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多点用户你知情吗?成本不到4元,隐私信息便可被微众银行获取

见闻财经 2020-07-22 阅读: 8,320 次

近两年来,违法违规获取用户个人信息,遭到多部委联合重拳打击,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断在完善,市场得到很大程度净化。

不过,过度获取乃至违规获取用户信息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

近日,家住丰台的王女士告诉见闻财经,直到本月第三次下单时才注意到,自己在多点App上的信息早已被微众银行获取,而此前自己毫不知情。

一个是电商,一个是银行,本不相关的两者,又是如何“套路”了用户信息?

信息授权自动勾选

受此前疫情影响,如今电商外卖平台成了许多人日常购物的首选,物美系多点App便是其中之一。

见闻财经体验发现,目前在多点App下单支付时,一项限时免费推广的“微常准准时保障”会被默认勾选,同时《微常准服务协议》也被自动勾选上。

据多点App介绍,“微常准”是多点联合微众银行以提供“积分”形式向会员提供的会员增值权益,是多点配送未能准时达到的一种补偿。

具体来看,订单实际送达时间晚于承诺时间,将按相应标准给予客户积分;最高档次,延误超过45分钟以上的,给予用户400积分。

根据默认勾选的《微常准服务协议》,微众银行将可收集并存储多点会员信息ID、手机号、身份证信息、订单信息、订单金额、交易时间、操作记录、位置信息、配送信息等多项隐私信息。

这就造成了众多像上文王女士一样的多点用户,一不注意便把自己个人隐私信息“稀里糊涂”授权给了微众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多点用户要想使用上述获赠积分,并不是那么简单,必须激活微常准服务才能使用;根据网友描述,获得积分后,须提供姓名、身份证才能激活。

也难怪有用户投诉质疑,“这是利用我们申请赔付骗我们开通微众银行吗?希望多点解释清楚,超时赔付请不要改变性质,正常以积分赔付就好。”

目前,在多点App里,1积分可以抵扣0.01元;也就是说,最多只需花4元钱(假设积分的成本由微众银行承担),微众银行便能从多点获取一个用户的隐私信息。

见闻财经注意到,除了多点App,今年2月,微常准还与京东到家合作,但近日见闻财经体验下单时,并未注意到相关服务。

存明显违规行为

在见闻财经看来,多点App、微众银行在上述行为中,存在明显违规行为。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明确要求,信息采集应把个人信息主体自主作出的肯定性动作,如主动点击、勾选、填写等,作为产品或服务的特定业务功能的开启条件;收集个人敏感信息前,应征得个人信息主体明示同意。

而在2019年12月由工信部、公安部等部位联合下发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也提到,“以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被认定为“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上文已经提到过,多点App里微常准正是以默认勾选同意方式,收集用户信息。

此外,《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还规定,收集的个人信息的类型应与实现产品或服务的业务功能有直接关联;直接关联是指没有上述个人信息的参与,产品或服务的功能无法实现。

作为用户购物的主要载体,多点App在独立提供包括购物、支付、积分使用等众多环节中,此前尚且不需要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为何微众银行补偿的积分,就必须需要身份信息才能激活?

此前,支付宝就曾因查询年度账单默认勾选《芝麻信用协议》一事,深陷窥探用户隐私风波;随后支付宝遭到网信办、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约谈,并公开向公众道歉才将事件逐渐平息。

意在“获客”

看似是对配送延时的一种补偿,但在见闻财经看来,微众银行“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还是在为自己“获客”。

根据多点官网信息,截至2019年12月,多点App注册用户已超8000万,月活用户超过1600多万。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商数据在金融机构风控里,颇具价值;对于微众银行来说,获得多点用户如日常购物明细、频率、金额等信息后,便能够轻松做到“精准”获客。

实际上,近期以来,微众银行已表现出“获客”焦虑。

作为微众银行的拳头产品,微粒贷4月27日因一场“邀请好友测试额度返现金红包”的裂变活动,在朋友圈刷了屏,每首次邀请一位好友完成查看即可获得20元现金红包,红包将直接下发至微信账户。

但原定19天的裂变式营销活动仅狂欢1天后便戛然而止,4月28日,微信停止了微粒贷分享链接的访问权限,原因为:网页包含诱导分享、关注等诱导行为内容,被多人投诉,为维护绿色上网环境,已停止访问。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告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返现营销普遍应用于大众需求类产品,并不适合借款类金融产品,信用借款产品相对专业,也并非普遍需求,机构不应通过红包方式鼓励每个人去查看额度甚至借款。

2019年,微众银行全年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48.26%;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59.66%。

在一众民营银行中,微众银行2019年净利润是“阿里系”网商银行的3倍多,是亿联银行、苏宁银行、三湘银行、振兴银行、蓝海银行、客商银行等6家同行合计的4.8倍。

作为如今行业的 NO.1,微众银行是否更应该遵规守法,起到表率作用,而不仅仅是追求业绩扩张?

见闻财经
记录新金融科技的变革(微信公众号同名)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