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响铃
来源|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2020年,随着三星、TCL、海信、创维、华为、小米等一众品牌陆续发布各自的电视新品,电视行业进入一个新的竞争周期。
在经历多年的“洗礼”后,市场对于电视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在满足屏幕尺寸、清晰度等传统条件外,“创新技术”、“应用场景”、“用户体验”这些维度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放大。
面对品类繁多的品牌供给,“我们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电视?”类似的疑问开始在消费市场产生。
拒绝平凡,开启“体验化”风潮
在多年的消费市场升级影响下,电视产品早已进入“替换期”。
但行业方面有些品牌依旧以各种营销概念触达用户,表面上进行了技术创新,但实际上产品并没有太大变化。
当然也有例外,如三星电视近年来除了注重在传统功能上的提升外,也越来越注重在电视产品“用户体验”方面的提升。
1、AI技术赋能,“画质”正被重新定义
“画质”作为电视产品的基础存在,可以说是决定消费者选购产品的先决条件。
长期以来市场对于所谓“高清”的认知只是一个“泛概念”,即便是前不久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组织制定《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出台了高清电视标准,但消费者对于高清概念的认知依旧有限。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最实际。三星就是通过技术层面,为高清进行了定义。三星最近推出的QLED 8K电视,在画质方面的创新,获得让人印象深刻的进步。
首先是AI影像增强的融入,简单点说就是通过AI影像增强技术,分析视频数据并对其进行智能化的调整,能让低质量的片源也变成超高清效果,这几乎是“肉眼可见”的视觉体验提升。
其次是突破深度学习难题,深度学习对于电视画质的意义和难度成正比,三星在多次试错后,完成了与各种技术的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让显示屏无需人工干预也能始终呈现出优质的画质。
最后则是自适应影像技术,能根据特定场景确定光线的分布,确保电视在高亮的环境下也能拥有高对比度,让电视画面不管在怎样的光源环境下,都能达到最好的画质。
这些技术上的展现,为消费市场带去更直观的感受,让消费者对于高清,建立起清晰认知。
2、“能看”还要“能听”,音质体验再升级
“画质”之外,“音质”也越来越受消费市场追捧,但消费者追求音质并不是“一时兴起”。往前二十年左右,家庭卡拉OK的崛起,让组合式音箱成为了中国家庭的标配,之后随着电视产品升级,那些大型音箱设备才逐渐淡出视野,品牌方也开始逐渐忽视这一市场需求。
近年来,许多品牌开始重新拾起这一需求,加大了在音质内容上的研发投入,而说到音质提升,三星电视的“音画追踪OTS+”技术无法绕过。
“音画追踪OTS+”技术可以说是这些年来电视音效方面最大的创新突破之一。直观理解就是,当我们观看电视画面时,如出现一辆汽车从左往右开,声音的效果不再只是一成不变,而是会跟随画面车辆移动,让声音也呈现出动态效果,观众可以十分清晰的感受到声音是从屏幕上哪个方位发出的,感受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星完成“音画追踪OTS+”技术不单单是增加了扬声器的数量,改变了其排列方式这么简单,音画追踪OTS+技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声音的移动来配合屏幕上物体的移动;智能控声AVA技术持续对用户音频环境进行追踪探测,智能放大画面音量,以中和环境噪音的干扰;而Q交响乐则能够创造出一种更真实、更立体的声音,多位一体造就了三星电视在音效体验上的再升级。
完成技术创新突破,对于电视产品而言还只是第一步。
突破场景,电视的客厅体验也要“内外兼修”
应用场景的缺乏,同样也是长期以来电视产品的一个困扰,室内应用“多而不精”、室外应用更是“寥寥无几”,突破场景的壁垒成为电视产品的必要环节。
1、室内场景下,电视需要服务的不止是“客厅”
其实在大的家庭环境下,电视产品的应用场景并不少,“客厅”、“卧室”、“娱乐室”等多场景的需求早已出现,问题在于对应这几个场景的电视产品往往都是“千篇一律”,无非就是将电视换了个地方摆放。
没能真正走进这些细分场景是电视核心问题所在,针对这一问题,三星等一批头部品牌率先动了起来。
从2018年开始,三星开始注重在家庭场景中的产品细化,例如从设计上做文章,让电视能够更好的融入家居装修体系,为客厅场景增彩。2019年推出的The Serif画境系列电视更是延续了这一风格,以及前不久推出的QLED 8K电视Q950TS,超感全视屏和倾斜支架设计让电视的装饰、艺术感表现得更加强烈。
针对卧室场景,消费者需求大都是“躺着看电视”。
