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十三年前10个人,十三年后2000人,戴尔中国本地化研发是如何做到的?

阿明观察 2020-01-04 阅读: 7,358 次

十三年以前,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初始团队也就10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2000人研发规模,并设立了上海、北京、成都三个主要研发中心。

作为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八大研发中心之一,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心存致远,初心理想就是要将其打造成为世界性的研发机构,并与戴尔科技集团的以色列研发中心、印度研发中心等比肩而行。

十三年以来,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矢志不渝,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本着“在中国,为中国”的原则,赋能中国创新,赋能全球创新,聚焦可持续发展,不断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让研发变得温暖有爱更有现实意义。

中国企业级存储领域的“黄埔军校”

在外界看来,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一直都比较低调。但是,在技术研发人才的溢出方面,却长期默默支持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

十多年以前,也就是2006年,中国的企业级存储技术研发人才匮乏。就在那时,戴尔科技集团上海研发中心成立,并组建了最早的三支团队:统一存储部门(USD)、信息智能部(IIG) 和云基础架构部门(CIG)。正因为上海研发中心专注于企业级存储以及端到端产品开发,以及核心软硬件设计、开发与测试工作,所以很快成为了中国企业级存储研发领域的亮点。后来上海研发中心发展成为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最大的机构。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集团总经理 刘伟博士

作为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集团总经理的刘伟博士,统管上海研发中心、北京研发中心、成都研发中心,领导着2000人的研发队伍,担当起了建设世界一流研发中心的使命。他有着儒雅的气质、稳重的谈吐、干练的作风,却给人一种亲切平和的感觉。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后来的日常工作中,刘伟博士也被同仁们亲切地称呼为:校长

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上海研发中心总经理陈春曦介绍,从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上海研发中心走出去的人员,一部分成为本地企业级存储领域的创业者,一部分成为了本土存储公司的技术骨干和带头人。因而,一直深耕企业级存储技术研发的上海研发中心,被业界誉为中国企业级存储领域的“黄埔军校”

当然,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不仅源自戴尔科技集团将全球领先的企业级存储技术和产品带入中国,更源自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中心每位成员的长期努力与坚持。

在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最优秀的发明家评选中,来自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上海研发中心的成员,以他自己一个人在2018年拥有70个新专利荣获了该殊荣。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 紧邻上海复旦大学的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上海研发中心

十多年以来,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获得了不断发展,依托上海研发中心、北京研发中心、成都研发中心“三地一体”的研发架构,与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比邻而居,三个研发中心各有所侧重,有着各自发挥本地化人才的特点。针对硬件平台、新技术研究、系统测试与认证、技术支持方面,三大研发中心并肩而行,也助推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中心成为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行业领导者。

可见,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在技术研发本地化方面做出了长期的努力。随着“在中国,为中国”戴尔中国4.0+战略的深入,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不仅让上海研发中心继续保持着中国企业级存储领域“黄埔军校”的荣誉,同时还在技术支持、本地化创新、行业方案创新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

一方面,针对产品技术支持上,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积极吸引技术伙伴和行业用户参与进来,借助生态伙伴的共同力量,带给中国用户一站式的技术服务体验。

二方面,针对本地化产品创新上,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结合中国用户的应用特点,与戴尔科技集团的产品团队、销售团队以及全球研发团队携手,将产品开发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在企业级存储、服务器、超融合等方面都相继推出了适合中国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

三方面,针对行业解决方案创新构建上,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与有着行业性领先的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在食品监控、生物基因数据管理、自动驾驶方面建立联合实验室,打造端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中国用户实现最佳的数字化转型目标。

由此而言,不仅在企业级存储技术研发领域培养了无数英才、干才,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为中国用户数字化转型使能,也为本地产业发展默默赋能,针对物联网、5G、AI、区块链、多云技术等最新发展,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也有着积极的探索实践与前瞻性的研究。

在中国为中国,双向赋能创新

以往,全球化的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更多的工作是配合全球研发工作,可以更直接地说中国研发中心更多是全球研发的附属。但是,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自成立开始,就已经有了很强的本地化定位。十三年的坚持与努力,充分体现了“在中国,为中国”戴尔中国4.0+战略在技术研发本地化上的落地。

不仅如此,现在的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立足中国的同时早已开始了赋能全球创新。

一方面,要全面支持戴尔科技集团所有业务下在中国的技术发展,帮助本地用户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另一方面,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有着相对的独立性,以本地发起有价值的研发项目,调动全球研发来配合,实现中国研发赋能全球创新。

