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嘀嗒出行再闯IPO:千军万马我无懈

港股研究社 2023-03-01 阅读: 2,816 次

羽扇纶巾笑谈间,千军万马我无懈。

在激烈竞争中再度冲刺港交所IPO的嘀嗒出行,闪露出一丝歌词里的气魄。交通运输部下属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31日,全国共有30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在2022年和2021年的同一时间节点,这个数字分别只有260家、218家——出行市场,千军万马不过如此。

近期出行市场的热点词,是网约车聚合模式,但花样背后仍然是分蛋糕的渴望。实际上,国内市场容量足够大,因此市场看似细分到无法再细分,也仍然藏着许多成功的机遇。嘀嗒出行是轻资产顺风车模式的代表,也尝试着切入智慧出租车领域,以挖潜增效的“另一种出行方式”,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实现了连续四年盈利,颇为“体面”。

“不给城市添堵”的初心,如何支撑一门生意?

人找车需要增加额外的车,但车找人需要的只是一次信息的撮合。嘀嗒出行的基本盘就是如此朴实无华,却又刚好解释了“不给城市添堵”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营状态。

嘀嗒出行在招股书汇总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指出,2021年,小型私人乘用车平均乘员只有1.4人,出租车每日行驶中的空置率也超过了30%,整体运力实际上出现了明显的浪费。但从交通整体视野层面看,这些浪费也可以被解释为“冗余”,关键看如何调配。

嘀嗒出行决定扮演这个资源协调者的角色。目前,嘀嗒出行是国内最大的线上顺风车服务提供商。按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其2021年实现了38.1%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截至2022年9月30日,在嘀嗒出行平台认证的私家车车主约1240万,GTV达46亿元。

这也反映在业绩中,2022年前三季度,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服务的营收贡献了总营收的91.9%,同期顺风车毛利率达到80.5%。毛利率的优势,反映出嘀嗒出行轻资产模式的特色,也是嘀嗒出行的“福报”——为集体谋利益者必得回报。

长期来看,增量成本用于运营而非资本投入,依然会是极大的优势。顺风车服务又远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在闲鱼、小红书等平台,依然存在大量人找车、车找人需求。嘀嗒出行的杠杆只要上对环节,将撬动城市交通中大量的原生交通资源,无论是投资回报率还是对交通秩序的贡献,都要优于额外投入资源开发业务。

从嘀嗒出行实现业务成果的路径看,几个基础条件值得关注。

首先,足够高的移动出行渗透率和足够细分的出行方式。弗若斯特沙利文将四轮出行分为三类:网约车、顺风车、出租车。嘀嗒出行的核心业务是顺风车,出租车处于价值挖掘阶段,

,网约车赛道则被其他专业户占据。尽管都是四轮出行,但正如嘀嗒出行的资源配置能力与“补位”效应,几种出行方式的意义并不一致。

网约车相对于交通生态而言更像是新物种,不是指发展历史新,而是它并非从交通系统内部自发产生,是互联网嫁接的产物。尤其是在“双证”合规浪潮之后,网约车已经很难说完全继承了共享经济时期的初心。顺风车虽然也是互联网与运力的嫁接,不同之处在于,顺风车的需求是交通系统内天然存在、从古至今都有的,不需要外部力量塑造,所以真正的顺风车反而是共享绿色出行。出租车目前仍处于转型探索中,正在充分借助更多外部力量,比如嘀嗒出行等平台,来强化夯实行业竞争力,开创新的前景。

另一方面,由于移动互联网和移动出行服务渗透率够高,嘀嗒出行也能走向不同能级的市场,截至2022年9月30日,嘀嗒顺风车在全国366个城市开通服务,包括大量二三四线城市。

其次,嘀嗒出行靠技术赋能和用户运营共同促成效率最优、生态向善。作为行业生态里负责运力资源协调的人,嘀嗒出行的工作重点之一是不断地提升运转效率,把服务做到极致。

2022年上半年,嘀嗒顺风车订单平均应答时长同比缩短10%,顺风车车主整体审核认证时效大幅提速300%。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嘀嗒顺风车应答率一般高于55%,乘车完成率一般高于70%,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即使是在处于数字化早期的扬招出租车领域,嘀嗒出行的智慧巡游、城市运力规划等方案,也在给转型贡献力量,促进生态整体最优。

