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再次登顶SPC-1,这家发展18年的存储厂商暗藏什么绝技?

阿明观察 2020-06-30 阅读: 6,174 次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8控和16控存储是业界的主流产品,主要覆盖15K–100K美元的市场,也就是价格定位10万元到70万元左右的存储阵列,占整体存储市场份额的60%左右。这被业内称为中端存储市场,这块市场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占比6成的细分市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级存储厂商的发展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中端存储的产品竞争,往往集中表现在稳定基础上的性能攀升。

因为高度决定视野,高效决定回报,长期专注于企业级存储创新与发展的所有存储厂商,在中端存储领域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性能优势,成为了大家在主流市场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关键,也成为赢得行业领域采购与用户认同的重要元素。

 

1

中端存储,企业级存储的中流砥柱

从全球市场发展来看,中端存储已经进入了新数据时代,在应对企业用户业务爆发式增长,高IOPS亚毫秒延时的性能成为其中的关键。与此同时,新数据时代,企业用户的数据存储需求还需要应对业务上云的趋势,以及资源快速部署和高效使用的挑战。

其实,这些趋势与挑战,正是中端存储进入新数据时代革新的机遇。为此,全球中端存储的技术更新与产品升级,一直都表现得非常积极。

无论是来自Dell EMC、Hitachi Vantara、IBM、NetApp等企业级存储国际头部阵营,还是来自华为、浪潮、新华三等企业级存储国内第一梯队,对于中端存储的重视程度从其每年的技术与产品更新就可以知道一二。

同时,来自专业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每年中国企业级外部存储市场规模中,采用闪存配置的中端存储的贡献无人敢小觑,况且连续三年来的市场数据都已经表明,采用闪存配置的中端存储作为企业级存储的中流砥柱,对每个数据存储厂商的市场排名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纵观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的中端存储发展情况,目前呈现出了五大必然的趋势。

趋势一,闪存配置成为中端存储标配。随着数据价值的日益提升,企业用户数据量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中端存储在闪存配置上的普遍性,目前来看,几乎所有的数据存储厂商都已经推出了适合市场需求的全闪存配置的中端存储。

趋势二,智能化在不断增强。中端存储为了满足企业用户应用需求的变化,对于存储系统在软件优化上,更多地融入了智能化的特性与功能,目的是助力中端存储的性能提升,以及匹配不同数据的存储需求。

趋势三,高性能的IOPS表现成为业界中端存储用户重要选择。进入新数据时代后,在高性能计算、数据分析、在线交易、虚拟桌面、服务器虚拟化五大IO密集型场景中,对于IOPS性能的需求永无止境,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趋势四,对接混合多云,实现企业用户上云下云的高效存储。未来绝大多数的组织将利用基于混合云的基础设施,企业混合云比例不断上升,需求端、供给端共同促进混合云与多云架构推广。IDC 预计,组织可以通过部署混合云节省高达24%的IT成本。由此,中端存储与云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趋势五,接管异构存储,实现统一管理的高效运维模式。中端存储用户大部分不会选择某一个品牌,多品牌的异构存储环境必然要求中端存储厂商更有效接管异构存储,实现统一管理,带来存储系统环境的高效运维,从而提升数据存储的价值回报。

由此而言,这些发展趋势,不仅推动着数据存储厂商在中端存储领域不断创新,同时也植根企业用户新数据时代的具体需求变化,带来数据存储应用的新价值。

 

2

再次登顶SPC-1,撬动中端存储市场格局

中端存储如此重要,作为对中端存储必不可少的业界评测,SPC-1榜单的变化,也一直备受关注。

2020年6月22日,全球存储观察从存储性能委员会(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SPC)公布的最新SPC-1基准测试报告得知,国内数据存储领域的领先厂商之一,浪潮存储再次登顶SPC-1性能测试。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浪潮存储AS5500G5以3300292 IOPS(330万IOPS)、0.387ms时延的评测值,创造了8控存储产品性能的全球最高成绩。这是继16控存储性能登顶之后,浪潮存储在8控领域再次突破,成为目前为止唯一一家在两大存储主流市场登顶SPC-1的厂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本次登顶SPC-1的AS5500G5是浪潮存储的混闪阵列产品重要代表,其定位面向中大型企业,同时提供SAN和NAS两种服务的混闪中端存储系统。

浪潮存储AS5500G5专门为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基建”环境打造的存储操作系统,具备丰富的软件功能以及业内领先的硬件平台等特性,可以很好满足了大中型数据库OLTP/OLAP、虚拟化、文件共享等各种应用的数据存储、容灾等需求,在性能、功能、可靠性和易用性上具备广泛满足于政府、金融、通信、能源、媒资、医疗、教育、SMB等行业领域在新数据时代的存储需求。

