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响铃
文 | 响铃说
4月14日,康佳发布了2024年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康佳实现营收111.15亿元,其中消费电子业务101.37亿,半导体及存储芯片业务1.70亿。
根据财报相关内容,能看出在政策红利带动家电市场回暖的背景下,康佳亦在不断通过深化"技术深潜战略",持续强化消费电子业务与半导体及存储芯片业务的协同创新。
同时还能看到,作为拥有深厚行业积淀的领军企业,康佳即便面对产业升级加速的市场环境和周期性波动,也在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显示技术、芯片设计等核心领域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并通过技术纵深与产业协同开辟增长新空间,持续夯实穿越行业周期的内生动力。
逆势中的技术突围与生态重构
在消费电子行业集体穿越周期迷雾的当下,康佳集团如同一艘深潜器,正以独特的技术路径向产业深海进发。
尤其电视领域,在行业玩家仍在埋头寻找信标时,这家有近45年历史的企业,已经用Mini/Micro LED等前沿技术、全球首款23万+级Mini AI-LED背光分区电视,悄然完成了一场静默的技术跃迁。
这些突破性成果的背后,是一场关于技术定力与产业生态重构的深度实验。
像在显示技术领域的突破,就最能体现康佳的“深潜”特质。在Micro LED核心关键技术巨量转移上,重庆康佳光电成功开发包含印章+激光+检测修复在内的全流程巨量转移技术,其新颖的直接激光转移技术, 转移良率已达到 99.996 %,并已成功研发Micro LED手表和AR显示屏等产品。这种垂直整合的生态能力,使得技术突破不再停留于实验室,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穿透力。
解析“技术深潜战略”的底层逻辑
康佳的“技术深潜”并非只是简单押注技术风口,而是一场以产业规律为锚点的系统性变革。通过聚焦核心技术、市场需求与全球化布局的协同共振,其战略逻辑逐渐清晰。
1、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
尽管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且半导体产业化周期漫长,康佳仍坚持构建“消费电子+半导体”的双轮驱动模式。这种持续投入,也体现了康佳对抗短期波动的战略韧性。
而市场也给与了康佳模式许多正面反馈,像今年康佳就斩获SID China年度最佳创新显示应用技术金奖;康佳集团还荣获2024中国网•科技企业先锋榜“年度影响力企业”奖、深康佳A荣获“杰出上市公司品牌奖”等等。
这种“持续深潜”的发展逻辑,正是其穿透技术周期的核心支撑。
2、用户场景与产业趋势的双向穿透
此外,康佳的技术路径始终围绕市场需求与产业趋势展开。
在显示领域,其预判Mini/Micro LED将成为下一代技术核心,提前布局巨量转移等技术,推出全球首款23万+分区的Mini AI-LED电视,满足高端用户对画质与沉浸感的需求。更将DeepSeek接入电视,赋能电视AI深度思考。
在智能家电领域,“小蛮腰”冰箱由初步实现15天果蔬保鲜的突破,到革新性地推出三15天熟食与果蔬的生态原鲜共存,再到跨越自我极限,实现了果蔬、熟食、肉类三重食材均能享受15天的极致保鲜,使产品从材识别功能延伸至健康管理服务;而臻彩全域智慧洗洗衣机,则让洗衣效果用户可见,加上智能感知实现轻松洗衣。
这种“场景创新+技术预研”的双向校准,既响应了消费升级趋势,又推动了产业链价值重构。
3、政策杠杆与全球化视野
康佳的战略布局还深度契合国家政策与全球化机遇。
一方面,其半导体业务响应“国产替代”战略,如集团旗下重庆康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推进Mini/Micro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打通Mini/Micro外延、芯片、封装、模组到显示屏的产业链。
另一方面,通过“本土化生产+技术输出”模式拓展国际市场。例如,在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工厂,构建“中国研发—全球交付”的敏捷供应链,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动能。
总结
总之,康佳的“技术深潜”战略本质是一场对产业规律的深度回应,以长期投入抵御周期波动,以生态协同放大技术红利。
其战略逻辑既植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势,又展现出对用户需求与技术趋势的精准洞察。特别是在半导体国产化与智能化浪潮的共振下,康佳这场“深潜实验”的技术红利兑现期,或许比想象中更近。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响铃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响铃说 Focusing on企业数字化与产业智能化升级,这是关注一切与创业、产业和商业相关的降本增效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 NO.444深度解读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 虎啸奖评委;长沙市委统战部旗下网络名人联盟成员;
3 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 《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 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 “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 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功夫财经学者矩阵成员、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