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逐鹿智能音箱市场,阿里、小米、百度们谁主沉浮?

来咖智库 2020-07-20 阅读: 6,894 次

从小范围的「极客自嗨」到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经过五年时间的跌宕,智能音箱已经成为当下国内最热门的赛道,不完全统计,市面上智能音箱生产企业已达数百家之多。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作为语音交互平台控制工作生活中的设备,智能语音音箱被视为物联网时代的入口,引得一众互联网企业的觊觎,BAT、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纷纷跑步进场,以期红利释尽之际抢下更多市场份额。

图一

01

百度收购小鱼在家

阿里、小米纷纷加码

经过多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后,“小鱼在家”终于还是成为了百度的自家人。
 

日前有媒体报道,百度已于近期达成对家庭硬件终端厂商“小鱼在家”的全资收购意向,收购金额为数亿美金。有消息人士称“虽然目前尚有细节仍在协议商定,但是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据业内人士评价,百度与小鱼在家的合作可追溯到2016年,时值智能音箱行业发展早期,可见百度在这条赛道上的战略眼光比大多数人认为的要更长远。从业务合并到全资收购,百度与小鱼在家的整合终于落定,折射出百度对于智能音箱赛道和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未来的坚定信心。

 

与此同时,它的对手们也没闲着。以阿里旗下的天猫精灵为例,在今年1月份,阿里巴巴就已经把天猫精灵业务升级为独立事业部,紧接着4月17日,又把阿里云IoT和天猫精灵进行资源整合。到了5月20日,阿里巴巴更是宣布今年将投入100亿元围绕天猫精灵布局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及内容生态领域。

 

真金白银的投入让天猫精灵迅速崛起,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天猫精灵当前可连接的设备超过了2.72亿台,连接的品类超过80个,连接的平台超过800个,连接的设备型号超过5000个,连接的品牌超过了1100个。

小米也在加码,早在年初的时候,雷军就发表内部信表示,小米的AIoT投入将从5年100亿元加注到5年500亿元,同时还确定了“5G+AI+IoT”的战略。前不久,又以1.03亿美元收购小米生态链公司紫米接近30%的股份。

这三家也是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头号玩家,占领了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长期研究这一市场的 Canalys 上海研究分析师何天华表示:“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迅速成为一个只有大品牌的战场,小公司赶超乏力。”

据IDC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20年1月~4月,中国智能音箱销量达到1056万台,同比下降14.7%。其中,阿里、百度、和小米三家分别占据35.2%、30.9%和30.4%的市场份额,总市场份额达96.5%。

图二

02

智能音箱大战2.0要怎么玩?
 

行业行至今日,格局也逐渐明朗,激进的价格战打法逐渐被摒弃,厂商们开始探索其他产品形态,寻找新的竞争热点。

7 月 8 日,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生活事业群组总经理景鲲在一场内部沟通会上,再次谈到百度在语音入口上的最新策略。“现在智能语音助手整个大赛道处于下一次爆发式增长的前期,我认为下一阶段发展关键词是’破圈’。”景鲲说。

图三

换句话来说就是百度要将智能音箱拓展至更多场景。这需要百度要从其他硬件品类中寻找适合的语音入口,同时也要继续教育用户。譬如酒店这一场景中,小度在家等智能音箱产品已经渗透,助力酒店打造智能化服务;而在教育这个场景中,在2020年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小度先后推出两款均与儿童群体有关:小度教育智能屏和小度智能早教机。

通过串联更多场景,不断完善自身生态,再叠加百度在内容服务与语音交互的优势,百度智能音箱正在筑起自身平台壁垒。更重要的是,百度向开发者开放了DuerOS平台,当搭载着DuerOS的智能硬件走入千家万户时,掌控智能生活时代入口的百度无疑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另一个智能音箱的巨头阿里利用智能音箱争取智能家居中控中心,已经联合海尔、美的等企业合作推出智能洗衣机、空调等产品。此外阿里在新零售体系方面优势明显,不仅能通过电商优势来挖掘下沉市场,譬如借由农村淘宝“引导”农村消费者等等,同时还能利用智能音箱这个新的流量入口形成完善的商业生态布局。

小米的优势在于探索智能家居较早,并且做硬件有供应链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语音助手小爱同学,串联起小米生态链和米家IoT矩阵产品,满足用户更多场景交互体验。在此基础上,小米还试图为用户提供更多互联网服务。

可以看出,在用价格战收割完C端的消费者后,国内智能音箱市场竞争的核心从硬件转移到内置的语音助手与更多场景和生态的适配。竞争不再仅限于硬件的价格,取而代之的是实打实的全面比拼,涉及硬件成本的控制、技术交互体验、IoT 平台、战略方向与商业化。

对巨头们来说,考验的是各家语音助手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其所能覆盖的使用场景的数量和质量。也只有拥有强大的生态搭建能力,才能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王者。

来咖智库
财经圈里*科技,科技圈里*财经。带给你不一样的独特视角和深度分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来咖智库】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