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间,蚂蚁集团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上市招股说明书,并同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A1招股申请文件,迈出A+H上市关键一步。
“国民应用”、“水电煤”、“科技驱动”、“小微信贷”……蚂蚁集团身上的这些标签,对于大众特别是长期观察者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当蚂蚁集团通过招股书首次全面披露业务大盘、营收情况等核心数据之后,仍然让很多人惊呼意想不到。
此次上市,蚂蚁将大概率创下近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之一。2018年蚂蚁集团C轮融资时,根据公开报道其估值已经达到15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独角兽。
最激动人心恰在以上两者的并行不悖。在中国的流量红利已经枯竭时刻,大量科技公司在思考如何“船小好掉头”,而这只全球最大独角兽却在上演一场“大象起舞”,并且在起舞的同时高速换“挡”。
这是一场理想主义的阶段性胜利,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再次转型,蚂蚁还将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蚂蚁招股书给人们带来的第一个“想不到”,是其大盘数据。
在所谓“互联网下半场”开启多年之后,科技公司的高速增长越来越罕见,不但30%以上的增长已是凤毛麟角,能守住双位数增长就已经是很多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
而蚂蚁集团却上演了大象起舞。蚂蚁集团在 2019年全年营收1206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40%以上,而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上半年依然没有改变,今年1-6月,蚂蚁营收达到725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8%。
更令人吃惊的还有利润。截至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的净利润达到了219亿元,利润率高达30%。
如果不以科技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做参照系,看到这些数据后,你很可能会以为这是一家细分赛道的小而美公司,或者会误认为这是一家垄断行业的公司。
而实际上,蚂蚁集团已经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几乎在所有的业务领域,蚂蚁都处于全行业第一的位置。
比如在蚂蚁集团的第一个业务也是最基础的业务——支付业务,目前支付宝连接国内超10亿用户。截止到6月30日的12月内,支付宝平台上完成的总支付交易量为118万亿元。
这意味着,中国人每一块钱的线上支付,支付宝就要占去近6毛钱。
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支付又仅是蚂蚁这种市场遥遥领先地位的表现之一,其余各项多数也是在赛道内一骑绝尘。
比如在理财科技领域。目前余额宝已是全球最大的货币市场基金产品,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支付宝理财科技,与约170家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截止到6月30日,资产管理规模超4万亿,为行业第一。
比如在微贷科技领域,蚂蚁集团的网商贷、花呗、借呗等产品,与约100家银行业合作伙伴合作。截止到6月30日,按平台促成的贷款余额规模计,蚂蚁是中国最大的线上消费信贷和小微经营者信贷科技服务商。
蚂蚁集团较晚入局的保险科技领域,蚂蚁与约90家保险公司合作提供创新型保险产品。截止到6月30日,蚂蚁是中国最大的线上保险服务平台,促成保费及保障规模为518亿元。
而考虑到后疫情时代的市场恢复,以及中国人对理财、微贷与保险等业务的强劲需求,蚂蚁集团的这些业务仍将有一个较大的高速增长空间。
蚂蚁招股书给人们带来的第二个“想不到”,是其科技创新的效率之高。
众所周知,支付宝的诞生本身就是中国金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12日,淘宝平台上诞生了中国的第一笔互联网平台担保交易,这是用支付宝完成的中日商客之间的一笔跨境支付。
16年之后,支付宝的交易金额已达118万亿元。在这背后,最主要的内因,就是蚂蚁集团的科技创新。
勾勒时间轴,仅支付宝一个产品,在16年时间里就曾经5次革新支付技术:
2004年,发明在线担保交易解决方案,中国用户第一次实现网络交易;
2010年,发明快捷支付,网络支付第一次可以不用插U盾,为后来的移动支付扫清道路;
2012年,发明反向扫码技术,第一家支持移动支付的便利店诞生,开启移动支付浪潮;
2017年,首创的双离线支付技术第一次运用于公交车,最后一个带零钱出门的理由终结。
上文说到,蚂蚁的很多业务都在各自的细分赛道内一骑绝尘,其实,有相当一部分赛道,也是蚂蚁开创的。
比如理财领域的余额宝,消费贷领域的花呗,征信领域的芝麻分,科技公益领域的蚂蚁森林……可以说,蚂蚁集团的发展历史美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正如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说:
“16年来,蚂蚁最核心的产品就是用技术去建立信任。”
更重要的是,蚂蚁体内的科技创新基因,事实上已经成为蚂蚁集团多年来高速增长的最强大驱动力,使蚂蚁集团在上演“大象起舞”的同时,还能够实现“高速换挡”,在原有优势业务之外不断生长出新的高增长业务。
在这方面,招股书中的两个“半壁江山”,是对蚂蚁集团常年坚持科技创新所赢取硕果的最好诠释。
蚂蚁的营收分为数字支付与商家服务、数字金融科技服务、创新业务及其他三大类构成,2020年1-6月,这3大项的占比分别为35.86 %、63.39%和0.75%,其中科技服务费的占比最高。而在2019年,科技服务费的占比还仅是56.2%。
招股书显示,在2019年,支付宝的月活用户7.11亿,其中有超60%的用户通过支付宝App获得生活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集团的招股书还透露了一个关于科技创新业务的中药信息:蚂蚁集团的技术自身也在走向商业化。
招股书显示,以科技为主体的创新业务收入虽然处于发展早期,但已在2019年产生超9亿收入。比如,被蚂蚁寄予厚望的蚂蚁链业务自2019年度已开始商业化并产生收入。