当然,这一切的根本所在,是因为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拥有从产品管理、项目管理、产品架构、产品开发、质量测试、技术支持等全方位的世界水准的研发能力,为戴尔科技的核心业务提供先进的软硬件开发和质量保证,为中国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技术支持服务。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截止目前为止,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已经申请了1400多个中外专利。在保护知识产权与鼓励创新上,早已形成独有的工程师文化。

有了这些研发体系的基础,自然也就带来了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赋能全球创新的机会。

在超融合领域,VxRail的诞生成为了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赋能全球创新的成功典型。

早在2014年戴尔易安信中国研发集团就正式成为了VSPEX Plus项目的早期执行者。随着后来VSPEX Plus研发团队正式完成组建,在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集团总经理刘伟博士与大家共同努力下,该研发团队正式进驻上海研发中心的“华山会议室”,“华山帮”的不懈努力很快也吸引了来自VMware硅谷研发团队的支持。汇集Dell EMC与VMWare双方团队的研发力量,经过一年左右的共同努力,2016年第一季度,基于VSPEX Plus项目基础,戴尔科技集团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新一代超融合架构Dell EMC VxRail 3.0版本。

VxRail不仅是戴尔科技集团旗下两大业务群Dell EMC与VMWare联合开发的超融合产品,同时也是一个完全由中国研发的产品,先有中国研发团队再有全球研发组建,以中国主导的研发创新成果输出到全球超融合市场。

现在的VxRail已经成为了全球超融合领域的主流产品,从当初第一版的测试品到现如今超过250种配置选项的超融合组合,也促使Dell EMC引领了全球超融合市场的发展。

放眼未来,戴尔科技集团VxRail超融合产品事业部资深总监周枫分析指出,从边缘到数据中心到云,VxRail可以从两个节点逐步扩展到数据中心跨地区大规模部署,并且支持企业用户的混合云部署,以交钥匙方式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备受全球企业用户所关注。

当然,对于中国企业用户来说,戴尔科技云平台(DTCP)为中国企业用户带来了具有明显TCO优势的一致性混合云解决方案。戴尔科技集团大中华区企业技术战略总监许良谋进一步分析表示,这是一个从私有云无缝拓展到混合云就绪的多云治理之道。借助VMware Cloud Foundation构建Dell EMC VxRail的本地环境,像公有云服务体验一样的模式,按需使用位于数据中心与边缘环境的基础架构资源。同时采用VMware Cloud on AWS作为公共云灾难恢复站点或突发容量,也可以支持AWS、Azure、Google Cloud等所有公有云环境,从而满足了企业用户在本地数据中心、云与边缘的三者兼得的需求。

 

在流数据领域,戴尔科技集团Dell EMC软件工程总监滕昱领导的一个新团队,专注时序数据库领域,针对流数据平台的创新构建,在2019年推出了开源分布式流存储Pravega。这是一个基于企业级要求的开源软件创新开发方式。因此,Pravega的出现也代表着戴尔易安信的企业开发模式的创新,即在小范围上保持了敏捷开发的优势,在大范围上保证了企业开发的质量和整体的开发路线。

具体来看,Pravega采用了分层存储架构,在分布式文件、对象存储基础上,提供了一层针对Stream的抽象。实现了冷热数据的分离,从而有效降低了数据存储成本,并与以Flink为代表的新一代流处理大数据处理平台无缝地完美结合。随着Pravega相关应用、方案与技术的完善与成熟,加上混合云多云技术以及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的加速演进,未来Pravega有望与Dell EMC的ECS、PKS等共同成为全球企业用户云时代的数据存储基石。

当然,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在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也与全球产品与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5G与人工智能领域,随着企业用户对于AI、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和开发有了更大投入,也带动了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新需求。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企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曹志平分析指出,这些新需求也带来了IT架构的复杂性。戴尔科技集团不断丰富和完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用户在5G与AI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帮助企业用户围绕计算、存储、网络的基础架构实现最佳部署与优化。

进一步分析来看,借助Dell EMC第五代存储、PowerEdge服务器以及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平台VMware Cloud Foundation等优势资源,中国的企业用户可以实现自己私有云环境的快速构建。

