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前瞻布局穿越牛熊,通威一体化“航母”启航

雷达财经 2023-09-04 阅读: 2,413 次

雷达财经出品 文|苏红 编|深海

前宝洁CEO罗伯特·麦克唐纳对当下商业格局下了一个判断,“这是一个VUCA(乌卡)的世界。”

所谓乌卡,是沃伦·本尼斯和伯特·纳努斯在领导理论提出的概念。乌卡是Volatile(易变的)、Uncertain(不确定的)、Complex(复杂的)和Ambiguous(模糊的)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当前的光伏行业,也符合“乌卡”的定义。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光伏装机需求下行;产业内竞争格局恶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欧美贸易壁垒致行业发展受阻。光伏行业也进入了调整和分化阶段。

然而,在此形势下,通威却展现出了持续的成长性和爆发性。8月22日,通威股份披露了2023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40.68亿元,同比增长22.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2.70亿元,同比增长8.56%。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211.56亿元,同比大增57.46%。

通威何以穿越牛熊?雷达财经梳理发现,这源于公司前瞻性布局、出色的战略执行力以及对产业链各环节效益协同的精准把控。

在中报发布当天,通威再度进行了战略性布局,一口气抛出两项百亿级扩产计划。直接布局硅片业务,进一步迈向全产业链一体化。

对此,平安证券的评价是,“全面扩张,构建垂直一体化航母”。整体来看,通威已打造从工业硅、多晶硅料、硅片、电池到组件的垂直一体化产能,结合在新型电池方面深厚的积累,相信组件业务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前瞻布局,穿越周期

光伏是一个长周期、高投入、重资产的行业。在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一时之秀。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逐渐掉队。

许多光伏企业竞争失利的原因,是因为在成本端没有优势。而只有足够的产能,累积出规模效应,才能压低成本。

得益于前瞻性布局,通威锁定了产量优势和成本优势,从而穿越牛熊,收获成果。

中报显示,通威在新能源方面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

据InfoLink数据,通威为行业首家累计出货突破100GW的企业。2022年硅料销量达25.68吨,目前硅料产能为42万吨,2023H1硅料销量达到17.77万吨,同比增长64%,国内市占率达约30%,目前生产成本已降至4万元/吨以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P型向N型切换已成为光伏行业共识,通威迎合行业N型转型趋势,N型硅料同比增长达447%,加快提升了市场份额。

为了进一步布局未来,通威推出了2024-2026年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发展规划。报告期内企业高效推进永祥能源科技一期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并已于2023年8月进入试运行。同时,作为行业首个单体规模20万吨的云南通威二期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包头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也在7月开工,上述两大项目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八代“永祥法”,在工艺设计先进性、系统运行可靠性、生产管控智能化等方面进行数十项优化和提升。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原材料保供能力,深挖上游降本潜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结构,年内通威在包头市达茂旗和广元市苍溪县分别规划建设30万吨和40万吨工业硅项目,其中一期项目均拟于2024年底前建成投产。

太阳能电池业务方面。报告期内,通威电池满产满销,实现销量35.87GW(含自用),同比增长65%。凭借精细化管理控费、工艺水平2023年半年度报告持续精进以及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单晶PERC电池非硅成本较去年全年平均非硅成本再降16%,产品A级率、电池转换效率、碎片率等核心指标持续领跑行业。

在组件业务方面,自通威大力布局组件业务以来,围绕盐城、金堂、南通三大制造基地,加速推进组件先进产能建设,目前盐城25GW和金堂16GW高效组件项目已全面投产,其组件年产能提升至55GW。

值得关注的是,通威还开辟出了更具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的“渔光一体”创新方案。其采用柔性支架技术,成功落地天门沉湖二期“渔光一体”项目,至此,天门500MW“渔光一体”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成为全球最大的柔性支架示范项目。截至报告期末,通威建成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光伏电站52座,累计装机并网规模3.7GW,上半年结算发电量22亿度,实现碳减排二氧化碳168万吨。

图注:通威主要业务及在产业链中的位置

综合来看,通威目前已形成超42万吨高纯晶硅产能、90GW太阳能电池产能以及55GW组件产能,产品成本、质量、效率世界领先,是全球光伏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截至目前,通威高纯晶硅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国内市占率超过30%,电池出货量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6年全球第一(InfoLink统计)。组件方面,8月29日InfoLink 2023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出炉,通威的排名已然上升至第6位,态势良好。

发力一体化,“航母”远航

雷达财经注意到,中报发布当日,通威还宣布计划在四川乐山再投200亿元,加快建设“中国绿色硅谷”,即投资建设拉棒、切片和电池片产能。

其中,拟在乐山市五通桥区建设年产16GW拉棒切片项目、年产16GW电池片项目;拟在乐山市峨眉山区建设年产16GW拉棒切片项目、年产16GW电池片项目。

图注:通威高效组件智能生产线

对此,东吴证券研报认为,通威股份公告峨眉山+乐山各16GW拉棒/切片/电池扩产,一体化降低成本,新技术持续扩张。公司技术储备充足,HJT已完成双面纳米晶开发,最高效率达26.49%,210组件功率达743.68W;HJT铜互连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此外,P型TBC/N型TBC研发效率达25.18%/26.11%,钙钛矿/硅叠层电池效率达31.13%。全年看,东吴证券预计通威电池出货70GW+,其中TNC约10GW,带动盈利能力结构性提升。

西南证券研报指出,峨眉山与乐山项目将补齐通威在硅片环节短板,完善一体化产能,巩固公司全产业链的综合成本优势。

国盛证券研究认为,通威股份一体化扩产有序推进,专业化和一体化高度结合。

平安证券发表了题为《全面扩张,构建垂直一体化航母》的研报。研报指出,通威围绕盐城、金堂、南通三大制造基地,加速推进先进产能建设,目前盐城25GW和金堂16GW高效组件项目已全面投产,其组件年产能提升至55GW;根据公告,后续通威将在乐山市五通桥区和峨眉山市各建设16GW拉棒、切片、电池片项目,此举将进一步强化一体化产能布局,强化组件业务的成本竞争力。

据同花顺统计,2023年8月28日,通威股份新增1家机构对其做出预测,6个月内累计共34家机构。其中,23家机构“买入”,5家机构“增持”,2家机构“推荐”,1家机构“优于大市”,1家机构“区间操作”,1家机构“强烈推荐”,1家机构“强推”。目标价格最高预测75.60元,最低预测39.00元,平均为47.48元。

而截至9月1日收盘,通威股份收盘价为32.16元。按照券商预测平均价计算,通威股份未来的上涨空间将达47.63%。

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行业洗牌期,通威前期的研发和扩产布局,助力公司穿越牛熊。此外,通威积极投资未来,为赢得行业“卡位战”奠定优势。依托资金、技术、成本、管理等多方面优势,通威这艘“航母”将走向星辰大海。

雷达财经
把脉公司全方位,扫除雷点,发现价值!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