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0到1需要的是坚持,那么从1到99需要的便是理解和积淀。
撰文|皮爷
出品|产业家
一张成绩单被披露出来。
在AI技术的助力下,中国外运如今的单据识别召回率与准确率均超过了98%,单张物流单据信息录入效率,从3分钟降低到了5秒,仅2019年单证智能化处理平台业务量超过400万单,整体业务操作效率提升超过70%。
基于此的一个大背景是,作为中国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外运在服务客户的实践中发现物流行业协作方众多,操作环节多达30多个,但超过82%的环节都只能依托人力进行低效处理,而转变为AI识别后,这一状况被迅速改变。
这是腾讯和中外运在AI产业落地合作中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腾讯云和中国外运正在合作开发智慧物流3.0平台,双方已在物流的诸多环节开展着全方位的合作。
足够明显的信号是,如今的AI技术已然无处不在,不仅在C端,更深入到每一个B端场景。
如果说在过去的时间里,AI技术还是在用观察、审视的态度作为世界的观察者,那么如今的它在新基建大潮的驱动下,开始以更为积极、被需要的姿态出现在每一个场景之中,锚定着数字进化的核心角色。
更多的细节在7月10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被披露。“人工智能让机器有了自己的“视觉”、“听觉”,甚至是“嗅觉”, 将催生产业新形态。”腾讯CSIG掌门人汤道生表示。
如果要厘清如今AI技术的落地脉络,腾讯显然是最佳观察对象。从消费互联网到“930”之后的TO B进击,更能看出,它在产业侧的推进路线也恰是AI技术发展的清晰展现。
更为具体的落脚点是腾讯优图。如果对它下一个定义,其可以定义为腾讯在产业推进侧的“AI动力机”,即以技术为原生驱动,对不同产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反馈,进而适配于多种产业场景。
透过它,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腾讯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通过技术来实现自身在产业侧的“冷启动”,更能感知到AI技术从0到1,从1到99的量变与质变。
一
“Al in all”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提all in AI。不过,腾讯的目标并不是all in AI,而是——AI in all。”在2017年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COO任宇昕喊出腾讯AI的战略宣言。
“AI in all”,如果在2017年来看算是腾讯在AI侧的一个战略点,那么如今这个概念已然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
变化更多的出现在产业侧。可以看到,以AI为核心的数字化方案正在成为各行各业进化的标配,即依托AI等技术模式,使得更多的传统模式进阶,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模式实现降本增效。例如,腾讯云上的所有解决方案,有80%以上都运用到了AI技术。
数字是最佳佐证。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介绍,截止2019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超过了510亿元,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超过了2600家。
和之前追风赶口的“AI概念”不同,可以看作,如今的AI企业已然进入真正的产业沉淀期。即以自身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结合对行业理解打造定制化的企业或行业解决方案。
以腾讯优图为例,在以腾讯云为输出口的AI行业解决方案中,不仅落地于物流、金融等需要更高精度识别的领域,其在工业、零售、乃至教育都已然实现大规模的落地,如在疫情期间大放异彩的腾讯智慧教育解决方案,以及腾讯与空中客车合作,建立车间运营的智能辅助分析系统,通过优图的计算机视觉分析,进行定位、工时分析和货物到位识别,将人和物的行为数据化。
可以理解为,如今的“Al in all”更能看成是技术与产业的双重配合,即在多年技术沉淀之后,能够真实满足行业在B端的某种定制化需求,两者结合之下构成具备大规模落地的成熟产品,最终反馈到C端用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
不能忽略的是,疫情更加速了这个融合趋势。
在传统的线下模式受阻的疫情期间,不论是企业,还是用户都对线上化模式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而以AI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助手恰是补足需求缺口、提高人们数字认知的最有力抓手。足够肯定的是,在后疫情时代,集合不同技术的数字化方案必定成为新基建大潮中B端和C端的双重首选。
可以说,“Al in all”,是对未来趋势的笃定,也更是践行AI产业落地的底气。
二
一个缩影,一面镜子
聚焦到腾讯AI,腾讯优图显然是核心聚焦点。
对之的一个侧写是,它是腾讯旗下顶级的AI实验室,主要聚焦计算机视觉相关的方向,专注人脸、图像识别、OCR、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研发落地。
不过,聚焦到业务场景,“技术支持者”则是它最好的定位,即源源不断地为腾讯的C端和B端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它可以称之为腾讯AI业务动作的关键反馈点,也可视为需求和执行的分割线。
“我们研究和业务落地其实是两条腿走路,两个团队并行,相当于优图内部技术研究和业务落地两个团队都有很强力的支撑和互相配合。”腾讯优图实验室副总经理黄飞跃告诉产业家,“我们不是只做落地,也不是只做研究,两者能够产生很好的协同互动。”
