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金融科技变革再提速 加快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成关键

丁常彦 2020-09-02 阅读: 7,096 次

新基建引发的新一轮数字经济浪潮中,金融行业迫切需要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过去几年间,金融机构通过加大移动互联网等应用,大大扩充了机构原有的数据维度;但数据量的快速增长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新挑战。在新基建的推动下,金融业的数据基础设施如何适应新型金融业态、模式、服务的需求,正变得日益凸显。

众所周知,金融与数据有着天然的联系,从营销获客到用户画像,从业务流转到金融服务,金融业一切业务开展都基于数据的流动。要构建一个坚实的数据基础设施,就必须从数据入手,实现对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展现、分析与优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作为金融行业的“懂行人”,华为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为了帮助金融行业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华为在兼顾金融业对数据高效、安全、合规管理的同时,构建了包含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展现、分析与优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新基建带来新机遇 数据基础设施升级迫在眉睫

回顾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金融科技的变迁基本走过了三个阶段;尽管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有所不同,但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一直在持续深入。

早期,金融科技以互联网金融为主,许多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崛起,开启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金融行业的大规模应用,在这一阶段,传统金融机构基本处在观望和跟随状态;后来,随着监管的日益规范、传统金融机构的奋力直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逐渐铺开,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始转向科技能力的输出,传统金融机构则开始加速拥抱数字化转型。

如今,新基建浪潮正在席卷整个金融行业,金融科技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监管部门和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加码金融科技布局。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经有包括五大行在内的12家银行落地金融科技子公司;保险、证券等领域的巨头,也在积极推动成立新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新基建所强调的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给金融业的转型升级带来新思路:一方面,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金融行业的业务创新、服务创新;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也在加速金融业信息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进而为‌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金融业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基础设施的构建可谓重中之重。目前,在企业内部普遍存在应用孤岛、管理孤岛、地理孤岛的数据“三类孤岛”,以及算力墙、网络墙、介质墙的资源“三堵高墙”,以致于数据无法流动,难以释放其价值。

对于金融行业而言,金融业务的运转与数据流动息息相关。以银行业为例,在以智能银行为主要特征的Bank4.0时代,银行业正面临三大挑战:1、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需要确保自身业务的永续与数据的安全;2、业务量剧增导致存储资源不够,空间与性能均需要升级;3、业务模式的迭代,造成人力和时间成本的增加。

在Bank4.0时代,银行业需要通过重塑业务流程和底层技术架构,来构建无感知植入式智能银行,并将相关的金融功能或服务无缝植入到各种场景之中,给客户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AI应用场景,对存储系统性能要求极为苛刻,数据基础设施平台升级势在必行。

积极拥抱数据基础设施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建行早在2010年12月就启动了“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并于2017年6月竣工投产,该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从重构业务架构入手,全面实现业务创新、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2018年,在“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的基础上,建行又提出金融科技战略,持续强化科技能力为业务发展提供动力。

其中,以技术和数据为核心的科技能力,成为驱动建行金融创新的关键。通过构建以产品、流程、数据、用户体验四大模型为核心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建行构建起多功能的产品服务综合平台,不仅提高了业务效率,也大幅降低了成本。在众多供应商中,建行选择华为作为“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的合作伙伴。华为OceanStor存储承载建行ABCD各类业务系统,完整的产品体系、强大的产品可靠性为建行推动新核心项目保驾护航。

而作为股份制银行的代表,浦发银行飞速增长的业务也给数据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浦发银行启动信用卡系统智能升级项目,以及时响应交易请求、保障风险控制水平。

通过对多家设备进行严格的POC选型测试,验证存储设备在极端故障容错、在线升级、以及多业务场景下的数据可靠性,浦发银行最终采用最新一代的华为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全闪存,来承载发卡、交易授权、联机交易、账务模块、分期付款等核心业务,全面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最新一代的华为OceanStor全闪存,配置业界领先的端到端NVMe协议,优化数据传输“最后一公里”,存储读写性能提升3. 5倍,每笔交易响应时间缩短30%,高峰期交易规模提升7倍。

NVMe是一种基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传输规范,有助于缓解闪存通过SAS或SATA协议连接到系统时出现的瓶颈,使SSD与主机系统通信的速度更快,大大提高其性能。来自分析机构IDC的报告显示,NVMe固态硬盘在2018~2023年间以38%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在2020年就会占据企业级PCIe SSD总出货量的55%以上。

在中国人寿,保险业务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带来了大容量、高并发、简化管理的强烈诉求,给集团数据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海量存储容量和越来越高的性能体验需求,中国人寿在2014年开始在固态全闪存领域进行创新探索。

2016年,中国人寿数据中心选择华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加速推进数据基础设施的转型升级。凭借“6个9”的高稳定性、超强业务处理能力,以及“本地双活高可用+同城远程复制+异地容灾”的方案,华为OceanStor 18000系列高端存储在帮助中国人寿轻松应对业务高峰和业务演进同时,也保证了其主“生产中心”的业务连续性,进一步加强了系统性和地域性灾难的抵御能力。

从上述这些应用实践可以看出,在金融业落地新基建、加速数字化转型的今天,行业对数据基础设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过去,金融业对数据基础设施的要求是安全、稳定、可靠;如今,随着金融业务创新速度的加快,以及金融服务的日趋多元化,金融业对数据基础设施的要求,在保证安全、稳定、可靠的同时,也要求快捷、高效的处理能力。

数据基础设施之于金融业,已经不仅仅是业务的基础技术支撑,而是逐渐升级为驱动金融业务创新和转型的平台和底座。

揽下金融业的“瓷器活” 华为OceanStor存储有哪些“金刚钻”?

过去几年,华为OceanStor存储在中国金融市场实现了超过60%的复合增长;2019年,华为OceanStor存储在中国金融市场份额占比接近40%,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名副其实的存储第一品牌。包括6大国有商业银行、10多家股份制银行、众多保险和证券公司等金融客户,选择了华为OceanStor存储支撑其核心业务。

在众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金融业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尤为苛刻,华为OceanStor存储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存储第一品牌,与其在过硬的技术实力关系密切。

华为不仅有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这样的全闪存存储、专为海量数据场景设计的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还有可以实现极简、融合和智能数据管理的数据管理引擎DME。

其中,在高性能和低时延上,华为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可以实现2000万IOPS以及0.08ms时延的业界最高性能数据,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其采用了业界唯一的端到端加速平台和创新的NOF+方案。

同时,华为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拥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性能可以随着控制器数量线性扩展,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金融业务未来的发展需要。

不仅如此,华为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还拥有HyperMetro阵列双活特性,通过部署双活的两套存储系统,任何一端阵列整体故障的情况下,主机将切换到正常的一端继续保障业务访问,从而确保金融业务的连续性,结合“两地三中心”解决方案,可以大大提高金融行业的业务连续性与数据可靠性,这对于以合规为前提的金融业来说意义重大。

除了应用广泛的华为OceanStor存储Dorado系列产品之外,华为不久前推出的OceanStor存储Pacific系列产品,可以满足金融行业在海量数据存储上的需求;而华为数据管理引擎DME,可以大大提升金融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帮助运维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和问题,从而降低企业运维成本。

在金融行业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应用、加速金融科技转型的今天,从支撑核心业务安全可靠运转到支撑创新业务高效运行,数据基础设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华为OceanStor存储在产品和技术上的持续提升,在满足金融行业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同时,也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国内金融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丁常彦
科技领域资深新媒体,关注TMT。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