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ESG实践,与毅达资本的投资价值观

周天财经 2023-09-05 阅读: 3,240 次

文 | 周天财经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从巴塔哥尼亚把自己的股份捐给「地球」开始,企业是否考虑社会责任,正在成为一门必修课,也是对企业这种组织本身定义的一次重大修正。

一方认为,企业考虑社会责任是偏离主业,会拖累财务业绩。另一方则拓宽了利益相关者概念,认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只有股东,还有员工、消费者、供应商乃至企业所在社区。也就是说,企业不仅需要为股东负责,还要履行提高员工权益、保护环境、资助社区等一系列的社会责任。

共识正在全球的另一个角落形成。2019 年的一次全球商业圆桌会议上,摩根大通、亚马逊和通用汽车等 181 家全球化公司签署了一份宗旨声明,写道:「我们致力于为所有人创造价值,以实现我们公司、社区和国家未来的成功。」评论者对此惊呼,「经典资本主义迎来重大转折点」。全球大公司从股东利益至上,转为「服务所有人的经济」。

企业社会责任很可能会成为全球竞争的又一个赛场,我们并不能落后,然而,财务业绩与社会责任之间真的矛盾吗?两者可能并非二元对立。有研究表明,在投资时完全考虑社会责任的基金,可以从投资组合中剔除管理水平不佳的公司。

那么如何平衡财务业绩和社会责任,甚至让两者互相促进?一种非二元对立的解决思路正在流行,ESG (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环境、社会、治理) 的主旨是:通过一套指标体系,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同时,提升本身治理水平,筛选出合乎标准的投资标的,进而有可能提升企业业绩。

在中国 ESG 从非共识向共识凝聚的过程中,有一家投资机构找到了一种可行的路径,这家名为毅达资本的投资机构,从 2020 年开始持续发布 ESG 投资报告,经由历史脉络可以看出该公司对 ESG 投资本土化的探索,已逐步将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等因素融入到 ESG 投资评估体系。

更进一步的是,2023 年 7 月,毅达资本 ESG 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由公司全体管理合伙人共同组成,项目决策从关注「收入利润」等静态指标,进入到价值观、社会责任等更长周期的动态指标领域。这也标志着毅达资本转变为一家 ESG 创投机构。

01 一份沉甸甸的 ESG 投资报告

不久前的 7 月 14 日,毅达资本正式发布《2022-2023 年度 ESG 投资报告》。报告显示,毅达资本主要关注科技领域,特点是「投早、投小、投硬、投深」。2022 年累计出手 132 次,投资了 119 家优秀创业企业。新增 16 家企业实现 IPO,12 家企业 IPO 过会、过审待发。在毅达资本的投资项目中,核心科技赛道的项目数量占比为 92.42%,金额占比为 93.33%。

实际上,毅达资本在 ESG 领域早有实践。从 2020 年起,毅达资本连续四年发布 ESG 投资报告。这几年时间里,ESG 也在中国市场快速升温。据华证信息统计,2020-2022 年,ESG 基金从 44 只增加到 125 只。基金的累计规模也从 594.87 亿元升至 1101.27 亿元。

快速升温的部分原因来自政策趋势。2020 年 9 月,中国明确提出 2030 年「碳达峰」与 2060 年「碳中和」目标。「双碳」目标在技术上,是要加强节能减碳技术开发;在产业上,是要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在市场上,是要建立全国碳市场,以碳排放权交易来促进节能减排。

具体到产业上,「双碳」目标可以拆解为两方面,能源端和用户端:能源端是开发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用户端是通过节能、回收技术减少碳排放。通过梳理产业链,毅达资本找到了锂电池管理系统(BMS)企业天邦达科技。传统锂电池的电压只有 48V,而通信基站的储能电池需要 480V,达到这个标准需要串联十块电池升压。而天邦达科技自主研发的电芯,可以让一块电池就达到 480V,大大节省了通信基站的电池成本。在新能源产业对电池的需求激增下,研发制造 BMS 的天邦达科技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而在用户端,朗坤环境进入毅达团队的视野。朗坤环境的主营业务为有机固体废物处理。餐饮、厨余垃圾等有机固体废物占生活垃圾的绝大部分,如何高效地无害化处理成为城市发展的紧迫问题。朗坤环境是这一领域的头部企业,近三年来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接近 30%。在今年 5 月,朗坤环境登陆创业板,毅达资本上市家族也迎来一位富含 ESG 价值的新成员。

以上两个投资案例都由毅达资本的大湾区团队毅达汇顺投出,值得注意的是,毅达投资上述两家企业的时间分别是 2019 年 6 月和 2020 年 6 月,都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前。通过紧密跟踪政策发展趋势,提前研判宏观大势,并且通过前瞻性投资契合国家未来需求的产业,是毅达资本能力与理念的双重体现。