这恰是腾讯优图成型的关键点所在。即尽管定位是实验室,但在腾讯优图内部有自身的产业团队,在配合腾讯云、微信等业务团队进行AI产业落地的同时,促使腾讯优图内部不断进化,在结合内外部技术场景的同时,使自身更具独立性,也更具自成长力。
基于此,更为精准的注脚是,腾讯优图可以看作是腾讯在产业侧动作的一个缩影,也可以视为是AI企业从技术到产业落地的一面镜子。
“最开始的挑战和困难很多,怎么样能够说服公司内部的部门、合作伙伴,让他们来用我们的技术?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把对方当成是我们的客户。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当然就是给对方全方位的服务,把事情做得很深、很透。”黄飞跃博士说。
在他看来,从技术到产业落地,“核心还是思路的变化,也就是对产业、业务的理解”,这个场景的理解不仅在腾讯外部,更在内部,是TO B,也是TO C。
“腾讯优图从最开始到现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黄飞跃继续说道,“最开始是思路的转变,到后来是真正实现技术产业落地,到现在是更为成熟的产业落地和商业化输出。”
这也恰是优质AI企业的成长路径,即从技术研发,到业务驱动,再到开放与商业化定制模式成型,顺序依次递进,不可逾越。
对于腾讯优图,最新的一张成绩单是,截至目前,这个腾讯的“AI中枢系统”打造了超过15种行业解决方案,为腾讯内部如QQ、微信、微视、腾讯云等超过90余个产品业务提供计算机视觉AI算法支持;同时化身对外的“电话线”,联合腾讯云、微信等内外部合作伙伴,输出行业解决方案。
“在成立8年时间里,我们更多的不仅是在某个技术上深耕、聚焦,更时刻在打磨技术和业务场景互相验证的闭环模式。”他继续说道。
纵向垂直,横向协同,也恰是这样的业务模式,才使得腾讯优图这个发家于技术的实验室成为新基建大潮中的产业亲历者和引领者,也更成为AI行业与腾讯TO B的重要聚光点。
三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这是汤道生给人工智能贴上的标签。
顾名思义,在他看来,AI技术更像产业互联网的“大脑”,输入的是一道道来自企业端的指令,输出的则是有价值、全新的编码和数字。
诚然如此,甚至更近一步说,AI技术更等同于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核心发动机”,为产业侧的变革提供着精准且强大的底层技术支撑。
以发源于上海的中国商飞为例。之前,一个飞机核心部件,比如尾翼的复材检测,需要耗费几个老师傅、数十小时、几十万的成本,但如今依托腾讯AI辅助检测系统,只需要一个普通检测人员,花几分钟就能完成,同时,通过这个系统,还可以检测出人眼无法发现的细微缺陷,整体检出率提升到99%。
能够明显感觉到的是,AI技术不仅大大简化了工序,提高人效,更能优化具体的生产环节,提高产品质量,时刻保持高精度运作。
亮点不仅在刷新固有的业务形态,更在新型产业模式的再造。
如腾讯AI歌姬“艾灵”,作为虚拟人物,它彻底改变了人们在声音、图像之上的交互模式,真正给市场带来新鲜客可观的产品体验。而据了解,在接下来,AI“虚拟数字人”将会同步用于虚拟助理、虚拟解说、在线教育等领域,真正为产业侧注入AI技术的新落地形态。
显然,“中央处理器”的功能不仅在于AI技术对固有业务的刷新、重塑,更在于通过技术与业务的“化学反应”,创造出更具备产业特色的原生产品。
驱动点不仅在业务侧,更在企业侧,从另一个角度说,AI技术也恰是腾讯产业互联网大盘的“中央处理器”。
在教育、医疗、金融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增量战场上,腾讯的打法恰是以C2B为基底,通过提供数字化的行业解决方案,来打磨标杆案例,进而辐射到小B或C端用户群体,而AI技术恰是腾讯产业互联网路径的“敲门砖”,足够坚韧,且更足够成熟。
最新的一组数据是,截止目前,腾讯云AI公有云日处理图片超30亿张,日处理语音250万小时,处理自然语言超千亿句,为超过200万客户提供服务。
底盘越稳,跑得越快。
四
“从1到99”,新基建的长征路
如果说从0到1需要的是AI技术的加码,那么从1到99起决定作用的便是包含AI技术在内的复合型行业“试题答案”。
恰如汤道生所说,“人工智能需要和云、5G、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驱动链”。
拆解来看,从1到99,发展需要深度,也更需要广度。即在新的推进路径上,市场需要的不仅是AI技术与场景的更深度融合,更需要通过开源建设、人才储备等构建足够完备的复合通用行业解决方案。
对此的另一个解读是,新基建的建设不仅需要头部标杆的参与,更需要遍布中国经济所有毛细血管的海量中小微企业的支撑。
这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能够看到,随着互联网在产业侧纵深的不断发展和加码,AI技术的落地场景越发呈现不可复制性,而显然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有精力和财力去定制专属的AI数字化模式。
因此,显而易见的是,对腾讯、阿里、京东、华为等互联网巨头来说,它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技术转化商”,更应该是“技术开放者”,即通过与行业头部企业的碰撞,进而开放或产出足够通用化的组件和基础设施,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AI落地的成本。
如在此次大会上,腾讯就正式宣布开放AI泛娱乐平台、广电传媒AI中台、内容审核平台、工业AI平台四大平台产品,并重磅升级推出了“Light 2.0计划”,以更加开放的生态模式,来放大AI的产业价值。
再具体到细部,在腾讯内部,腾讯优图恰是这个“开放脚本”的最佳撰写者。如基于物流的业务单据模式,腾讯优图专门做了一个通用的OCR物流单据识别服务,告别人工模式,实现圆通、韵达等多个快递企业的电子运单识别。
一个足够客观的总结是,如果从0到1需要的是坚持,那么从1到99需要的便是理解和积淀。
就当下而言,腾讯优图等诸多AI行业的支点决定的不仅仅是腾讯参与新基建的速度和底气,也更在逐渐进化成为中国社会新基建建设长征路的“永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