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理想
来源|博望财经
伴随着近几年权益类基金的风声水起,内地的公募基金公司顺势培养自己的炒股能手们,几乎每家都有一位叫得响的权益一哥,特别是顶流的基金公司,基本上会培养出一批明星基金经理来。
但是,也并非每家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都在权益领域遍地开花,笔者发现老牌的头部机构中中银基金就是例外。7月12日,该公司发布了中银新蓝筹的清算报告,这只由明星基金经理严菲所管理的公募产品在存续了四年多一点的时间后正式谢幕。
这位公司现任的副总裁虽然已经是快14年的老基金经理,但是她所在管的基金资产总规模仅为7.61亿元。同时,公司权益团队的王牌基金经理陈军已经跳槽至东吴基金,任职时间最长的基金经理李健则是专长于绝对收益类的产品,公司权益类产品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01
互联网+、移动互联、新蓝筹先后清盘 中银基金昔日明星产品告别历史
曾几何时,中银基金权益类产品星光灿烂,比如常青树基金经理陈军所管理的中银收益,他在任职期内创造了555.08%的惊人回报,同时这只基金目前成立以来的总回报达到了910.20%。倒退几年,这家常年位于公募10强的基金公司曾经有过一批明星权益产品,例如中银美丽中国、中银新蓝筹、中银主题策略等等,这三只年内清盘的基金也在这批叱咤风云的名单之中。
作为一家重债轻股的基金公司,中银基金近年来权益类产品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去年的2月份,当时成立仅8个月的中银消费活力就遭遇清盘的命运。今年二级市场起伏震荡,该公司的袖珍迷你基金更是接二连三地倒下: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先是中银互联网加清盘、然后是中银移动互联、接下来则是中银新蓝筹。笔者发现,这里面新蓝筹和移动互联都在去年全年实现了超过60%的净值回报,但是也未能改变产品走向谢幕的命运。
从上述产品的最后一任基金经理来看,名气最大的就是新蓝筹的女基金经理严菲了。天天基金网数据表明,至今她在公募基金经理岗位上的任职时间已经接近14年,同时还是中银基金现任的副总裁,但是这位名气不俗的女基金经理也未能拯救中银新蓝筹。从产品最后一份财报一季报来看,基金经理最大的疑问手来自于对于顺周期的机械板块长期坚持。
笔者发现,自去年二季报以来,三一重工和恒立液压就一直在十大重仓股的前三位出现,作为机械制造板块的两大龙头,或许基金经理选择相信其长期的投资价值;但是,两只股票在目前的结构性市场中似乎迷失了方向,2021年从年初到现在,三一重工下跌了大约25.98%,恒立液压大约下跌了17.92%。然而,两只持续被青睐的标的股的占比却着实不低:一季度末三一重工的占比达到了9.32%,恒立液压则是达到了7.71%。笔者也发现,对机械制造板块的厚爱也在她管理的其他基金中充分体现。再看十大重仓股中的其他股票,苹果概念股立讯精密和接班人风波不断的格力电器同样表现不佳,两只股票年内军均下跌超过了20%。
这样的背景下,基金的产品规模从去年四季度末的0.59亿元下降到今年一季度末的0.17亿元,最终无奈清盘。
在其之前,风格漂移的中银移动互联也是淬然倒下:最后一任基金经理吴印是从明星基金经理陈军手中接管了该产品,他将前任偏核心资产的持股风格发挥得更为彻底,一季报中前两大重仓股分别为五粮液和贵州茅台,第三大重仓股就是医疗保健领域的通策医疗,基本上属于大众化的白酒+医药的配置思路。遗憾的是今年这种百试不爽的策略却阶段性失灵了,流动性驱动难以为继的局面下,核心资产盈利的难以快步跟上导致杀估值的行情在所难免。
由此,该基金的规模从去年四季度末的2.46亿元急速萎缩至今年一季度末的0.36亿元,最终产品也没能抗过回调而宣告终结。
02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难见顶流 未来一哥或还需耐心等待
在产品相继清盘的背后,基金经理的实力现状似乎堪忧。笔者发现,在去年一季度陈军连同邬炜一起跳槽至东吴基金后,名义上公司的权益一哥就是女将严菲了,但是最大的问题是这位女将虽然业绩较为平稳,不过近年来难有闪光点,因此她管理的产品规模均较为惨淡。
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她目前在管的4只产品的合计规模约为7.61亿元,平均每只产品的规模还不到2亿元。她管理时间最长的产品是中银美丽中国,产品在一季度末的规模仅为0.51亿元;她管理时间第二长的产品是中银改革红利,产品在第一季度末的规模也不过是0.53亿元;另外,她管理时间第三长的产品中银健康生活,产品在首季度末的规模大约为0.47亿元。除去中银宏观策略外,另外的三只产品都面临着程度不一的清盘危机。
不仅是老将,笔者发现这样叫好不叫座的场景存在于公司现存的多位权益类基金经理当中:任职超过10年的老将吴印,最佳的任职回报达到165。43%,但是在管的4只产品合计规模仅仅约为23.60亿元;同样是在管4只产品,任职接近6年半的王伟已经实现了最佳产品任职回报翻番,但是合计的在管规模不过是23.98亿元;中银消费活力的最后一任基金经理钱亚风云今年业绩较好,在管的中银战略新兴产业最佳回报已经突破230%,但是合计的3只产品在管规模也是24.64亿元。
这样看来,谁可能会被渠道和基金投资者最为认可,接过陈军走后所空缺下来的权益一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