作为毅达 ESG 先锋部队的毅达汇顺,能够斩获如此多的 ESG 案例,离不开总部的全力支持,这种协同模式被称为「空军 + 陆军」。毅达汇顺作为「陆军」可以呼叫毅达总部「空军」的支援。「空军」「陆军」是点和面的关系,行业团队是空军,从行业高度精准发现优秀企业,区域团队是陆军,深耕区域挖掘项目,把一些浮在水下的好项目挖掘出来。特别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特定领域,都得到了总部行研团队的支持。

这样的组织形式带来了良好业绩。2019 年,毅达汇顺在广州设立首支毅达湾区创投基金——「广州一期基金」,基金规模 6.05 亿元。而后按照一年一期基金的设立节奏,分别设立了「江门基金」「佛山基金」「广州二期基金」。今年 5 月,毅达汇顺成立「深圳基金」。由此,毅达汇顺基金管理规模总计突破 20 亿元,历史投资人平均复购率达 80%,其中「广州二期基金」复购率达到了 90%。

毅达汇顺合伙人、总经理涂鋆透露,截至 2023 年 6 月,毅达汇顺团队走访各类企业超过 1000 家,基金已投资项目 20 个,其中已有中望软件、优利德、禾信仪器、纳睿雷达、朗坤环境等 5 家企业实现 IPO,还有 2 家企业 IPO 过审待发,高质量地实现了基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涂鋆还向周天财经提到了禾信仪器,这也是毅达汇顺拆解「双碳」产业链,找到细分领域中龙头企业的一个范例。禾信仪器的核心产品是用于环境监测的质谱分析仪器。相较于传统的大气监测站,禾信仪器的产品可以装在汽车上,供环保监管部门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除了有实际应用场景,毅达汇顺最为看重的就是具备核心技术。禾信仪器在核心产品上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建立了中国最具规模的质谱化产业基地。

随着环保日趋重要、相关监测仪器的需求增加,禾信仪器的营收也随之增长。2021 年 9 月,禾信仪器成功登陆科创板。一位毅达汇顺内部人士告诉周天财经,像禾信这样的优质项目肯定不会在市场上漂到你面前,拿到这类「水面下的项目」需要对产业的长期跟踪了解,对区域资源的深耕挖掘,更需要高效的内部协同,「合伙人的日程,都是由前线人员来安排,上下一心,体系化作战,才能拿到禾信仪器这样的好项目」。

「过去,人口红利、能源补贴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间的竞争塑造了价格优势。然而,如今随着我国的人力与原材料等多方面成本提升,相比拉美以及东南亚这些拥有大量低价劳动力的国家,我国制造业成本已经不具备优势,这种情况下,碳成为破局关键。」毅达资本合伙人葛恒峰这样表示。

整体上,「双碳」目标是要建立一套投资、技术开发、碳排放配额交易等各方面都要倾向减少碳排放的体系。ESG 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量化工具,其实质上是一套指标体系,用指标来引导企业的业务方向。

因此,ESG 的紧迫性在不断提升,政策端和资本市场都在加紧推动 ESG 落地。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学东此前表示,央企控股的 438 家上市公司预计将于今年实现 ESG 信息披露全覆盖。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超过 1700 家上市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 2022 年 ESG 相关报告,较上年净增近 600 家 ESG 披露企业。

对于毅达资本来说,ESG 投资报告是对过去十多年投资经验的沉淀,通过复盘已投的 1200 多个项目,毅达团队总结出好项目的经验、共性——那些成功穿越周期对抗不可抗力的公司,往往具备 ESG 的积极因素。

「ESG 投资不仅是一场关于风险管理的投资实践,更加是一场关于企业文化、投资价值观的方向校准。」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给出了自己的清晰判断。

02 ESG 是一种长期主义价值观

1962 年,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在书里写道,「企业对社会的唯一责任是在法律规则内追求利润。」他还认为,追求保护环境、提高员工待遇一类的社会责任会让企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从而损害企业利润。

在之后将近 40 年的时间里,弗里德曼的观念随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一起流行开来。也有人提出异议。1984 年,爱德华·弗里曼(Edward Freeman)提出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受企业影响的任何人。他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并且认为,企业不应该只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是要实现包含各种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2005 年,弗里曼的思路经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固定为一份关于社会责任的法律报告,报告的结论是投资公司不仅可以将环境、社会、治理因素纳入投资分析,而且这是其信托义务的一部分。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了 ESG。再经过评级公司的细化,作为一种投资指导标准的 ESG 由此诞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指出,ESG 投资理念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就是站在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约束微观企业的现实行为。什么是约束?即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增速快、盈利前景好的项目,选择投资是一种本能,不投资则需要给出坚实的理由。

应文禄向周天财经回忆起一件往事,2010 年时黑熊养殖场商业利益可观,是众星捧月的「好项目」,这个项目一度也递到了应文禄的案头。但是黑熊养殖场的盈利模式是活熊取胆,颇为残忍,应文禄坚定地否决了投资该项目的讨论,两年后,养殖场里黑熊的惨状一经曝光引起轩然大波,涉事企业的上市道路也从此中断。

类似的「风口」每两三年都会出现。2012 年,有色金属行业蓬勃兴起,企业营收增长显著。但有色金属属于重污染行业,几乎每年都会发生重大环境事件。2015 年,校园贷业务蒸蒸日上,数据流量一日千里。与此同时,暴力催收导致学生自杀的社会新闻频频发生。