从基础设施云化到业务数字化再到应用智能化的演变来看,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迈入到了2.0新时代。以“Power家族”为代表的企业级存储、计算、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成为了戴尔科技集团旗下Dell EMC一支与时俱进的组合,借助VMware Cloud Foundation的融合,可以为中国任何企业用户提供更广泛的工作负载交付云的能力,通过独立扩展存储或计算,满足5G、AI、AR/VR、IoT等新兴技术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的需求。

由此而言,“在中国,为中国”的技术研发赋能有了更丰富的意义。一方面,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为中国本地用户和行业发展提供本地化技术与服务支持。

另一方面不断提升本地研发的能力和水平,赋能全球创新,同时也将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创新持续融入到中国市场,形成“从中国到全球”与“从全球到中国”的互补互利“双向赋能”创新。

 

温暖有爱,让研发变得更有意义

说到底,能够成为中国企业级存储领域的“黄埔军校”、能够实现中国与全球的双向赋能创新,这一切都离不开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这样一支强大的团队。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集团总经理刘伟博士特别强调说,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有着技术创新的初心,更有着为企业、为产业、为社会、为全球做出应有贡献的企业社会责任。

事实上,任何一个研发组织倘若一味追逐技术,放弃企业社会责任,那必然走不远、难以发展壮大。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十三年来的发展显得特别重要。

进一步分析来看 ,对于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来说,其企业社会责任本身包含了对研发技术项目负责,同时还需承担对研发人员、用户、社区、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强调要在研发过程中对人的价值关注,对环境、用户、社会的贡献。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以人为本,构建积极向上、力求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团队文化,这是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获得持续向前发展,成为全球性顶尖研发组织的良性驱动力。

在关爱员工方面,戴尔科技集团有一个ABC原则,即Achievement事业、Balance平衡与Connection圈子。不仅把员工在事业上的成就作为重要关注点,同时也希望员工能做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在公司和生活当中享受到不同圈子带来的乐趣与幸福感。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为此,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成立了篮球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亲子俱乐部等15个不同兴趣爱好的员工俱乐部。同时也将关爱深入到每位研发人员的成长环节,包括刚入职的职业协作培训,到工作后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关注研发人员每一个不同成长的人生阶段具体关心的内容。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在关爱社区和社会方面,戴尔科技一直有一个Women In Technology的明星项目。一方面关爱自己的女性员工发展,另一方面,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许多资深工程师、技术带头人走到校园,与女同学分享择业,职业发展,技术创新等有助于她们成长的内容。同时也会邀请很多女同学进入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参与技术和职业培训,培养并提升她们的职业素养,有助于未来就业与发展。

2019年,戴尔科技集团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十家知名高等院校合作,一方面成立了系列“创客联合实验室”,利用全新的科技与设备平台助力大学数字化领域的研究;一方面也借机建立创新实践型教育模式,帮助高校做数字化课程开发,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

当然,这些努力和付出的结果,也让戴尔连获殊荣,连续4年获得“教育部最佳合作伙伴奖”,并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具吸引力雇主”前三名。

在社会公益方面,研发集团员工积极参与到戴尔科技集团“为爱E起来”的公益活动,聚焦弱势儿童成长问题,针对流动儿童教育和困境儿童扶助两方面,长期展开一系列的公益微行动,帮助各类儿童健康成长,开心生活。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温暖有爱,关爱员工、关爱社区、关爱社会、关爱公益,这一切让研发变得更有意义。因为任何一个研发工程师,他们的人生发展过程,也必然有需要对家庭、企业、社区、社会做出贡献。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一直以来所信奉的五大核心价值观,“客户、共赢、创新、成果与诚信”正好也是研发集团每一位员工所奉行的目标。

因此,在中国,为中国,自然少不了戴尔科技集团在中国的五化,即:研发本地化、采购本地化、制造本地化、销售本地化、服务本地化。而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坚持“研发本地化”的十三年,正好也是其“矢志不渝为创新”的十三年,更是其追求发展(Development),追求卓越(Excellence),构建学习(Learning)型组织,不断引领(Lead)行业的成长过程。

(by Aming)

-END-

 ?

欢迎文末留言评论!

文章来源:阿明新媒体(Aming),全球云观察,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和作者回复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阿明:科技评论专栏作者、科技媒体从业22年、新闻评论年产出上百万字,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懂科技上市公司。

阿明观察
科技观点、人物观察、新闻评论。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