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油价仍在持续攀升中,当每桶100美元的大关不断被突破后,有媒体预测,国内成品油调价会进一步推高燃油车车主的用车成本。
正当广大燃油车主对于如何“喂饱”油箱发愁的同时,有行业消息称,高油价或导致大量消费者在未来半年“转投”电动汽车,部分热销车型甚至会进一步涨价。
那么,国际油价轮番滚动下,国内电动汽车行业是否会迎来涨声一片?这背后又会凸显出什么新的行业风向?
“希望油价上涨的消息,能冲淡目前新能源车涨价对销量的影响。”
听闻油价上涨的新闻,Sharry(化名)沉重的心情顿时轻松了不少。在深圳龙华一家新能源4S店担任销售经理的Sharry表示,受成本上涨与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影响,元旦后陆续有新能源车企宣布上调售价,她负责的某知名品牌也不例外。
“尽管只是小涨了两、三千块钱,但已经劝退了不少消费者。”Sharry告诉懂懂笔记,由于新车涨价,导致部分有购车意向的顾客转为观望。二月持续走低的终端销量,也让她不由得担心三月份店里的销量考核。
然而,近期油价上涨,燃油车用车成本增加,正在影响一部分准车主的购车计划。原本打算买燃油车的消费者,如今有可能转而考虑新能源汽车。
因此,众多新能源车 4S店要争取的,便是这一批计划购买、置换燃油新车的消费者。
趁着国际油价上涨的档口,公司安排Sharry 与同事借势做了一轮焦虑营销,“最近销售们在朋友圈转发的,全是油价上涨的消息,效果似乎不错。”
除了Sharry之外,有好几位新能源汽车销售向懂懂笔记透露,从2月底开始,到店选购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有所上升,有的消费者甚至专程请了假到店买车,他们认为零售终端的销量似乎有大幅度向好的趋势。
“但我不是很认可,油价上涨会成为左右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因素。”广州一家汽车自媒体的主创“阿辰”表示,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用车成本,乍一看似乎比传统燃油车低。
他举了一个例子:以一般燃油车百公里6升油、纯电动汽车百公里15度电计算,一升92号汽油约8元,而一度电只需要六、七毛钱,能耗成本高下立判。然而,消费者选购家用车不能单纯考虑油价成本,还需要考虑车价、保养花费。
“即便涨价前的新能源车,裸车售价也要比燃油车高一些。同一级别的车型,新能源要比燃油车贵30~40%。即便新能源免购置税,落地也比同级油车贵。”除此之外,阿辰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每年的车险费用,也比燃油车高出10~20%。
他以十万元家用车、每年行驶两万公里,以及油价未来真的站上“9时代”来计算,一辆普通燃油车每年连同保养费、保险和油费,用车成本约15000元。
以新能源快充均价(电费+服务费)1.2元计算,每年用车成本为 9000元左右(含保险、保养费用)。如此一看,两者每年用车成本差距仅为6000元左右。
“八年用车成本算下来,燃油车只比新能源贵5万块,算上购车差价,打成平手了。”阿辰强调,目前左右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主流决策仍是城市限号、续航焦虑、电池衰减、保值率低等因素。因此,油价的快速上涨仍不足以促成大量燃油车消费者“转投”新能源。
由此可见,导致近期新能源汽车不断销量上升,应该还有别的原因。
“昨天(周一)特地请假,终于将这台(新能源)车拿下了。”
在一个新能源汽车的车友群里,一位昵称为“子皓”的群友透露,自己上周一请假到4S店订车的经历,并呼吁其它车友趁早订车,以免因国际局势变化导致心仪的车型再度涨价。
以准车友的身份,懂懂笔记联系上他,试图了解其购车时的决策心理。据“子皓”透露,出于指标考虑,他计划购买的是一台落地价近12万元的纯电动车,原本打算今年一月初订车,以便春节后能提车。
“但看车的时候,恰好赶上官宣涨价,综合优惠之后仍比之前贵了大约六千。”子皓坦言,他选择按揭的方式购车也不缺这几千元,但觉得临近春节新车涨价,钱花得有点不值,因此便想观望一下、春节后再说。
只是,他一观望便是整整一个月,心仪的车型春节前后一直没有促销的消息。除此之外,更有几家主机厂一并官宣涨价。
“本算当个继续观望。但这几天国际局势变幻,我坐不住了。”作为半导体行业的从业者,子皓深知,国际环境对于汽车等制造业而言的重要性,“芯片供应会进一步紧张,价格上涨,新车降价估计就盼不到了。”
眼看心仪的新能源车型降价无望,甚至有可能因为核心的零部件供应紧张出现新一轮涨价,“子皓”果断订车。即便目前新能源车提车周期普遍较长,他仍直接下定以便“锁住”购车价格。
那么,子皓的担忧到底有无道理?
