舟智航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拥有切实的商业落地方案,技术产品迭代和商业落地互相促进,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技术正在催生商业化进入拐点,底层创新正在重构经济实现增长。”刘英航认为,随着三大要素(算法、算力、数据)的积累和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技术正依次处于规模商业化突破点,在部分场景已经达到可商业化、可规模化水平,而这正是从底层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重构。

除了自动驾驶赛道愈加火热,如今对新技术的探讨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上半年我国投融资大数据报告》显示,人工智能融资1316.21亿元,企业服务融资1504.98亿元。而截至2021年8月22日,近一年内,硬件相关融资达到766起,企业服务融资2345起,汽车交通相关融资531起,人工智能795起,VR/AR134起。

产业趋势+产业政策,科创迎来万亿机遇?

总结多年的科技领域资本经验,刘英航认为“在产业趋势的浪潮下,科技创新更有机会成功。如果能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科技创新更有爆发力,将迎来万亿市场机遇。”

过去20年是互联网兴起,过去10年是移动互联网兴起,过去5年是人工智能兴起。这些底层技术的创新,改变了世界格局,重构了商业逻辑。

追溯近年来科技领域的资本脉络,刘英航结合投行业务,归纳出三个主线:企业服务及云计算、人工智能及应用、网联化智能硬件。

刘英航认为,产业趋势有其客观规律,如算法迭代进步、芯片性能提升导致算力提升、数据采集及应用,都会促进技术产品的发展。产业政策如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等,会给芯片、数据库等诸多行业的国内企业带来政策红利。

第四次工业革命: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效率

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新的技术带来效率数量级的提升。

“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首要改变,在于高效率、低成本替代掉简单重复劳动,补充劳动力空缺,提升社会运行效率。”刘英航这样告诉《光锥智能》。

招人难、用人贵、流动多是目前很多行业的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出生人口从2016年的1787万人到2020年的1200万人,连续5年下跌,并且下降趋势还将延续。加之95后、00后逐渐进入劳动力市场,越来越多简单重复的工作无人问津,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替代劳动力。

大量行业都需要技术创新去替代的简单重复劳动,无论是自动驾驶、机器人、智能客服,还是RPA等技术和产品的应用,都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比人做得快,比人做得好。

刘英航还提到,“除了弥补人力不足外,科技也可以帮助传统行业赋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人工做不到的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更是创造性的为很多传统行业赋能。”

在软件技术应用方面,抽离出一个具体场景比较重要,比如票据处理、客服电话中心等,通过场景和数据训练,软件机器人可以大幅替代人工和提高工作效率。

在硬件相关应用方面,刘英航认为,“随着硬件价格不断下降、算法软件性能逐渐提升,机器人成本和性能逐渐满足一些商业场景的需求,各类机器人不断涌现,送餐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在各自领域的发展机会快速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技术上天,应用落地

“任何创新技术都要结合场景,能够应用落地的才是好技术”,刘英航认为这是商业的实质。科技创新本质是创造价值。无论是提高效率,还是降低成本。无论是开源,还是节流。总之要有用。

在刘英航看来,参考20年前的互联网、10年前的移动互联网行业,那时候会开发网站、会开发APP,大家都觉得很厉害,但现在已经成为标配的技术。现在的一些热点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数年后也一样会变成标配,各行各业都会AI+。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技术创业项目,最重要看解决了客户什么问题,切忌拿着锤子找钉子。创新技术往往能解决一些客户痛点问题,帮助技术企业获得客户和合作机会。但是在客户最终的解决方案中,创新技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场景的结合比单纯的技术更重要,更能hold住客户。也就是说,无论软件硬件,无论2B2C,最终还是要看具体能解决客户什么场景的什么问题。”

科技创造价值,经济实用很重要

很多技术创新项目,最后能否商业落地,还是取决于背后的市场经济逻辑。

刘英航以自动驾驶举例,当技术产品性能不断提升,硬件软件成本不断下降,终将优于现有的人力资源为主的方案成本,届时商业化自然会瓜熟蒂落。再比如机器人,虽然有是有替代人力的刚需存在,但一要技术产品能够实现,二要随着软硬件成本下降,商业成本能够低于目前用工成本,机器人也将大规模发展。当技术和经济达到临界点,就会比较快速落地,这是科技商业化落地的必然规律。

(麦岩智能清洁机器人 )