所以,嘀嗒出行一方面保持了不给城市增添额外的系统性负担,又满足了自己的商业化需求。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3.433亿元、2.380亿元和0.654亿元,连续四年盈利。

出行市场竞争不减,但风向已然变化

出行领域的竞争,运力总是基础。顺风车抓住了运力边际成本递减的特点,在规则允许的框架内成长起来。然而,运力更容易补足,也更容易达到瓶颈。长期竞争的核心,是出行质量。尽管这个词略显抽象,但仍有不少具体措施能够体现质量意识。

首先,除了疫情这样的黑天鹅因素之外,出行需求必定只增不减。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预测,中国汽车客运市场从2021年到2026年的CAGR将达到10.3%,对于一个看起来高度成熟的市场来说,这个增长率依然代表潜力,代表更多供给和需求。

不过,解决运力问题仅仅是满足了自身商业运营的需求,但能否为交通系统带来增益,仍然要打一个问号。碳排放就是一大重点,即使有更多新能源车辆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运力供给也会带来对应的碳排放增长。绿色、低碳是出行企业开展ESG建设的重点领域。

嘀嗒出行的招股书中,正好披露了一些有趣的数据。例如,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9个月,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分别产生约1.46亿次、1.3亿次和7210万次搭乘。同时,2021年,嘀嗒顺风车用户共计减少了100多万吨二氧化碳,约等于140万英亩森林产生的减碳量。

显然,在经过嘀嗒出行优化的“真的顺风车”模式之下,每一份运力都发挥了其最大价值,总的投入和碳排放便随之减少。这样从另一个视角反映出嘀嗒出行高度合规,只服务于真实的顺风车,没有潜在的过度商业化。

就在披露上市消息之前的1月12日,嘀嗒出行在毕马威“未来·ESG”大会上,荣获毕马威中国颁发的“2022年度最佳ESG创新奖”。早在2012年12月发布的《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嘀嗒出行就参与了其编制。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嘀嗒出行的经验或许将更多用于行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顺风车业务,嘀嗒出行的“智慧出租车”虽然尚处于发展早期,但也抓住了这一细分市场的数字化痛点。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在四轮出行市场中,出租车市场依然是最大的细分市场,预计到2026年仍然占有44.2%的份额。同时,出租车扬招在目前出租车市场中的业务占比高达89.8%。其他出行方式会产生的问题,出租车也会遇到。为这个细分领域定制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的担子,嘀嗒出行接了过来。

目前,嘀嗒出租车业务覆盖了全国86个城市,并与其中53个城市推进“三化”(数字智能化、网约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合作。主要手段是智慧码、智慧出行小程序、嘀嗒凤凰云平台和司机端APP,并助力解决数字交通管理、出租车服务和行业效率等方面的痛点。

实际上,由于出租车业务所占的巨大比例,和在数实融合趋势中需要突破的难点,解决它们的问题还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而对嘀嗒出行这样的企业而言,价值兑现期势必在规模效应之后出现。截至2022年9月30日,65个城市的798家出租车公司在使用嘀嗒凤凰出租车云平台服务。同时,截至2022年8月,出租车智慧码扫码总次数超过3.41亿人次。

也许恰如嘀嗒出行在毕马威未来.ESG大会上的获奖理由:“倡导通过不增加额外车辆基础上的‘挖潜增效’,在‘不给城市添堵’的前提下,专注打造‘真的顺风车+智慧出租车’,满足用户的美好出行需求,构建‘另一种出行方式’。”嘀嗒出行耕耘产业的方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挖掘”,而非“垒土”,重视释放交通出行的潜力,而非一味动用外部杠杆。

能在巨头竞争中活得有声有色,证明了嘀嗒出行道路的正确性。2023年开年以来,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国内各地政策的重头戏。嘀嗒出行在衔接资源要素、助力经济发展更有质量方面具备的独特优点,也将帮助它在出行之路上走得更远。

文章来源:港股研究社

港股研究社
立足全球视野,关注未来,聚焦港股科技企业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