其实,回看SPC-1的表现,从AS5500G2到AS5600G2,再到AS5500G5,浪潮存储在中端存储领域的进取十分积极。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正是一如既往的积极进取,让浪潮存储再一次赢得了登顶SPC-1的殊荣,对中国整个中端存储市场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整体来看TOP 10 SPC-1 VERSION 3评测榜单,除了上次AS5600G2位居前列外,同时AS5500G5也成为该榜单的重要成员。其中浪潮AS5600G2以超752万IOPS排名总榜第二、16控存储第一,浪潮AS5500G5以超330万IOPS位居总榜第八、8控领域第一。

最新的SPC-1 VERSION 3性能评测TOP 10榜单中,浪潮、Fujitsu、NetApp、TTA等6家全球主流存储厂商产品入选。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存储性能委员会成立于1999年,是存储业界最知名的专业评测机构。旗下的SPC-1基准评测是业内最活跃的性能评测,旨在评估存储系统处理复杂请求和大规模数据的能力,对IO吞吐量、读写响应时间敏感度、工作负载动态变化、存储容量利用率、用户多样化、数据持久性等多种数据特征进行严苛考量。

正因为SPC-1测试公正、客观,其评测结果成为企业存储选型的风向标,每次数据刷新都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成为存储界的“奥斯卡”。截止目前,SPC-1测试吸引了Dell EMC、Fujitsu、HPE、HDS、IBM、NetApp、Oracle、浪潮等全球数十家存储厂商积极参与。

本次登顶SPC-1的浪潮存储AS5500G5,在8控存储赛道上,不仅性能表现突出,同时中国企业用户最为看重的性价比表现也具备业界领先优势。在同等控制器配置、同等IT建设成本下,能够支撑更多的数据并发访问,带来业务体验的升级。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来自SPC-1评测结果显示,8控存储性能测试排名前三的IOPS评测值分别为330万、270万和160万,浪潮存储AS5500G5性能表现IOPS评测值比后面的第二名、第三名分别高出约22%和106%。

同时,在存储性价比每千IOPS价格成本($/KIOPS)方面,却比后面的第二名、第三名都要低。浪潮存储AS5500G5每千IOPS价格成本为295.73美元,第二名和第三名友商的价格成本分别为481.08美元、445美元,也就是说浪潮8控存储每千IOPS价格成本比后面的第二名、第三名友商的表现低63%和50%。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从浪潮存储测试机拓扑图进一步分析来看 ,结合最新公布的SPC-1榜单显示,本次参与测试的浪潮存储AS5500G5,采用4个双控节点、1TB高速缓存、25块1.92TB SSD盘配置,产品整体性能达到330万IOPS,即单控性能达41万IOPS,加上上次登顶SPC-1的浪潮AS5600G2浪潮存储拥有了两件登顶SPC-1的利器,AS5500G5与AS5600G2共同形成了浪潮存储越来越强大的中端存储阵营,在拥有高性能处理能力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兼顾企业用户的投资回报。

当然,在对比上一代浪潮AS5500G2来看,浪潮AS5500G5在软硬件技术上大幅升级,带来SPC-1性能翻番、延迟减半,实现8控性能全球登顶。

在硬件层面,AS5500G5采用全新一代硬件平台,对CPU、芯片、规格和扩展性进行全面升级,此次评测,AS5500G5前端配置4个双控节点,每控搭载英特尔新一代至强CPU、128GB缓存,后端采用全闪配置,部署1.92TB TLC SSD。

在软件层面,浪潮AS5500G5基于iTurbo智能引擎技术和全闪I/O栈优化,让存储系统可根据前端应用自动匹配不同数据处理策略,进行智能的IO感知、路径选择、组织和调度,让百万级IO指令和数据块在存储系统内高速传输和流动。

全球存储观察分析指出,再次登顶SPC-1之后,浪潮在中端存储领域的实力进一步得到加强,有着撬动中国的中端存储市场格局的更大可能性。浪潮存储AS5500G5在高性能、低延时方面的表现也备受业界用户所关注,也获得了标杆性的用户中国电信的认同。

2020年4月,浪潮存储顺利完成中国电信年度存储设备集采交付,存储出货金额达到千万级。其中AS5500G5为中国电信业务运行提供支撑,满足中国电信在5G为代表的新基建趋势下持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3

暗藏绝技,告诉你浪潮存储的几大真相

近年来,中国的中端存储市场格局,一直备受期待。其迅猛的发展势头,自然也成为了浪潮存储必争之地。

不过,随着数据存储业已成为“新基建”的刚需,一手集中式存储,一手分布式存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浪潮存储真心打了一手好牌。