实际上,此次的招股书不但是蚂蚁集团第一次展示经营大盘数据,同时也第一次亮出技术家底。
截至2020年6月底,蚂蚁超过1.6万名员工中,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已经超过64%;在蚂蚁集团董事会中,有1/3是技术背景出身。目前,蚂蚁有包括26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产品,18项世界级和国家级核心技术奖项,以及在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26,279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其中,区块链专利申请数全球第一、数据库产品OceanBase性能全球第一。
招股书显示,蚂蚁集团的科研投入还将继续高歌猛进。2019年,蚂蚁科研投入超过100亿元,相当于133个科创板新股一年科研投入总和的一半。此次上市融资的资金,将会有40%用作“进一步支持创新、科技的投入”,占比最高。
蚂蚁招股书给人们带来的第三个“想不到”,是其利他主义结成的沉淀果实。
这句话在十多年前听起来,恐怕给人的感觉是自我标榜的成分居多,但站在流量红利枯竭、各个商业赛道都已经饱和竞争的2020年代来看,这已经是行业共识。
因为流量红利没有了,剩下的竞争就是比拼服务。能反映出蚂蚁集团利他主义的产品与业务,可谓不胜枚举。笔者认为,可以用三项产品与业务作为代表。
曾经,市场一度误以为高速增长的支付宝与银行势不两立,蚂蚁集团将让银行无路可走。但这种对立并没有发生,相反,一直在默默组CP。
2013年,马云曾承诺“支付宝永远不会成为一家银行。”此后,支付宝理财平台、保险平台先后成立,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向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资管机构全面开放的平台化道路。2017年6月,时任蚂蚁CEO井贤栋进一步公开表示,“蚂蚁的开放不走回头路,会将基本能力打磨好,成熟一个开放一个,向所有机构平等敞开,没有亲疏远近。”余额宝、花呗借呗等蚂蚁旗下的国民级产品也全面向基金公司、银行等实现开放。
根据招股书的数据,蚂蚁共计2.1万亿信贷规模,其中98%的资金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ABS。也就是说,花呗、借呗、网商银行用户获得的贷款或者信贷额度,98%来自合作银行和发行ABS,而非蚂蚁自有资金。
蚂蚁集团招股书首次披露了数金科技平台的全貌:过去一年,蚂蚁数金科技平台的用户为7.29亿。理财平台促成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4.1万亿,保险平台促成的年度保费则为518亿,花呗借呗累计服务用户超5亿。
而从用户数和交易规模看,无论是微贷、理财还是保险平台,蚂蚁都已坐稳了这个领域的第一把交椅。虽然服务的用户多,并不意味着赚钱比金融机构多:蚂蚁专注服务的用户群体都是小微企业或此前较少获得金融服务的客群。花呗有40天的免息期,而借呗和小微经营者贷款都以随借随还为基本模式以尽量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这些几块钱理财贷款,省几分钟时间的生活服务,看似微小,结果却成为了打破二八法则的秘诀,大部分商业公司服务头部20%的人,赚80%的钱,而蚂蚁集团的商业模式是,降低门槛,服务80%的人。
实际上,自支付宝诞生开始,蚂蚁集团就一直是以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人为特色。可以说,蚂蚁集团是通过汇聚小的力量,聚沙成塔,聚滴成成海,成就了庞大的生态。
民间公益在中国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对于企业和名人来说,做公益容易,作出彩很难。在这方面,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蚂蚁公益产品,可谓是给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做出了榜样。
在蚂蚁森林诞生之前,恐怕这需要很大的脑洞才能想到。
而蚂蚁森林展示了如何通过技术,激发用户的正能量和创新行动,将利己与利他结合起来,从而改世界。
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了中国的一张国际名片。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21日发布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2010-2020年间,非洲每年的森林净损失量最大,为390万公顷,其次为南美洲的260万公顷。而同一时期亚洲森林的年均净增长量最大,十年间,森林面积年均净增加最多的前十个国家则为: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智利、越南、土耳其、美国、法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
在中国森林面积的恢复过程中,蚂蚁森林在近年来的创新与努力功不可没。截至今年5月底,支付宝蚂蚁森林已带动超过5.5亿人参与,累计种植和养护树木超2亿棵,种植面积超过274万亩,实现碳减排1200多万吨。
2016年以来,蚂蚁森林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河北、山西、四川、云南等地的项目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2019年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是将科技与人文相连接,唤起了千百万普通人的利他心与担当,聚沙成塔,聚滴成海。
用“大象起舞”的比喻来形容商业成就,首个桂冠被戴在了IBM的头上,时间正好是支付宝诞生的2003年。但17年过去之后,昔日美国的科技巨头们都有如明日黄花。
实际上,存在20来年的科技企业很多,但存在了20来年却仍在高歌猛进、创新驱动的企业很少,蚂蚁金服是一个例外。就在几个月前,蚂蚁集团还主导了支付宝从支付工具到数字生活开放平台的战略升级。
17年来,蚂蚁集团通过自身的不断科技创新,将各个商业环节的关键的门槛降低,使得中国在数字金融、数字办事、数字公益等若干领域开启了弯道超车模式——全球最大的货币基金、全球服务小微最多的银行、全球最大的互助社区、全球参与人数最多的公益项目均花落中国。
同时,蚂蚁集团的产品与服务中随处体现的利他主义,将新经济红利最大限度地分享给小微企业、投资者还有社保基金覆盖的大量人群。
站立于在中国经济面临二次转型的历史关口看,即将在上海和香港两地的资本市场上市的蚂蚁集团,其意义肯定不在于其市值将达到多大,更不在于花边似地讨论几人将被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