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大局已定的外卖市场,京东外卖如同一匹黑马,以惊人的速度崛起。自 2 月 11 日正式上线以来,短短 40 天,日订单量便突破 100 万单,成为行业增长最快的平台之一,这一成绩无疑令整个行业为之侧目。
那么问题来了,京东外卖40天实现百万级日订单量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京东到底做对了什么?对行业格局以及消费者又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京东外卖这四十天“突进”所实现的关键战果:
截至 3 月 24 日,京东外卖平台入驻商家数量已突破 45 万家,其中不乏众多品质堂食餐厅。虽然这一数字与美团活跃商家量相比还有差距,但京东外卖聚焦头部连锁品牌,成功吸引了西贝、云海肴等 3000 家连锁品牌入驻 ,为平台注入了强大的品质背书。
从用户渗透来看,京东外卖已覆盖全国 142 个城市,上线40天日订单量已破100万单,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
在骑手端,京东外卖已签约超 10000 名全职骑手,成为行业首个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此举不仅体现了京东对骑手权益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骑手的忠诚度和服务质量。同时,依托达达 130 万骑手池,激活率达 7.7%,充分利用了达达在即时配送领域的运力优势,实现了运力的有效补充。在配送时效上,京东外卖表现出色,日均配送时效为 29 分钟,与成熟平台持平,甚至在部分城市的午高峰平均送达时间控制在 28 分钟内,为用户带来了高效的配送体验。
可以看到,京东外卖用四十天,在商家端、用户端、骑手端可以说是“三路开花”,在本已成熟的外卖市场撕开了一道缺口。
如果从时间的维度来梳理,可以将京东外卖的40天突击战分为三个阶段,即政策破冰期、舆论引爆期、规模扩张期。
从2月1日 到 3月1日,是京东外卖的政策破冰期,京东外卖以 “全年免佣” 政策强势入局,直击商家痛点。在餐饮行业,平台佣金一直是商家的负担,而京东外卖的 “全年免佣” 政策,直接为商家节省了大量成本。以一份标价 21.4 元的鲜肉炸酱米线为例,商家在京东外卖平台实际到手收入达 22.9 元,而在其他平台同类订单收入通常不足 16 元 。这一巨大的成本优势迅速吸引了众多商家入驻,实现了供给侧的冷启动。
从3月1日到3月20日,这20天堪称是舆论引爆期。京东宣布全额承担骑手社保成本,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充分展现了公众对骑手权益保障的高度关注。在现有外卖格局下,骑手权益保障不足一直是行业痛点,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恶劣天气配送、订单超时风险等,都让骑手面临巨大压力,配送费计算不合理、社保缺失等问题,也困扰着骑手。京东率先打破僵局,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这不仅提升了骑手的福利待遇,也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赞誉。大量骑手的加入,进一步充实了京东外卖的运力体系。
从3月20日到3月28日,是京东外卖的规模扩张期,借势 “餐补 + 会员” 组合拳,京东外卖进一步激发了用户的消费热情。每天早 10 点、晚 8 点,所有用户均可通过京东 App 首页入口领取随机金额餐补,京东 PLUS 会员及大学生群体还可额外抽取最高 20 元优惠 。这一优惠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户下单,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也保证了平台的订单质量和收入水平。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指出:京东的入局犹如“鲶鱼效应”,其品质化路线与社会化保障的实践,或将改变行业竞争现状,转向用户价值深挖、多方利益平衡的健康发展新周期。
京东外卖正是抓住了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三方的痛点,通过创新的政策和策略,成功实现了快速崛起。
在商家端,“0 佣金” 政策降低了商家成本,提高了商家的利润空间;
在骑手端,缴纳五险一金保障了骑手权益,吸引了更多骑手加入;
在消费者端,“品质堂食” 定位和优惠活动,提供了更优质的外卖选择和实惠的价格,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和性价比的需求。
这种将社会痛点转化为商业机会的能力,正是京东外卖成功的关键所在。
京东外卖的快速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底层逻辑,由成本重构模型、技术中台复用和生态协同效应三重引擎驱动,实现了结构性变革。
引擎 1:成本重构模型
在商家端,京东外卖的 “0 佣金” 政策,彻底颠覆了传统外卖平台的佣金模式。以 30 元订单为例,在传统平台,商家需支付 6 - 8% 的佣金,而在京东外卖平台,商家无需支付佣金,这使得商家每单毛利增加 5.2 元 ,成本节约效应显著。这一政策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驻,许多商家表示,虽然初期订单量可能不如传统平台,但利润明显更高,例如深圳某湘菜馆负责人小石表示,入驻两周后日均订单量稳定在 80 单,客单价约 60 元,每单净利润接近 30 元,除了配送费就没有其他费用了,对比之前其他平台佣金较高,现在 0 佣金,压力小了很多 。
在骑手端,京东为 1 万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年社保支出 3.6 亿,虽然这一数字看似庞大,但仅占京东集团净利润(414 亿)的 0.87% ,对于京东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在可承受范围内。通过为骑手提供完善的社保保障,京东不仅提高了骑手的福利待遇,也提升了骑手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为平台的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举措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促使其他平台开始重视骑手权益保障。
在用户端,Plus会员定向补贴策略,使得京东外卖的获客成本较低 。通过为 Plus 会员提供专属优惠和服务,京东成功吸引了这一高粘性用户群体尝试外卖服务,同时也提高了用户的留存率。例如,针对京东 Plus 会员及在校大学生用户的最高 20 元餐补活动,以及面向所有用户的每天抽餐补活动,有效激发了用户的消费热情,增加了用户粘性。
