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老炮”沈晖水土不服?威马被吐槽没亮点 销量跌出新势力前三

雷达财经 2021-02-10 阅读: 6,261 次

雷达财经出品 文|李宏晶 编|深海

“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如果主流的车型都用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对社会资源将形成巨大的浪费。”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近期的两次炮轰,引发网友关注。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刚刚过去的一年,威马过的并不轻松,销量跌造车新势力前三、产品被吐槽没有亮点、资本市场也没能上岸。作为汽车行业工作多年的“老司机”,沈晖的传统思维反应在了威马身上,自建工厂、传统销售渠道、智能化程度不足。

近期,威马下线了搭配百度Apollo无人驾驶技术的W6,并在战略层面规划了轿车、固态电池、出海等新方向,但能否改变威马掉队现状,仍需要关注。

新能源汽车界的传统造车者

不同于蔚来李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创办威马之前,沈晖已经在沃尔沃、菲亚特和吉利等车企有过任职,浸淫汽车行业多年。

丰富的履历和资源积累,让沈晖转型新能源汽车创业时,一开始就获得了资本的支持,A轮10亿美元融资远超同行。而且,与蔚来与小鹏高管团队鲜有汽车制造经验不同,威马的首席运营官徐焕新、首席出行官陆斌、首席技术官闫枫也都出身传统车企。沈晖曾表示,威马当时拥有的200多名核心员工,是他过去在汽车领域的前同事。

“我是最能调动国际资源的,没有人可以像我一样拿起电话就能和通用CEO,CFO直接对话的”,沈晖认为自己的经历、还有这些来自跨国企业的创始合伙人就是威马的核心竞争力。他评价互联网圈的人:“现在流行创业,流行穿黑色圆领T恤,互联网学人家穿衣服是没意思的,不是因为这么穿衣服就创新了,不这么穿就不创新,我觉得没有模式。”

而在威马的造车模式上,沈晖选了一条传统的造车路线,自建工厂、主打性价比。在他看来,汽车行业的成本控制已经到了很残酷的地步,威马的产品品质要向沃尔沃靠拢,成本控制向吉利学习。

相反,蔚来寻找江淮代工,小鹏汽车的自建工厂在2020年3月份才试生产,之前一直由海马汽车代工。采用代工模式一方面是生产资质缺乏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也让造车新势力有更多资源投入到汽车生态圈打造、智能科技领域突破等方面。

在终端市场上,不同于蔚来、小鹏的直营,威马的“合伙人”店模式也不能脱离传统经销商,在渠道端资产过重。

2018年,威马推出的主打大空间性价比EX5,主攻15-25万元中端车市场,一度收获市场好评。2019年,威马EX5实现全年销售16683辆,获得了“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的头衔,总计16876辆销量也位列新造车企业第二位。

但美团王兴发表的一番见解让沈晖很是不服,王兴当时预测,理想、蔚来、小鹏汽车将成为新势力的Top3。沈晖立刻在微博上发起对赌:“如果威马2020年进了前三,王兴给我送个外卖,如果威马没进前三,我送他一辆车,他要威马也可以,送他一辆理想当然也没问题,或者别的任何车都可以。”

从2020年销量来看,威马没能守住前三的位置。据各家车企官方数据,威马全年销量为2.25台,虽然同比增长了33.3%,但对手增长更快。蔚来全年销量为4.37万辆,小鹏汽车为2.7万辆,仅有一款车型在售的理想交付量也有3.26万辆,都跑到了威马身前。

事实上,当前能试水电动车的车主,通常具有更高的经济能力,能够承担尝试风险,他们并非刚需人群,所以高端品牌发力会更前置,其高端价位也能吃得下高技术的成本。

李想也在微博中表示,目前理想ONE排名前三的用户群是BBA三个品牌的车主,紧随其后的是VTH(大众、丰田、本田)的车主,豪华和合资的绝对一线品牌车主为主。

近期,沈晖表示,未来5年,10万-25万元区间的车型将更有机会,“威马是普及者的姿态进入这个市场。”但在这一区间内汇聚了众多中高端燃油车型、一些传统车企推出的电动汽车,乃至与特斯拉、小鹏汽车的某些车型产生交叉,竞争压力也最大。

除了竞争的因素,有汽车业人士表示,在用户的认知层面,蔚来有换电方案形成电池即服务、理想以增程式方案解决里程焦虑、小鹏汽车拥有自动驾驶全栈自研量产能力,威马汽车除了价格低,似乎没有更多亮点。

不相信羊毛出在猪身上

沈晖不寄望于将造车成本通过互联网模式转移,“我们不相信有什么羊毛出在猪身上最后狗买单这类的情况。”植根于传统汽车业的工程师思维,让威马汽车在智能化形象方面多少有些缺失,市场口碑较弱。

汽车分析师张翔认为,同质化严重、缺乏亮点是威马亟待突破的地方。据财经网,技术层面,威马依托改造过的燃油车平台生产纯电车型,这种“油改电”设计上缺乏针对性,电动性能优势也得不到发挥。

