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的“五五断更节”,是众多网文作者对相关不公平合同的一次围剿。
但是,引发网文作者群集体断更举措的,仅仅只是因为平台的一纸合同吗?网文作者们为何如此“敏感”?
“其实,一开始我对于(网传合同)条款是无感的。”
李骞是一名90后网文创作者。他告诉懂懂笔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是研发工程师,业余时间兼职在网文平台上创作小说,可谓纯粹是兴趣爱好,类似“大刘”(刘慈欣)那样的心态。“我写网文,本身就没当做什么赚钱的事情。”
但是,就在五一节当天,他被另一位认识的网文作者拉进了一个钉钉群,群里有上百群友,而且正在义愤填膺地讨论着什么。
据那位朋友介绍,这个群里都是网文创作者,聚在一起是为了商议如何讨伐阅文官方推出的“霸权”合同。作为一名经常“扑街”(即创作不获平台签约)的创作者,李骞一开始并不是很在意。
“可是群里的网文作者们聊得很激动,在那样的的氛围下,我也不好多说什么。”最后,群里大部分网文作者同意为了响应“五五断更节”的号召,都计划在五号当天断更。然而,也有小部分网文创作者并不同意断更,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李骞解释,作为网文作者,只有每日更新网文才能拿到平台的全勤奖励,如果断更了一天,就意味着作者将失去5月份的全勤奖,“而且断更也会影响订阅量,很多专职作者,尤其是订阅量比较大的,都不太愿意影响自己的全勤奖和订阅量。”
但是,胳膊始终拧不过大腿,大部分支持“五五断更节”的网文作者开始给这一小部分人讲道理。有的作者称,如果不趁着舆论的大势“围剿”、讨伐官方平台,以后对于作者的压榨或变本加厉。“有的作者甚至还拿出了马丁·尼莫拉的著名诗歌,劝告群里所有的网文作家,如果这次不抗争,以后官方再欺负大家就再也没有人站起来说话了。”
李骞表示,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最后所有群内的作者都承诺会参与断更。
不过,让他和群里作者都感到气愤的是,即便大家都在5号当天暂停更新,却遭到了平台部分头部作者的“爆更”反击。所谓“爆更”,指的是在当天连更多期内容,“最多的一位作者在那天连更了四、五篇,可把订阅的读者们乐坏了。”
李骞开始认识到:所谓的“五五断更节”并不是一边倒的网文作者讨伐官方平台,而是平台的支持者与反对者之间的一次博弈。
尽管平台此后陆续发文辟谣,并试图平息风波,但是群里的作者们并没有因此冷静下来,甚至有人表示停更对官方缺乏威慑力,应该做出更多的举措。
“现在大家还在酝酿下一次行动,其实,部分作者是在这种氛围下裹挟着参与。”当问及参加“五五断更节”后的感受时,李骞叹了一口气表示,自己也是脑子一热才参与的作者之一,“其实参不参加都觉得日更太累了,已经对这个(网文创作)失去信心了。”
实际上,网文创作真的只是累吗?
“网文创作者的苦,年轻作者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相比李骞,陈晓婷的网文创作经历显然长了许多。她告诉懂懂笔记,从2010年开始,还是大三学生的她就已经开始创作网文小说,至今已经整整十年。
在过去的十年间,她一共创作了八篇不同风格的网文小说(中篇),只有三部作品获得了平台上架。而这十年时间,她认识的不少圈内作者都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
入行一段时间的网文创作者都知道,平台是作者创作内容的分发平台,也是创作者的收入来源。个人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续更奖励以及收费分成,“一般而言,LV1的新人每天都续更,月全勤奖也就是几百元,不过作家等级越高相应收入也会更多。”
陈晓婷表示,平台的作者从lV1到LV5收入差距明显。前面的几个等级都拿的普通合约,LV1月收入基本800以下,到了LV2大约是1200到2000之间。LV3算是勉强过了温饱线,月收入约在2000~5000元。“能混到LV4的都是小有名气了,月收入八千至一万五,而到了LV5就是大神,和平台的合约都是单独的。白金作家嘛,不敢想象了,那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拿的是最高级别合约,推广渠道,版权分成和其他作者全都不一样!”