当你还在纠结要不要起身开个电视时,三星电视的用户可能已经通过“动动嘴”开机、选台、调节音量在看了。三星电视从Smart TV开始,就致力于电视语音交互的研发,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让电视变得“更聪明”,开机、选台、调节音量,都能通过语音的形式完成。
另外,三星的多款电视都配备了“薄暮一线”的极简电缆解决方案,可以整齐地管理电缆,让电视融入卧室的同时,依旧保持卧室的整洁。
多品类、多尺寸的全域产品布局,也让三星有了满足不同场景、不同需求的资本,三星电视的受众家庭更加多元化。
2、走向室外,电视开启体验新玩法
虽然室内场景的完善很重要,但是一台只能服务于室内场景的电视难免存在局限性,电视产品需要打破“内外”边界。
要想让电视走到户外,难度不小、困难不少,首先面临的就是室外强光的困扰,其次则是解决外部环境噪音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电视走向室外就是天方夜谭。
可以看到又是三星再一次走到了前端。据了解,三星日前发布了首台室外电视The Terrace,实现了电视从室内走向室外的第一步,通过采用自适应影像技术,室外光线再强,电视画面依旧能够保持超高的对比度;解决音效问题,三星则研发了智能控声AVA技术,让电视产品自己来识别外部音效,一旦周围环境太过吵闹,就会相应地加大内容中声音的音量。
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在三星在多款产品中广泛应用,如最新发布的QLED 8K电视Q950TS同样搭载了“智能控声AVA”等技术,方便让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体验到“技术”带来的优越。
而在影音娱乐、工业应用、融媒体平台、智慧医疗等诸多领域三星电视都有涉足,以技术赋能的方式,将给这些领域带去全新的效果及体验。毋庸置疑,三星正在将电视推向更加宽阔的舞台。
多场景下的市场需求正被进一步激发,对于电视产品而言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当然前提条件是需要像三星一样拥有足够的基础条件才能把握。
时代变革下,电视还要为用户做什么?
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各种受欢迎的产品与功能都呈现出“复合化”趋势,也就是说,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产品功能,电视产品在这方面又能够如何迎合市场?
1、“好看”是基础,怎么“好看”有讲究
“能看、好看”是电视产品基础前提,具体怎么“好看”又大有讲究。三星电视能够领跑市场,正是因为在“好看”上做了不少文章。
三星QLED 8K电视Q950TS采用超感全视屏设计,将屏幕外边框和屏幕黑色矩阵减小到了几乎不可察觉的程度,更窄的边框,带去更优的沉浸感;为壁挂式用户带去的了平滑背板设计,使电视能够无缝贴合墙面;而支架用户也有全新的体验,屏幕支架向后倾斜3.5度的设计,提供了更具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视觉体验、音效体验、沉浸体验,三星电视多管齐下,最终都在为了呈现出最好的观影体验。
2、不仅要“好看”,还需要“耐看”
在观影体验外,将电视与家居融合是三星所走出的一条全新方向,也为用户带去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
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三星一直是先行者。早在2017年三星推出The Frame画壁电视时,就遭到了诸多质疑,外界认为这或许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概念级产品,但随着The Serif画境系列等产品的陆续推出,外界才看清三星致力于将电视打造成艺术品的决心。
与此同时,行业才明白原来三星又为电视产品带来一种新玩法。无论是The Frame的相框设计,还是The Serif的环境屏,又或是今年全新8K电视的超感全视屏,“去电视化”逐渐成为三星电视的一张王牌。
这也侧面反映出,消费市场对于电视产品的期待已经远远脱离了电视产品的本身意义,电视除了要内容“好看”,本身也要“耐看”。
特别是在90后、95后的新世代站在消费舞台中央时,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电视的意义正被生活体验的升级重新构建。
总之,电视的边界正在被全面打破,“复合化”趋势已经在电视产品上显现,未来我们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电视?这个问题可能将变得更难回答。
总结
从硬件时代到现在注重多场景应用的体验时代,体验成为电视产品无法绕过的话题,不管电视产品如何进化、升级,最终都还是服务于用户体验。
纵观目前的电视行业,三星能做到遥遥领先,是因为三星一直在消费者产品体验上扮演着创新者角色,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更为用户带来了更多价值。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