去年北京车展,威马再次基于STD平台推出EX6系列车型 EX6 Plus 6座版,补贴后28万,但上市以来表现平平,未能帮助其销量取得突破。2020年12月,威马汽车销量2588辆,较10月、11月超过3000辆均有下滑。

不仅如此,2019年威马才全面布局自动驾驶,其首发的Living Pilot智能辅助系统,搭载博世L2级别的全套方案。不过相比小鹏2015年、蔚来2018年启动自研,威马在时机上已落后一步。

蔚来在NIO Day 2020上推出首款轿车ET7,其标配的NAD全栈自动驾驶技术订阅方案,让外界看到了苹果生态的影子。业内认为,未来,智能电动车品牌并不仅仅是电动车制造商,还将成为自动驾驶车队的运营商,类似于苹果同时卖手机、运营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

从产业角度来看,市场需求觉醒、政策扶植之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智能驾驶成为下一个风口。

最近一段时间,苹果、华为、阿里、百度先后曝出进军汽车产业,虽然参与方式各不相同,但无不将智能化作为突破口。去年10月30日,华为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包含1个计算和通信架构,5大通信系统,以及30多个智能化部件。

开源证券称,特斯拉FSD自动驾驶和软件服务实现了向消费者收费,把汽车行业从卖产品的商业模式转为做服务,从纯增量市场转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市场。

不相信羊毛出在猪身上的沈晖,也感知到了这一点,在2020年拿到100亿人民币融资时,沈晖宣称,未来3到5年,威马汽车将投入200亿人民币,汇聚3000名全球顶级工程师,打造更符合中国用户喜好的EC出行智能终端,制造出具备万物互联的智慧汽车。

1月25日,搭载百度AVP(Automated Valet Parking)自主泊车方案的威马W6亮相。据官方表示,其在特定环境下具备无人自动驾驶功能,用户通过APP一键指示,W6可以实现躲避障碍物、车位智能搜索、自主泊入泊出等操作。

所谓特定环境,一个是类似商场或者写字楼的那种商业停车场;另一个是自己家或者公司那种可能拥有固定车位的停车场。由于国内复杂的停车环境,很多车主都体验过自动泊车功能鸡肋的一面,威马W6能否有实质性改善?

此外,无人泊车并不算智能化的决胜赛点,而威马智能化的决定权,可能也不在自己手中。腾讯科技曾报道,百度在对威马投资时签署了竞业条款,即威马不能自己做自动驾驶,而是用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系统。

此举无疑削弱了威马汽车靠软件服务赚钱的想象空间,而且当“百度”牌智能汽车上路时,威马汽车的智能化亮点则会被淡化。百度亲自下场造车,合作对象为整车制造商吉利,也让威马“受伤”。外界分析,与威马合作的“单方面付出”不同,百度和吉利合作,双方合资都出钱可以降低风险。其次,吉利最新研发的纯电动架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更能好的承载百度打造智能电动汽车的野心。

在威马W6的量产仪式上,沈晖表示,“如果目前的主流新能源车型都用上1000km续航的电池,将会造成社会的巨大浪费,我们好不容易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大家又每人背上一块没有什么用处的电池上路”。

谈及百度造车一事,他认为,目前新能源造车的赛道还比较窄,有更多的玩家进来造车,把氛围烘托起来是好的。

但有行业人士称,无论如何,威马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新举措被看作补短板

“2021年将是威马战略提速的一年,技术、产品、智能化、渠道加速奔跑。”沈晖努力带领变慢了的威马追赶对手的步伐。

2020年4月份,多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的通知》,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

紧接着,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换电站首次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建设充电桩”扩展为“增加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

受政策影响,一直坚持快充模式的威马,称在2021年,要加快布局换电技术。此前工信部第338批新车公告中,威马对换电式纯电动车型进行了申报。

对于持续升温的1000公里续航,沈晖虽然公开吐槽是浪费。但2021年的规划中,威马却计划推出续航里程在800公里以上的车型、推进固态电池和热管理系统升级。

事实上,有网友发现,业内率先提出超过千公里续航的正是威马汽车。2017年上海车展期间,威马“AG2020概念车”宣传亮点就是最快将30分钟完成充电,续航里程达1200km,0-60km/h加速时间2.2s,并于2020年上市。

产品方面,继最近量产下线W6,威马计划今年下半年再推出一款纯电动轿车,而全新一代平台也将开始启动。新平台对标特斯拉,称将在智能化、感知力、和进化力上超越同时期的特斯拉。

渠道方面,在C端市场,10万-25万元区间的车型继续作为威马发力的重点;在B端,将基于2020年开启的出海战略,在2021年主攻欧洲2B端出行市场。

不过,有业内人士评价,威马的这些措施并没有什么看点,更像是对之前短板的补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注:本文是雷达财经(ID:leidacj)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雷达财经
把脉公司全方位,扫除雷点,发现价值!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