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微信“分付”上线,在消金市场找回存在感

见闻财经 2020-03-27 阅读: 7,779 次

传了许久的腾讯信用支付产品“分付”,终于浮出水面。

从目前功能来看,分付在市场上并不“能打”,与其他“花借”类产品相比基本毫无优势。

但对于用户来说不算坏事,毕竟多了一个选择。

无免息按日计息

早在去年9月,腾讯正在孵化一款信用支付产品的消息不胫而走。

据新流财经当时的报道,暂定名称“分付”,预计在2019年四季度上线,由微信支付团队运营。

然而,去年10月底,腾讯牵头的微众银行却开始小范围推广“小鹅花钱”消费信贷产品,功能不仅比此前所传“分付”的更广,而且同样能绑定微信直接使用。

为此,当时市场有分析认为,“分付”已更名或直接被砍掉,由“小鹅花钱”取代。

不过最终,分付还是来了。

目前,分付定位为一种信用支付产品,据官方介绍,用户可在吃饭、购物、看电影等各类消费场景,选择分付额度进行支付,但暂不支持用于发红包、转账等。

见闻财经从内部了解到的消息,分付“邀请”内测是从本月25日正式开始的,部分微信用户已经上线了分付功能;若获得内测资格,在微信支付的钱包里,便会有“分付”显示。

使用分付消费后,已用额度将按日计收利息。还款方式上,在账单日前消费者可以提前还款任意金额,还款后,本金减少,利息也减少,提前还款不收手续费;同时支持分期还款,最低还款额为已用额度10%+利息。

分付放款资金由财付通小贷及其合作金融机构提供。

有网友表示,当付款方式选择分付支付时,弹出一个“微粒贷”签约授权授信,用户签约后会显示为你付款的金额是通过“微粒贷”借款,将会产生利息!

以此来看,用户使用分付时,会被征信记录。

定位消费信贷产品更准确

在去年消息流出时,分付曾被看作微信版“花呗”。

但目前看来,并不准确。

花呗基本“等同”信用卡,用户使用后有长达41天免息期,到账单日时还款,或可选择账单分期;分付使用额度后便按日计息,更偏向于借贷,但用户并不能将资金取出。

“以目前的功能来看,分付更像消费信贷产品,而且更纯粹。”

业内人士向见闻财经分析,许多互金公司包括持牌金融机构,都有做消费信贷产品,用户申请时须填写借款消费用途,但款项发放后实际用途并无人核实,所以业内也直接称为“现金贷”;而分付目前只能在消费场景时使用微信支付的前提下才可使用,不能预借。

实际上,微信支付可能也不适合做“花”类产品。

新网银行COO刘波曾分析,微信支付的人均账单厚度不到支付宝的1/3,分期率的下降或不止2/3;如果微信推出信用支付,用户分期需求不高,生息资产不够,几乎等于净亏损信用支付月均交易额的7%。若以月均5000亿元计算,年亏损额将超过350亿元。

但就以目前功能来看,分付在市场上并不“能打”。

与花呗、京东白条等“花”类产品相比,后者普遍存在40天左右免息期,优势太明显;与借呗、京东金条等“借”类产品相比,分付不能“提现”是明显短板。

而在借款利率方面,也不太具优势。

一位网友提供的截图显示,分付的日利率为0.04%,据此推算分付的年化利率在14%左右。

此前见闻财经曾报道测算过,“借呗”实际借款利率为12.8%,京东金条的实际借款利率为15.6%,两者提前还款均免手续费(具体请以个人实际情况为准)。

自营或是最优解

那么,推出分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微信支付在消金市场找回“存在感”,或许是一个重要因素。

纵观行业,巨头们已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花借组合”。

最早的京东白条与金条、蚂蚁借呗与花呗,到后来的美团生活费买单与借钱、去哪儿拿去花与借去花、苏宁任性付与任性贷等等,“花借”服务已成为用户日益多元支付需求中的一种。

而微信支付中,此前无论是微粒贷还是小鹅花钱,虽然都有“花”或“借”的功能,但却都是微众银行开发的产品,并非为微信用户“量身定制”。

另外,从近期微众银行通过酷狗音乐、车来了、懂球帝App推广测试微众钱包以及外部流量推广微粒贷来看,微众银行也不再深度“绑定”微信。

“无论是战略、风控、运营等方面,两个团队出发点都会存在有出入,并非最优解。”

而推出完全自营的分付,使得微信支付在这一领域不再显得那么“缺失”。

实际上,从分付目前与“花呗”等产品差异化定位来看,其也更像是丰富自身支付服务,而非针锋相对抢夺市场。

不过,分付虽然出生便拥有微信这个高曝光和高粘性的场景,有效降低了获客难度,但真正的转化率如何,还有待市场观察。

2019年全年,腾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收入达1014亿元,同比增长39%,占腾讯总收入27%,仅次于游戏30.4%的占比。

见闻财经
记录新金融科技的变革(微信公众号同名)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