重庆某新能源车企研发人员张帆(化名)对此无奈地说,外部环境、油价上涨等因素与其说利好新能源行业,不如说是让车企承压,“如果说之前造车属于是困难模式,现在就是残酷模式。”
最近一年来,芯片短缺、电芯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导致国内的新能源车企产能受限,成本居高不下。
然而如今,近期国际环境的变化继续推动了芯片短缺、成本上涨,产能困难将继续存在甚至加剧。
“而且不只缺芯那么简单,原本锂价格已经很高了,现在镍的价格也在飞涨。”张帆解释道,作为三元锂动力电池重要的正极材料,镍的供应原本已经很短缺。而国际局势的变化势必加剧镍供应短缺,导致价格飞涨。
他强调,2022年初以来已有多家车企陆续宣布涨价,并计划于年底、明年初的新能源补贴彻底取消后,再次上调新能源车型售价。
但就目前外部环境来看,新能源车企极大可能在今年年中,就掀起新一轮的涨价潮。
“如今消费端也都在传,新能源车还要涨价,很多刚需用户都抢着订车。”张帆分析,原以为补贴退坡、新车涨价,造成新能源汽车终端销量下滑的效应,会在今年三、四月会逐步显现。但现在看来,三、四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会再涨一轮,“所以,赶紧下手吧”。
不过,对于一众新能源车企而言,即便终端销量大涨,似乎也很难高兴得起来。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中低端(新能源)车型卖得越多,厂家亏得越多。”
上海一家车企新能源销售公司的张经理告诉懂懂笔记,自家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车,春节之前刚刚宣布涨价,并于3月1日正式实施。至于理由,同样是电芯原材料涨价,以及新能源车补贴退坡。
然而,国际局势的变化让他更为担忧——涨价的节点以及幅度都太突然了。
他告诉懂懂笔记,目前,品牌旗下新能源车终端价格均上调6000 ~12000元不等,但也刚好打平成本,利润增加无从谈起。
“一旦芯片、原材料继续涨价,刚刚上调的价格大概率又包不住成本了。”若短期内再次调价,他担心难免会影响品牌口碑、市场信誉,甚至引发大量的负面解读。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即便是成本再次上涨,车企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吞。对此张经理坦言,车企自然不会继续做“赔本买卖”、拼命冲量,为所谓销量新高感到兴奋。
因此,厂家只会合理地优化产能,将有限资源投入在价格较高、利润可观的终端车型上。
这会带来市场的哪些变化?
或许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或将由“哑铃形”往“纺锤形”、“橄榄形”发展——增量车型的价格区间将集中在15~30万元的区间。
“实在没啥利润的低端车,车企也不会再卖了。”除此之外,最近一年由于各种“缺”导致新能源车企产能普遍受限,因此新车提车周期,普遍也都较长。
在北京亦庄的几家自主品牌新能源车4S店里,相关销售人员也向懂懂笔记透露,目前,店里大部分新能源车提车周期,都在一个半月到三个月不等。
“最极端的有半年甚至以上周期,订单量增加会导致提车周期进一步拉长。”个别人员透露,巨大销量和订单量一旦遇上产能不足,车主就无法及时提车,这会给车企售后网络造成巨大压力。
因此,部分新能源车企也将适当控制终端的订单量,避免因提车周期长,订单大量堆积而产生负面影响。
临近“3.15”了,很多车企也会尽量避免售后纠纷出现,“订单量越大,投诉风险越大,售后网络怎么高兴得起来?”一位销售人员表示。
综上所述,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消费者抢订新车并提前锁价,与日益激增的成本、有限的产能之间,将形成严重的矛盾体,这也是新能源车企的新一轮挑战——如何平衡产销矛盾,成为新能源车企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