引擎 2:技术中台复用
京东外卖的快速崛起,技术中台的支撑堪称「底层操作系统」,从供应链重构到数据智能,再到履约网络,京东将其积累的零售科技能力全面注入外卖业务,形成了传统平台难以复制的「技术护城河」。
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二十年积累的供应链能力转化为即时配送优势。依托全国1300个仓库和130万达达骑手,京东构建起"仓储前置+即时配送"的立体网络。北京中关村某数码店主实测显示,通过京东秒送下单的3C配件,平均送达时效较传统外卖平台快12分钟。
引擎 3:生态协同效应
京东外卖与其他业务之间的生态协同效应显著,外卖用户可以转化为超市日用品、数码3C购买用户,客群价值得到了极大提升。这得益于京东完善的生态体系,用户在使用京东外卖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地接触到京东的其他业务,实现了用户在不同业务之间的流动和转化。例如,用户在点外卖的同时,可能会看到超市日用品的推荐,顺手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从而带动了其他业务的销售增长。
刘强东内部讲话流出:“外卖每单亏2元,但换来用户每月打开App 20次,值!” 京东做外卖的真正野心在于通过高频外卖拉动App日活,反哺家电、数码等高客单价品类销售。
这种生态协同效应还包括心智占领,通过 “品质堂食” 认证,京东外卖成功建立了食品安全信任度。在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的今天,京东严格的商家筛选机制和品质把控标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京东和京东外卖在品质上是双向奔赴,京东品质、可靠的品牌形象会对外卖品类加分,同样京东外卖的“品质”标签也会进一步增强京东的品牌美誉度。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京东外卖的实质是即时零售生态的导流枢纽。当外卖订单突破 500 万 / 日时,其带动的关联 GMV 将达核心业务量的 1.8 倍,这才是刘强东的真正棋局。”
所以,京东外卖不仅仅是一个外卖平台,更是京东即时零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外卖业务,京东能够吸引大量用户,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进而带动其他业务的发展。随着外卖订单量的不断增长,其对关联 GMV 的带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京东将实现从电商平台向综合性生活服务平台的转型。
京东外卖的强势入局,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外卖行业长期以来的双寡头格局,引发了行业格局的剧烈震荡。美团和饿了么作为外卖行业的两大巨头,迅速做出反应,采取了一系列防御和应对策略。例如美团通过降佣金、拼补贴、绑内容进行反击,措施包括试点“阶梯佣金”,月销超800单商家费率降至10%,会员免配送费门槛从25元降至15元,夜间订单每单补贴1.5元,打通大众点评评分体系,差评率高店铺限制流量等等。
未来的竞争格局演化,取决于京东外卖的后劲。目前,京东外卖当前市占率约 1%,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呈现出 “蜂窝式突破” 特征。在一些高端餐饮和品质外卖领域,京东外卖凭借其 “品质堂食” 定位和优质服务,成功吸引了一批对品质有较高要求的用户,逐渐在这些细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京东外卖的不断发展和市场拓展,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京东外卖的入局,引发了行业的价格和服务竞争,倒逼行业平均佣金率和骑手离职率下降。这表明京东外卖的竞争策略对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促使其他平台降低佣金率,提高骑手待遇,实现了行业的价值重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和更好的服务体验。
摩根大通分析认为,“京东的 ' 物流 + 供应链 ' 一体化模式使其边际成本比传统平台更,当订单量突破 300 万 / 日时,将触发规模经济临界点。”
京东强大的物流和供应链能力,是其在外卖市场竞争中的核心优势之一。通过整合物流和供应链资源,京东能够实现高效的配送和成本控制,降低边际成本。当订单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规模经济效应将显现,京东外卖的盈利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这也意味着京东外卖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京东外卖的崛起,消费者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京东外卖通过品质保障、时效革命和选择丰富等方面的努力,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外卖体验,推动了消费者从价格敏感到品质觉醒的转变。
京东外卖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降低商家佣金等举措,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消费者在使用京东外卖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还能感受到自己在支持社会公平,这种情感因素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的忠诚度和支付意愿。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京东外卖在短期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未来的发展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尽快扩大规模,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尽快实现盈亏平衡。这些挑战不仅关乎京东外卖自身的发展,也将对整个外卖行业的格局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