过去几年间,国内网文平台经历了一系列的整合、并购,但是陈晓婷的创作收入却在逐步减少。和所有直播、短视频平台一样,网文平台也在大力扶持头部创作者,给予他们更多推荐与流量,LV5、白金与普通作者之间的资源差距是难以想象的,网文平台创作者的“二八效应”尤为明显。
“得到流量扶植的作家,收入丰厚,作品最后还可以IP化改编拍摄成为影视剧。”陈晓婷坦言,尽管同样是每日更新、熬夜码文,但能熬出头的作者(LV4以上)和大量普通作者相比待遇好得太多,LV5年入百万以上也都不成问题。
目前,创作了十年网文的晓婷还在受到订阅量锐减,流量减少的的煎熬,许多作品都是因为推荐无望,读者订阅锐减不得不草草强行“完结”。相比日更码字的累,投入全部精力的作品始终不被认可,更让她感到身心疲惫,“一方面要承认水平有差距,另一方面要说这真的是命”。
“若网文作品不被扶植,不做商业化、IP化改变,90%的作者在收入上可以说少得可怜。”陈晓婷告诉懂懂笔记,很多和她一样创作多年网文的作者,月收入大多是在三、四千元左右。一些熟悉的作者朋友因为收入逐日减少,不得不搬进城中村租住,继续没日没夜地创作网文。
其中,个别创作者为了增加收入,也为了增加平台推荐的“命中率”,一直是同时创作两部作品,每天每部作品更新6000字,一天要码至少12000字,“所以我能体谅那一些为了几百元的全勤奖,选择不参加断更活动的网文作者,大家真的不容易。”
虽然自己参与了“五五断更节”,但她深知这些举措对改变官方规则的作用有限,大家纯粹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表达平台在流量扶持上的不公平。至于霸王合同为何签了几年到现在才爆发不满,“我觉得也是管理方换人的诱因吧。”
周围不少作者朋友都和她一样,因为创作多年未获得平台扶持,所以对行业、平台的积怨和失望已深,“期望高、收入低、打击大,有一定资历的(腰部)网文作者都性格敏感,恨不得志。”
显然,几乎所有“恨不得志”的网文创作者,都十分怀念曾经“青铜时代”的创作氛围。
“大学时期,我就开始创作网文了,当时从没想过挣钱这个念头。”
从2005年开始创作网文的张宇,是这一次“五五断更节”的积极参与者之一。他告诉懂懂笔记,早在网文创作初期,国内有许多诸如起点、潇湘、红袖添香、逐浪和晋江这样的网文平台,创作者可以根据创作的内容领域去选择平台、签约平台。
2005年之前的那两三年,不同的网文平台之间各具特色、百家争鸣。尽管网文平台众多,读者流量分散,但是各平台给予了网文创作者更多的选择权,以及更多的分发机会,堪称网络文学的青铜时代,“那时创作的门槛也相对比较低,大学时写的仙侠小说,天马行空肆意创作,而且有许多读者观看。”
阅读量和忠实读者,是支撑网文创作者持续创作的原动力。张宇回忆,在平台间相互竞争较为公平、缓和的创作环境下,许多网文创作者虽难以一炮而红,但却拥有固定的读者群体。
即便一些作者小有名气并签约平台后,创作者的收入也不是高的离谱,而且作者群体的收入都相对平均,“宿舍里的两位室友都创作网文,有擅长都市言情的,有喜欢写穿越、异世界的,那时大家每月也都能拿到小几百元的收入。”
当时红极一时的头部大作,都是普通创作者的学习榜样,并不会因为平台流量倾斜,而让其它创作者觉得眼红,甚至嫉妒和不满,“这个氛围,是因为网文平台之间有一定竞争,作品之间也有一定的竞合关系,机制相对也更公平些。”
但是他眼中这些“美好”的景象,都随着2014年之后网文平台的一系列整合、收购而“变了味”。网络文学行业,逐渐变得越来越功利。
“最关键的是,一些平台开始采取全勤机制,大家自由创作的氛围不在了,创作者变成了机器,每天都为了完成更新任务而创作。要知道,很多优秀网文作者一开始都不是全职的,网文创作那点儿收入不足以养家糊口。”
张宇也曾经一度为了全勤创作辞去了工作,妥妥地将兴趣变成了生计。在他看来,只要有收入压力,有功利心在,创作者的心态就会逐渐变得浮躁,小说内容也失去灵魂。他坦言,这是后来许多网文创作者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几年前顶级作家高达1亿元的版税被曝光,更让很多人心态失衡。
“很多人其实都可以做到90个月不断更,那时因为喜爱创作,我这几年都是在‘以贩养吸’,为了写而写,让我开始厌倦这种机械式的码字创作了。”对他而言,签约平台、上架作品、全勤续更,只是一种维系生活的手段,他认为网文作品的品质想要再度辉煌,行业必须打破任务式续更、功利式扶植的桎梏,让创作者有更多自由的创作空间,公平的创作氛围。
在他看来,这也是部分“资深”作者之所以发起断更活动,挑战平台规则的最终原因,“以前熬夜写文真的很累人,创作收入少但是有成就感。现在每月盯着分成和全勤,创作激情反而不见了。”
有不具名圈内人士告诉懂懂笔记,在经历大规模整合、并购之后,网文平台强者恒强的局面已经成型,大量的创作者、读者都涌向少数几个网文平台。根据比达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在线阅读市场份额中,阅文以25.2%,超过掌阅、书旗,位列行业三强之首。但网文平台的本质是追逐流量,筛选、扶植部分优质内容是再正常不过的商业行为。因此,很多创作者也在平台的流量规则当中,逐渐失去了初心,为了收入、流量开始重量不重质,不顾逻辑、套娃创作,只为了吸引读者眼球。
【结束语】
在这种氛围下,一旦自己的作品不被扶持、不被推荐,很多作者便开始陷入怨天尤人、恨不得志的“死循环”当中。这种局面,既有平台游戏规则的约束和限制,也有网文作者心态失衡的原因。即便新的平台入局,甚至是“免费模式”被行业重新热议,但“敏感”的创作者如果无法重拾初心,最终也只能是活在“过去的世界”里。
(应被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