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继往开来,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将如何开启下一个十年?

丁常彦 2021-12-10 阅读: 5,914 次

日前,一年一度的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正式开启,转眼间,这一云计算行业的盛会已经走过了十年。

过去十年间,亚马逊云科技凭借持续不断的创新,始终引领者云计算市场的潮流和趋势;未来十年,仍将是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继续激荡融合的十年,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如何开启下一个十年,也让人更加期待。

不过,新任亚马逊云科技首席执行官Adam Selipsky在回顾公司发展里程碑的同时,更多把赞誉给了那些云上先锋客户,他称之为“探路者”。“这些客户都有巨大的勇气和魄力通过上云做出改变。他们勇于探索新业务、新模式,积极重塑自己和所在的行业。他们敢于突破边界,探索未知领域。”

沿着这些“探路者”的脚步,亚马逊云科技也成为云计算领域的“探路者”。Adam认为,探路者具有三大特征:创新不息,精进不止(Constant pursuit of a better way);独识卓见,领势而行(Ability to see what others don’t);授人以渔,赋能拓新(Enable others to forge their own paths)。

回首来路,探路者的脚印清晰可见

今年不仅是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十周年,也是亚马逊云科技公司成立的第十五个年头。在15年前,人们甚至还不知道云计算是什么,面对前路的一片混沌,亚马逊云科技与许多云计算企业和客户一起,逐渐开辟出一条清明大道。

今年8月,Gartner在一份报告中预测称,公有云行业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增长。预计在2021年,用户在公有云上的支出将达到3960亿美元;并在2022年增长21.7%,达到4820亿美元。不仅如此,预计到2026年,公有云支出将超过企业所有IT支出的45%,2021年的占比约为17%。也就是说,在未来五年,云计算将成为企业IT支出的主要选择。

在云计算逐渐成长为一个数千亿美元市场的同时,亚马逊云科技也在不断扩充自身的服务产品。从最早期的云服务,到今天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物联网、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亚马逊云科技用持续的创新诠释了re:Invent的“精神内核”——“重塑”。

比如,早在2006年,Amazon S3横空出世,如今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最重要的数据存储标准之一,存储超过100万亿个对象文件;而Amazon EC2弹性计算问世,从此云具备了有能力承载应用程序的所有基础元素。如今,亚马逊云科技已经拥有475+不同实例类型,通用型、计算优化型、内存优化型、存储优化型、硬件加速型......几乎适用所有工作负载。每天有超过6000万个新Amazon EC2实例启动。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 张文翊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表示,在推动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的同时,亚马逊云科技已经服务于各行各业、各种规模的客户,支持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包括最关键的核心业务系统。如今,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已经有超过10万家合作伙伴,有覆盖25个地理区域的81个可用区。

凭借在技术能力、客户、合作伙伴社区和运营等各方面持续不断的创新,亚马逊云科技已经被Gartner连续11年评为云计算产业的领导者。如今,云计算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创新,而是已经成为业务变革的赋能者。尽管如此,云计算给我们带来的变革也才刚刚开始,未来企业上云的深度和广度必将超乎想象。

从基础设施到数据,云计算全面重塑传统IT

过去,我们往往把云计算看作是一个融合了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的资源池,用户可以按需随取随用;但如今,云计算早已不再是一个资源池的概念,而是逐渐成为企业业务创新的发动机。

但这样一个转变,离不开云计算服务的持续进化和创新,对于亚马逊云科技来说也不例外。为此,亚马逊云科技正在重塑传统的存储、计算和网络,将其升级为云时代的新型存储、计算和网络。比如,早期亚马逊云科技推出Amazon EC2只是一款计算实例,客户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对内存、CPU、存储等提出新的要求。

为此,亚马逊云科技不断推动该服务的持续创新,但随着对计算的深入思考,亚马逊云科技意识到,单纯靠服务的升级远远不够,于是,从2013年起,亚马逊云科技开始自研芯片,并逐渐形成了完成的芯片产品家族。Amazon Nitro产品线到今天已经发展到第四代,既有基于机器学习推理和训练的芯片,也有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Amazon Graviton。

