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网易To B,继续做“有价值”的生意

曾响铃 2022-07-04 阅读: 12,120 次

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成为摆在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而长期以来,无论是To C还是To B,厮杀于惨烈市场中的互联网企业追寻“快准狠的好生意”已经成为普遍的、自然的选择,也似乎更利于企业长期的发展。

然而,最近两个相互关联事件接连发生,却表明这一选择未必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一边,是从PC时代最早期就开始建立、一直走到今天的互联网常青树——网易不久前刚刚庆祝了自己的25周年;

另一边,是网易旗下To B业务网易数帆新上线了一款大数据基础平台产品NDH。简单来说,市场中原本主流的产品——国外知名厂商Cloudera的Hadoop发行版停服,而网易数帆在此时正式发布了其替代的版本。没想到此举却引起了技术圈知名KOL的不解,直指这“不是个好生意,是个火坑,为什么网易却往里跳?”随后,网易数帆的负责人也撰文,给出了解释,称“把手头的生意做好,胜过去追求所谓的 ‘好生意’”。

两件事合在一起,发现了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不总是做那么好的生意的互联网公司在从未间断的质疑声中反而走过了25年,而很多一上来就奔着“好生意”去的互联网公司,可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回顾网易以及网易To B业务的发展,从中或可以找到互联网公司如何长久发展的超越常识和认知的答案。(如果对双方讨论感兴趣的,末尾贴了他们各自观点的文章)

“柔外”的网易,从To C到To B一直都“缺乏”进攻性

一直以来,网易虽然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总能够出现在各种榜单的靠前位置,但这家公司似乎一直缺乏业务上的“进攻性”,没有以激烈的姿态出现在市场竞争中。

在PC互联网早期,从韩国等地进口的网络游戏风靡全国,在线人数屡创新高,引发一众企业纷纷到境外进口。由于市场缺乏优质产品,只要引进来几乎都能有不错的表现,这是典型的“好生意”。

但网易没有这么做,其选择自研而非引进,且产品类型选择与这些进口游戏以厮杀PK为主截然不同,无论是写实风格的《大话西游》,还是卡通风格的《梦幻西游》,都以轻松的社交回合制玩法为主。

在网络游戏这里,网易也没有正面抢食市场的蛋糕,而是自己额外做出了一块蛋糕,这一点可以在后来的《阴阳师》、《永劫无间》等游戏的开发上看到。

而网易的其他重要业务线,例如在线音乐、电商,进攻性的“缺乏”也都有着类似的表现。

在线音乐用各种方式拼杀流量,甚至通过诱导下载、绑定流氓软件等方式增加用户量时,网易云音乐却玩起了音乐的情怀,走起了社区亚文化的路线;

电商赛道如火如荼时,大大小小的企业削尖脑袋要么模仿阿里、要么模仿京东,网易没有踏足这片“好生意”的红海,而是自己搞出了网易严选、网易味央这样的“另类”、并不会让竞争者直接感受市场威胁的平台。

随着数字经济的浪潮涌动,在To B业务上,网易这种在外边看来缺乏进攻性的特质,更加明显了一些。

作为网易To B的主要承载者,网易数帆的发展似乎和快速规模化、左突右进、大干快上、逮着机会就迅速扩展团队这些做法搭不上边,以至于很多行业媒体直接将网易数帆的做法定义为做“慢生意”。

在这种背景下,网易数帆推出NDH,选择做没什么人做的、也被认为不是“好生意”的Hadoop发行版生意,而不是那些热门赛道,就从行事风格上来说,并不在意料之外了。

在服务政企数字化的市场上,网易数帆更像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存在,没有大张旗鼓、没有大谈概念,以至于很多互联网大厂在做To B生意时,都会忘了有网易这个竞争者的存在。

从To C到To B,网易本色从来没有改变。

“柔外”之下,“刚中”是网易产品成功的秘密?

对外缺乏进攻性,不意味着网易的产品不成功,相反,25年来,这种“柔外”之下,源自网易的大量产品都走出了自己的路。

不搞多巴胺刺激的自研回合制游戏《梦幻西游》,收获268万同时在线,成为到目前还持续红火的现象级网游;

营造社区文化氛围的网易云音乐,话题热度持续不减,已经是中国最热门的在线音乐平台之一;

网易严选开创了电商领域独特的严选模式,被竞相模仿,目前已经沉淀高达10亿条购后用户的评论……

回过头来看,这些起初没有什么进攻性产品的成功,在根本上无非是网易以某种“好生意”之外的恰当方式满足了用户体验。

2D回合制让网络游戏变得轻松有趣、不再紧张,但也有收获感;音乐平台的文化让用户通过音乐找到与生活的共鸣,回归精神追求;严选帮助用户在“选择困难症”下筛选好产品,强化用户连接——2022Q1财报一季度,网易严选Pro会员规模同比增长65%,这种连接开始大范围收获。