浪潮存储产品线总经理李辉表示,在交付浪潮一贯的高可靠、高扩展、高性能存储产品的基础上,浪潮G5存储平台以“一个存储平台,一个数据中心”的极简架构、自动感知风险的极致安全、六重保护的极致稳定、EB级且实现最优利用率的极致容量、基于iTurbo智能引擎的极速性能、iSCMI多云接入的极致云化、AIOps智能运维的极易管理特性实现“云存智用 运筹新数据”,促进用户在新数据时代下实现更多商业价值。

基于中端存储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本次登顶SPC-1的AS5500G5,暗藏了浪潮存储值得一提的绝技。

绝技一,全闪存配置促成混闪中端存储系统AS5500G5赢得优异打榜成绩。其中,配置了25个2.5英寸的1.92TB企业级SSD,在企业级SSD领域1.92TB容量的产品,已经非常成熟。配合业内领先的Active-Active存储架构,实现了控制器间的负载均衡,消除控制器的性能瓶颈,可以为中端存储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闪存性能表现。

绝技二,智能化无处不在。针对企业级存储用户的应用需求,在智能化方面浪潮存储的特性与功能更为丰富,比如智能精简、智能本地复制、智能卷镜像、智能分层、智能在线压缩、智能存储双活、智能缓存等,涵盖了针对性能优化、管理优化、运维优化的多个方面,可以称之为存储圈的“All in AI”典范。

最值得一提是,浪潮存储在新一代G5存储平台拥有一项硬核技术iTurbo智能引擎,实现了存储系统对应用变化的智能IO感知。

具体而言,智能IO感知技术通过自适应缓存预读算法对历史数据I/O模式进行分析、判断识别,对其提前读取到缓存,从而达到缓存最高命中率。一方面,当缓存写满时,通过独特的替换算法将使用最少数据的淘汰,将缓存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从而提升存储整体I/O性能。另一方面,通过特征数据识别和逐字节的比较,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数据落盘,从而提高存储的性能及空间使用率。

总之,iTurbo智能引擎带来了浪潮存储系统具备前端应用自适应和调配不同数据处理策略,实现智能的IO感知、路径选择、组织和调度,为AS5500G5、AS5600G2这样的浪潮中端存储核心产品在性能上赢得了业界的认可,带来创新的存储加速方案。

绝技三,登顶SPC-1,只为性能更高。无论是之前打榜的16控AS5600G2获得752万IOPS,还是最新打榜的AS5500G5赢得330万IOPS,浪潮存储不仅仅只为满足企业用户存储性能的需求,更多还综合考量到存储的延时。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性能表现令人刮目相看的同时,延时表现也不俗,这才是登顶SPC-1的真实力。从具体测试结果看出,浪潮存储SPC-1测试ASU业务应用存储单元的多种I/O数据流表现情况确实还不错,即便在高达330多万IOPS性能下,浪潮存储AS5500G5延时也仅0.387ms毫秒,其总体响应时间为0.228毫秒。

绝技四,极致云化,与云融合,为云而兴。浪潮存储对接混合多云,支持与AWS、IBM、阿里云、Openstack等云环境,实现混合云解决方案。浪潮存储采用业内独有的云分层技术,实现混合云存储多元化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用户云缓存、云容灾、云备份等功能需求,省去购买备份软件的开支。同时,将云存储的高性价比和可扩展性与本地数据中心架构相结合,轻松实现数据在本地数据中心和公有云之间的无缝流动。

绝技五,高效接管异构存储,实现统一运维管理。浪潮存储拥有的智能异构虚拟化能力,可以通过自身的存储异构虚拟化技术来接管第三方的存储资源,形成统一的虚拟资源池,并提供存储间的数据保护、数据迁移等企业服务。

这些绝技,正是浪潮存储不断创新的结果。最好的技术,莫过于满足用户所需。中端存储市场所需正是浪潮存储所赋能之处,而连续登顶SPC-1,再次体现了浪潮存储的创新力与发展力。

对于一年近10亿元研发投入,上千人研发团队的浪潮存储来说,蓄势18年,全面覆盖高中低端存储领域,集中式与分布式双线并进,多元化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在政府、金融、通信、能源、媒资、医疗、教育、SMB等全行业纷纷成功落地,长期广泛应用的积累沉淀与反复验证,使得浪潮存储具备了强大的技术研发、产品创新、方案整合与用户服务的能力,性能比拼一发不可收拾,全面赋能新数据时代的用户数字化变革。

创新无止境,在存储性能赛道上的进取不进则退,唯有持续不断地攀高,才能在新数据时代看得更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期待未来浪潮存储的“新高度”,期待国产存储厂商更多的SPC-1登顶表现。

(by Aming)

- END-

 ?

欢迎文末评论补充!

文章来源:Aming,全球存储观察,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都看到这里了,加个关注吧!

【阿明】:科技评论专栏作者、科技媒体从业22年、新闻评论年产出上百万字,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上市公司。

 

阿明观察
科技观点、人物观察、新闻评论。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