2019年推出的第二代的Amazon Graviton,已经实现在同等配置下相比x86有了40%的性价比提升,并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分析、游戏、高性能计算等多个领域。在今年的re:Invent全球大会上,三款由自研芯片支持的新Amazon EC2实例闪亮登场。其中基于新一代的自研芯片Amazon Graviton3的第一个实列Amazon EC2 C7g,计算密集型工作负载性能提高多达25%。

除了计算领域的创新外,亚马逊云科技也在积极寻找网络连接的最优解,新推出的Amazon Private 5G,可以让企业轻松部署和扩展5G专网,并按需根据额外设备和网络流量的增长扩容。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咨询总监李庆评论说:“5G作为基础网络设施实现万物互联,而万物互联的节奏首先要实现小范围内的互联互通,5Gto B再to C。对于大型工业企业,尤其以能源、大型制造业、汽车、码头港口来看,他们对于网络的稳定性以及低延时的需求较高,这主要是通过5G网络切片技术实现。由于大型企业自身业务的庞大性和独特性,对私有专网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原来的专网部署需要前期的大量测算与规划,部署周期较长,较难跟上业务的迭代速度。面对联网装置的数量近几年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企业需要拥有快速自建5G专用网络的能力以高效匹配自身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同时也要保证安全性。但是‘高效’和‘安全’是需要应对的两大挑战,更快部署Private 5G网络环境将成为供应商未来的竞争力之一,安全性又依赖于边缘云的监控处理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亚马逊云科技此次发布的Amazon Private 5G服务最大的亮点在于简化部署和按需扩容,按需付费,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并且提高了企业的自主性,非常适合快速发展新兴业务企业,短时间内也比较适合在北美推出。 ”

在重塑IT基础设施的同时,亚马逊云科技也在寻求向上兼容,从数据库到数据分析,再到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全面出击。比如,在数据分析层面,亚马逊云科技分析服务套件全新推出三种无服务器选项和一个按需选项,以满足企业客户实施处理大规模数据的需要。

而在机器学习层面,亚马逊云科技的机器学习服务Amazon SageMaker,自2017年问世以来,2017年问世以来,已经陆续添加了150多项功能和特性,帮助数万客户训练具有数十亿个参数的模型,每月进行数千亿次预测。如今,Amazon SageMaker又推出了新功能——Amazon SageMaker Canvas,它可以让业务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能够使用可视化的点选界面,生成高准确度的机器学习预测,不需要写程序代码。

除此之外,亚马逊云科技还重磅推出两项IoT新服务,其中,Amazon IoT TwinMaker可以让开发人员更加轻松、快捷地创建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如楼宇、工厂、工业设备和生产线。Amazon IoT FleetWise则能解决汽车制造商数据收集、管理和上云的难题。

“飞轮效应”显现,re:Invent开启下一个十年

从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可以看出,在企业全面进入云计算时代的今天,亚马逊云科技在为企业提供云服务的同时,已经逐渐完成对存储、计算、网络等IT基础设施的重塑,并以此为基础,向数据库、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乃至IoT等新兴领域全面扩展。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 顾凡

对此,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顾凡表示,亚马逊云科技希望通过像搭积木的方式,不断构建并丰富自身的服务能力,为各行各业的云计算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这些领先的企业成为他们所在行业的探路者。

回顾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十年来的历程可以看出,在亚马逊云科技中,“飞轮效应”这一成就亚马逊的秘诀已经再次显现。正如“飞轮效应”所阐述的那样:一个公司的各个业务模块之间,会有机地相互推动,就像咬合的齿轮一样互相带动。一开始从静止到转动需要花比较大的力气,但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一旦转动起来,齿轮就会转得越来越快。

如今,亚马逊云科技在切入云计算领域后,针对计算、存储、网络等IT基础设施,以及云原生、数据库、人工智能、IoT等领域的创新纷至沓来,并逐渐形成“飞轮效应”。因此,展望未来,在“飞轮效应”的驱动下,亚马逊云科技也将继续成为云计算领域的“探路者”,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将推动整个云计算产业不断升级,并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新的突破。

丁常彦
科技领域资深新媒体,关注TMT。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