现在,To B的时代到来,网易数帆在做的与网易To C产品内在是一致的,只不过它所盯住需求的目标变了,由普通用户变成了客户企业。

在回复KOL“跳火坑”质疑时,网易数帆负责人汪源解释了为什么要做Hadoop发行版生意的直接原因,即原本网易数帆为客户提供的数据研发和数据中台都可以架设在客户已有的基础软件之上,其中就包括现在已经不再更新且存在风险的CDH,这时候,在客户需求之下,网易将原本自己也在做的相关技术独立成NDH帮助客户实现底层替换,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可以看出,外界看来网易数帆好像是选了一个大家不看好的Hadoop发行版生意在做,而实际上,网易数帆只不过是要顺势满足客户的需求罢了。

在这种内核之下,网易数帆表现出很多与市面上其他To B做法不太一致的特点。

例如,不追风口,而是找到契合用户需求而自己又最擅长的事一直做下去。

NDH只是其中之一,在独立成产品前,在网易内部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应用。从短期看,它的发布可以帮助网易数帆抢占一部分因CDH停服带来的客户和市场;从长期看,这款产品在长期打磨下,已经是网易“更擅长的事”,在实践沉淀下也更能够支撑客户企业的数据业务。按汪源的说法,“既然做了,就要想办法做得更好。”网易数帆计划将NDH逐步推进成为一个“越来越强大的面向分析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

又例如,不控制客户,而主张帮助客户成长,推动客户独当一面。

在过去,To B领域有个戏谑的说法,解决方案是让客户“上贼船”,让客户依赖自己,持续的跟进服务获得大量的利益回报,很多企业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但网易数帆一直强调要把控制权交给客户,用开放的姿态做To B业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终让客户能够自己“上道”,能够自己把一些业务做下来。

或许是为了匹配这种理念,网易数帆对技术架构开放有着自己的偏执,这具体表现为产品的模块化,例如尽管有NDH产品,但他们并不捆绑数据研发或数据中台,而是分开让客户自由选择,用户仍然可以在底层选择采用CDH、FusionInsight等。当然,如果有需要,可以变更为NDH,但这种变更在技术上是自由的。

还例如,不搞过分标准化、快速复制增长的模式,而强调对客户的专业服务。

这一点,与中国市场上数据业务同全球普遍做法的差别有关。在欧美,长期的商业经济让公有云这类标准化服务广泛铺开,很多大的企业甚至政府单位的业务都可以跑在公有云上,例如NASA、FINRA(美国金融业监管局)、GE、诺华等,而国内很多主体,在监管合规、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外部要求和自我要求更为严格甚至说严苛,因此专门的数据服务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易数帆强调了专家级的服务、全过程的服务,包括从IT的咨询、规划,到实施、运维、甚至知识转移全面服务好客户,把模式做得很重——这又违背了通常的“好生意”定义。

总结起来,沿袭To C领域表现出来的特点,在To B赛道上,网易数帆不选择“好生意”的本质,其实无非是重视客户、不断打磨产品的表现,最终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等商业目标。

这种慢生意、不是最好的生意,也许恰恰是在做“有价值”的生意。

“刚中”的本质,是互联网企业都在追寻的价值回归

包括大型互联网企业在内,在外部环境的交织下,裁员浪潮一波接一波,而其中的重灾区之一无疑是To B领域。

很对企业前期为了某些“好生意”项目大干快上地召集一大波人,却没有思考什么才是对客户最“有价值”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投入巨资狂欢一阵,导致摊子太大没有价值支撑,草草收场作鸟兽散,最终表现为裁员规模的庞大、一地鸡毛。

随着市场回归理性,信息不对称的红利散去,客户企业将越来越看重其所采购的、合作的To B业务到底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价值。

互联网企业过去眼中很多“好生意”的做法,在客户看来却不是“有价值”的生意,这就要求当下的互联网企业必须要进行理念和打法上的调整。

从这个意义上看,很多互联网企业开始砍掉那些过去被视为“好生意”的项目,除了它们的失败所倒逼,企业们的积极调整和回归也是重要原因。

在To B赛道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服务的姿态帮助企业进步,重拾“客户成功”这个To B业务的根本目标,而不再只是一心壮大自己。这不是壮士断腕,是互联网企业的重新出发。

以网易数帆来说,一个突出表现是,他们将自己的机会定义在数字化基础软件方面,与主流云厂商的竞合关系很多时候更多表现为开放合作。与此类似,在基础软件之上的应用开发,网易数帆同样不会去提供全部服务,这种“恪守本分”做精做专的背后是对“有价值”导向的坚持。

网易To B的做法并不一定是To B领域唯一的可参照对象,但至少,当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有类似的做法出现,To B业务或许才将真正实现价值回归,而背后的互联网企业也将离长久发展更进一步。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响铃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

3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 《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 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 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曾响铃
脑力手艺人,品途网、派代网、易观、亿邦电商社区专栏作者,原上市公司高级运营经理,多年新媒体运营、O2O平台运营实操经验,关注社会化媒体、O2O、垂直电商等。边探索边评论!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