面对这些所谓的「风口」,应文禄和同事们都拒绝了投资。应文禄说,「这些经历直接推动我们认定 ESG 投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金融的实质是一种选择,选择将资源投入到哪一领域,能充分体现一家创投机构的价值取向。

投与不投,这个动作本身就事关 ESG。2014 年,毅达资本的选择是组建国内首支人才基金,专门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创业,让「人才投人才,人才助人才」,迄今已经设立了五期人才基金,累计规模 10 亿元,共投资 45 个项目。投资方向包括电子信息、化工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土木交通、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截至 2023 年 6 月底,人才系列基金已推动 12 家公司成功上市;3 家企业 IPO 过会待发行;11 家企业已申报或者正在筹备申报 IPO,4 家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

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是楚博生物,秉持积极健康的愿景、实践绿色生产且产品拥有较高技术门槛的企业,正符合毅达资本的 ESG 投资标准。2019 年之后,国内抗体药物、疫苗等生物制品企业快速发展。毅达资本预见到,上游原材料企业的需求也将被带动,结合医保控费、供应链安全等因素,国产厂家将更有动力使用高性价比的国产原料,被外资垄断的纯化填料领域,已进入进口替代周期。

基于对纯化填料领域发展前景的判断,楚博生物走进了毅达资本的投资视野。初次接触时,楚博生物团队仅有 11 人。但在充分尽调后,结合行业广阔前景,以及楚博生物较强的技术实力,毅达团队看好其发展潜力。2020 年初,完成对楚博生物的首次投资后,毅达资本持续提供产业资源对接服务,协助其获得银行授信,并完成了新一轮后续融资。

2021 年,楚博生物营业收入达到了 2019 年的 2.97 倍,研发实力不断提升,产品管线也愈加丰富。2022 年,在毅达资本助力下,一家国内领先的生物工艺解决方案提供商顺利完成对楚博生物的并购。

「上市并不是评价企业发展的唯一标准」,毅达资本创始合伙人史云中说,「像楚博生物这样通过并购,能在产业链中间关键的环节实现上下游的资源对接,为科技成果拓展了更多应用场景。」

03 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果 ESG 仅停留在价值观层面,无法助推业务增长,带来实际利益,那么 ESG 很难真正地普及。

一般人对 ESG 的印象是绿色环保,但绿色环保只是其三分之一。ESG 则是可持续理念的指标体系,通过对照 ESG 的具体指标,可以实在地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并且将公司的业务方向保持在政策倡导的领域。

而指标的问题是不灵活,这是现代组织的固有问题。一百多年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基于层级组织和绩效指标的官僚制度将是工业化的趋势,公司、政府等与工业息息相关的组织都将按照层级组织与绩效指标建立。这一百多年来的工业化历史证明了韦伯的判断,如何避免层级组织与绩效指标带来的僵化、低效,也成为现代组织管理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到 ESG 标准上,法律制度、政策导向以及行业特点的不同,决定了没有一套适用于所有公司的 ESG 标准。毅达资本给出的解法是参考几种主流的 ESG 标准,再通过对 1200 家企业的投后管理和每年超过 10000 家的新增企业调研,编制出一套更贴合自身业务的 ESG 标准体系。

以 ESG 中的治理(Governance)为例,毅达资本设置了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三个维度的衡量标准,每一维度再细分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通过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判定被投公司的治理水平,从而排除重大风险,以及为改进公司治理提供指引。

2023 年 7 月,毅达资本 ESG 审查委员会正式成立,由六位创始管理合伙人担任委员,其中董事长应文禄担任主席,总裁尤劲松担任副主席。在「募、投、管、退」的全业务流程中,执行 ESG 标准体系。在募资端,毅达资本设立了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主题基金,还有聚焦人才发展、文化产业等推动社会人文发展的专题系列基金;在投资端,重点关注双碳技术、半导体、高端材料、生命科学、军民融合等技术应用发展,同时将 ESG 考量纳入流程;在投后管理,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股东影响力,推动被投企业 ESG 的实施;在退出方面,帮助被投企业提前规范公司治理,为成为高质量上市公司做好准备。

相较于二级市场,私募投资领域的 ESG 投资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猛但同样处于起步阶段。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320 家样本私募机构中,74.1% 的私募机构已开展绿色投资研究,但是仅有 3.1% 的私募机构在境内发行过以绿色投资为目标的产品,17.2% 的私募机构将绿色投资明文纳入公司战略。

这说明投资机构对于 ESG 投资大都还处于观望状态,这也与中国市场的 ESG 投资情况相似。ESG 投资市场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可以参考国外投资案例,但仍然需要建设适应本土化投资需求、评级方法和市场的 ESG 投资策略。毅达资本的 ESG 投资实践,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本与信心支撑。

周天财经
原36氪深度部资深记者,专注于深度报道、人物专访与战略分析,关注话题覆盖电商、新零售、等TMT 中的交易性赛道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