当然,现实世界中场景复杂多变,如果单纯期待技术突破、百分之百解决普遍问题,未必短期能够实现。所以一是要聚焦场景,成熟一块落地一块,二是要优化场景辅以助力,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通过车路协同、5G网络的远程接管等方案,也可以加速实现无人驾驶落地。

科技创新是发动机,商业策略是加速器

在刘英航看来,很多技术创业项目,团队都有很好的技术和产品能力,之所以发展中有快有慢,很大程度源于商业判断和策略选择。

“比如自动驾驶领域的创业项目,在开放/封闭,载人/载物,高速/低速等多个维度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众多创业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商业场景、产品形态、落地策略。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也是如此,针对餐厅场景、酒店场景、清洁场景、商场场景、物流配送场景,众多创业公司也是选择了不同场景,以各自适应的产品形态切入,最后呈现各种适应具体场景的机器人。”

刘英航谈到,“单纯技术的创业太过单薄,难以独自支撑起较大的商业机会。并且单靠一个卖点,无法建立长期壁垒。我们曾就两类商业模式探讨过:一类是基于领先算法的平台模式,对外输出API、SDK等能力,供总体解决方案中调用,纯SaaS方式,毛利接近100%。但在一个亿元大项目里,只有几百万份额,且因为调用方式,很容易被客户或者代理商用其他技术厂商替换。还有一类是闭环商务模式,总体方案全都做,甚至加了项目实施及服务,但千万级项目由该企业整体实施,毛利率综合下来约50%。但总体评估大家会觉得因为后者闭环解决了客户问题,这样的业务模式更加有效有利。”

无论是技术还是场景,无论是2B还是2C,当技术被证明可以实现或者市场被验证存在需求后,很多公司都会跟进。在一定阶段内产品会逐渐趋同,出现同质化现象,你有我有全都有。产品形态大同小异,最后形成标配。这就考验公司包括产品创新在内的综合能力。

刘英航认为,“商业的本质就是比谁技术更先进,产品更符合客户需求,商业化能力更强,服务能力更好,谁就更能获得市场的认可和相应的市场地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资本是助推加速器

科技创新本质是创造了价值,进而转化为商业化产品和服务。过去数十年科技创业有其规律,不妨展开来看。

“企业服务领域的技术底层是云计算驱动,辅以大数据和网络技术,形成了百花齐放的企业服务生态。虽然有公有云、私有云,有SaaS和本地部署软件,但本质都是服务B类、G类客户。所以往往基于客户的产品需要和接受程度,企业提供相应的产品形态。所以毛利率、续费率、客单价、客户留存金额等指标比产品形态更体现业务本质。”刘英航称。

企业服务的一般创业和投资逻辑是,帮助开源的好过节流的,帮助赚钱的好过提高效率的。从收入体量看,1亿人民币和1亿美金左右,是两个重要分水岭,前者代表该企业已经站稳脚跟,后者往往已经成为行业准龙头。一级市场在看1亿人民币收入的企业服务项目时,往往觉得发展慢估值贵,等到1亿美金收入时往往变成追捧不及。

人工智能发展基于算力、算法、数据的积累和发展,最适合的场景是简单重复、海量人力、以及不适合人力服务的场景。前些年在算法层面(包括视觉、语音、NLP等)已经涌现多家创业头部企业。近年来在算力层面包括(AI芯片、图形芯片、自动驾驶芯片、DPU等),也吸引了资金密集投入。对于未来,刘英航判断,“在AI应用方面,应该类似SaaS,会是百花齐放的生态。我们觉得场景+AI应该成为标配。

“互联网化、智能化硬件是一个重要领域,AIoT产业的巨大空间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从早期的互联网化硬件、可穿戴设备,到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软硬件结合是未来硬件产品的核心,网联化、智能化会是硬件产品的普遍标准。商业形态可能会由硬件销售,转为租赁甚至购买软件、内容服务。从一次性的硬件产品毛利收入,转为持续性的分期租赁和服务购买的方式。”

深耕20年,刘英航相信并长期看好科技创新创业,并始终认为,“科技创新创业项目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虽然过程会充满曲折,会经历波峰波谷,会渐进的成长。但只要是能解决行业客户的问题,真实的满足需求,不断打磨技术产品,就会有比较好的商业落地的机会。当然,企业长青不是单纯依靠技术或者产品,而是在价值观、经营理念、团队组织、数据能力、资金效率、生态建设等方面构建全面能力。”

刘英航表示,“我们坚信科技创新改变世界,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光锥智能
关注AI产业,关注千行百业的智能化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