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柔性时代的共振效应:华为解码数字化运营运维转型

闫跃龙 2021-02-24 阅读: 6,462 次

据世界经济论坛估计,到2025年数字化给全球商业和社会带来的总体经济价值将超过100万亿美元。数字化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各个环节,其中也包括运营运维领域。

2月22日,在2021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的华为DAY0数字化运营运维转型论坛上,笔者深刻感受到了数字化之于运营运维带来的巨变。可以这样说,运营运维的数字化新时代已经到来。笔者关心的是,这对运营商意味着什么?又如何实现?

柔性为什么?

在论坛上,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汤启兵提出了一个“柔性”的概念,他认为,5G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流程的数字化变革,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资源柔性、业务柔性和数据柔性的新要求。

换句话说,运营商要变成柔性运营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伴随5G时代的到来,运维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在无线侧有2G、3G、4G、5G共存的网络,在核心网有CS、PS、IMS等技术共存;另一方面,运营商又面临急剧上升的成本投入压力,众所周知,5G网络建设投入巨大,如果运营运维方面适应复杂度增加更多人力投入,势必将会让运营商的盈利进一步恶化。在这种背景下,运营商在运营运维上就不能再想以前那样刚性,而是要实现运营资源的柔性、运维工作的柔性,这就是柔性的由来之一。

更重要的,是运营商面对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这个历史性机遇的必然要求。当运营商从to C业务切入到to B领域,是机会,更是巨大的挑战。行业客户需要的,不是标准化的网络,而是差异化、有保障的服务。例如,工业制造客户需要的,是可保证的、稳定的低时延。显然,原来那个复杂而刚性的网络业务模式就不能满足需求,需要进化到业务即开即通、定制化、敏捷性的新业务模式。

如果我们站在行业的更高角度去看“柔性”,本质上是为运营商CT的大脑注入IT的思维。汤启兵在论坛上说,需要以IT的视角去看CT,即是如此。在新时代下,IT不再只是支撑系统,更是一种贯穿始终的思维,在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和分享行业数字化转型盛宴中担纲重要角色。

所以,柔性即敏捷,对于运营商来说,不仅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必然,更是赢得行业数字化转型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四个共振

既然柔性是运营运维必然的进化方向,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实现呢?汤启兵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多领域数字化共振理论,其中包括四个共振:业务共振、平台共振、技术共振、生态共振。

在笔者看来,业务共振是目的,平台共振、技术共振和生态共振是手段,他们一起共振,最终突破阈值,实现能级跃迁。

所谓业务共振,是面向用户和场景,打通流程断点,实现数据的贯通和业务之间的共振。其中,智敏建网最令我印象深刻,运营商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站点建设的精准规划和价值投资,通过网格化运营,使得规划精准度提升20%,单站价值用户数提升30%,上站次数减少30%,带来了网络与业务的共振效应。

业务共振,有赖于平台共振、技术共振和生态共振。汤启兵表示,业务的共振,需要资产、数据和智能能够流动起来,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来承载。值得指出的是,华为在去年底推出的数字化平台GDE就是这样的统一平台。简言之,GDE是一个支持共平台、可线性扩展、支持微服务,能够满足持续不断变化的服务和产品需求的平台和生态系统。通过这个平台,运营商可以让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的资产、数据、智能有了共同语言,因此流动起来。

这种流动带来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某运营商基于平台的资产和数据流动,就在用户体验、业务质量和网络事件之间构建起闭环,从而带来更好的运营运维体验。

当然,平台共振的背后是技术共振,平台封装、融合了端管云、智能等多种技术。罗兰贝格全球执行总监、ICT与高科技行业负责人李冰认为,如果将数字化比作人类,运营商擅长的链接是神经,想要真正为企业带来价值,需要与其他技术高度融合形成解决方案。在数字化运营运维上,同样如此。汤启兵强调,现在并不缺技术,关键是要将技术用起来,技术共振就是将数字技术带入每一个环节,实现全流程智慧赋能。在论坛上,华为带来的HUAWEI SmartCare的下一代融合平台,就集成了众多黑科技,支撑运营商在战略、技术、运营、数据和组织等各个方面数字化转型的落地。

当然,光有融合了各种技术的平台还不够,华为还将数字化的能力开放出来,与合作伙伴构建起百花齐放的生态,一起服务运营商和助力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这就是生态共振。如果说“平台”解决的是共性的需求,那么“生态”则解决的是个性的需求,由此“平台+生态”实现了标准化和定制化的融合。

当四大共振一起共振,就有机会将运营商共振到柔性时代。

后记: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

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但是实践起来却殊为不易。李冰表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重重困难,包括企业内部认识不统一、能力不具备、方法不匹配、体系不健全等。

汤启兵用八个字支招: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具体来说,“数字化转型是从上到下的治理体系变革,也是从下到上的接受体系建构。

从上到下,是指数字化转型并不只是IT部门的事情,而是一把手工程,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要组织人才先行,思维与能力转型,要有数字化人才,要实现开发式运营和数据驱动运营。

从下到上,是要将数字化转型有节奏的落地,从点到线再到面,首先找到突破点,进行技术的突破和迭代,然后将其推进到业务场景自动化的线,最终构建起数字化统一底座的面。在这方面,华为自己的经验可供借鉴,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历经三年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行了一场“Digital GTS”的变革,就是走的点线面路径:首先,针对关键业务节点及其痛点,不断实现技术迭代与创新;线是指通过平台打通现有的孤立系统;然后将线连成面,依靠统一的数智平台(GDE),将多个业务场景连接,通过数据自动流转,实现更大范围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正是依靠统一的平台这个数字化的底座,华为自身在运营运维上率先走向数字化,实现了业务、数据和生态的多领域数字化共振,持续加速数字化转型。现在,华为提出多领域数字化共振理论,本质上是将自己在数字化转型上的技术能力和经验积累对外输出,让运营商更好地迈向运营运维的数字化,分享100万亿美元的行业数字化盛宴。

闫跃龙
知名科技自媒体,资深互联网营销和公关专家,大变革 大机会!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