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混合多云管理,IBM Services给你把“金钥匙”

郭涛 2020-01-17 阅读: 7,919 次

在通往云彼岸的道路上,混合多云是一扇触手可及的大门。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85%的企业已经在多云环境中开展运营,98%的组织预计三年内将使用多个混合云。但是,若想真正开启混合多云这扇大门,还缺少一把“金钥匙”,那就是混合多云管理服务。IDC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预计到2024年,90%的全球1000强组织将建立多云管理的战略,包括使用能够跨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统一管理的工具。

图片1

1

企业上云面临三大挑战

 

今天,企业已经翻开了数字化重塑的“第二篇章”。在上一个篇章里,企业主要解决了上什么样的云的问题。掀开第二篇章,企业要以业务为出发点,打造新一代的技术架构,明确自己想从云中获得什么样的业务价值,为未来进一步演进成为认知型企业奠定基础。

 

既然目标已经锁定,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为了实现目标,必须清除哪些障碍或挑战?Gartner的报告指出,那些部署了私有云的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IT基础架构的虚拟化、运维的自动化和服务的自助化。但是随着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崛起,IT基础架构呈现出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并存、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共存的复杂局面。从工作负载的角度看,在混合多云的环境中,多家供应商并存、多个云的连接和管理,以及合规、安全等问题亟需解决。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工具,很多企业往往不知道应如何确定优先级,从哪里入手实施IT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IBM认知计算解决方案研究院院长高雪峰指出了企业用户在混合多云环境中面临的三大挑战:第一,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公有云、私有云,其管理模式各不相同,让应用在不同的云之间进行灵活地迁移和跃迁,非常困难;第二,企业在原有的稳态应用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敏态应用之间随意切换,或者找到一个过渡的平衡点,这是非常大的挑战;第三,在实现应用云跃迁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应用的一致性和协同的数据安全,这也是一大难点。

 

概括起来,当前横亘在企业上云道路中的最大障碍就是在混合云环境下,如何实现有效的统一管理,保证核心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IT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成本。

 

尽管绝大多数的企业事实上已在运行多云架构,但只有相对少数的企业了解如何管理这些环境。IBM商业价值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只有30%的企业拥有用于统筹安排工作负载的多云统筹器或其他多云管理平台。

 

因此,市场亟需下一代的混合多云管理平台。随着5G、边缘计算的兴起,只有混合多云管理平台才能够很好地覆盖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有效地解决数据通过多主体的资源管理控制这件事情。

 

2

混合多云管理要实现“四化”

 

其实,很多厂商都已经注意到了混合多云管理这个难题,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多云管理平台或工具,其中包括云基础架构提供商、独立云系统和服务管理软件提供商、传统的系统和服务管理软件提供商,以及云管理服务提供商和公有云服务提供商等,可谓群雄逐鹿,各显神通。IDC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云系统和服务管理软件市场的规模达到1.05亿美元,同比增长40.4%;未来五年,该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4.3%,到2023年,其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512亿美元。

 

云管理软件市场的高速发展,是企业IT基础架构向云转变的必然结果。现阶段,企业使用云管理软件可能还是以优先管理企业内部云资源为主,但是随着混合多云的逐渐兴起,企业的采购和使用习惯也将随之发生转变,混合多云的管理需求将日益旺盛。这也是IBM与九州云达成合作,为其打造新一代混合云管理平台的重要背景。

 

近日,IBM Services基于自身在云管理平台的开发和服务的能力,结合九州云在边缘计算和混合多云管理等战略业务方面的新需求,为其设计和打造了一个更为全面和强大的混合云管理平台,支持九州云在保持开源技术服务竞争优势的同时,拓展多云管理与服务,实现面向未来的业务转型和业务布局。

 

新一代混合云管理平台要实现“四化”

 

01

首先是自动化,它提供动态的资源发现和管理功能,实现了资源供给的自助化服务,可支持操作系统镜像、中间件和应用程序的自动化部署,从而达到节省资源部署时间,以及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的效果。

02

其次是可视化,它支持多云环境下对云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状态,以及任务执行过程的可视化控制,并提供丰富的图表帮助客户进行运营分析。

03

再次是智能化,它实现了灵活可扩展的资源分配和水平伸缩策略,支持根据资源类型和资源使用率等参数定制的智能调度模式,能够在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灵活共享资源。

04

最后是可定制化,它具备从前台到后台的全方位定制能力,可为客户量身定制打造云管理平台,同时以REST API形式提供接口,方便客户后续定制开发和集成。

 

IBM坚信,混合多云管理要从开源中来,到开源中去。IBM大手笔收购开源软件公司红帽,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开源混合云解决方案和服务。此次IBM与中国最早的开放基础架构(OpenInfra)技术公司九州云合作,也是为了让混合云管理能够真正落在实处。高雪峰表示:“结合IBM和九州云双方的力量,可以为客户提供企业级的IT管理服务能力,并将IBM在认知计算方面积累的经验和能力分享给更多客户。”

 

九州云首席执行官张淳表示:“九州云自成立以来,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开放合作、互利融通。此次与蓝色巨人IBM开放合作,将给双方的客户带来巨大价值,同时开辟一条国际巨头和本地专业服务商创新合作的新模式。”

 

3

助力企业上云,IBM Services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

 

进入数字化重塑“第二篇章”,企业在云上的主要精力将放在提升整体资源管理能力和降本增效上。

 

在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地剖析一下,企业为什么要上云?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大中华区混合云解决方案总监王骏归纳说,企业上云有三大驱动力:业务驱动,借助云实现企业业务的变革、创新,发现新的增长点;工作负载驱动,未来很多创新型的应用都要在云上部署和实施;运营管理驱动,面向复杂的混合多云环境,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企业实现云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只有对上述驱动力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知,才能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从云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价值。而IBM正是企业云转型的参与者、赋能者和实践者,提供各种系统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混合多云的环境中实现更好的创新。

 

作为企业云转型的参与者、赋能者和实践者,IBM始终坚守以下五大原则:第一,未来的云世界是一定是一个混合云的世界;第二,未来的云世界一定是一个多云的世界,IBM曾经做过调研,平均每家企业上都会采用3~5朵云;第三,开放原则是云战略的核心;第四,确保云上安全;第五,实现云上更有效率、更适合的管理。

 

遵循以上五大原则,IBM正在混合多云这条道路上疾驰,携手红帽打造基于容器的更加开放的混合多云平台。最新成果IBM Cloud Pak就是一例。这款企业级的容器化软件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更迅速、更安全地将核心业务应用程序移动到任何云端。每个IBM Cloud Pak在通用集成层之上均包含用于开发和管理的容器化IBM中间件和通用软件服务,能够将开发时间缩短高达84%,将运营费用减少高达75%。

 

除了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外,IBM对企业上云的最有力支撑还在于它提供了企业上云和治理的方法论,从咨询、迁移、构建到管理,可以说是手把手地帮助客户完成云的迁移和运营。

 

毋庸置疑,企业上云是一股热潮。但是,企业千万不能迷失在这股热潮中,为上云而上云,一切还是要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核心。“云是为了企业的业务而存在的。在云的环境当中,更好地发掘出业务的价值,打造业务的差异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王骏表示,“企业上云是为未来在投资,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架构体系,包括业务架构、技术架构,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撑未来的业务转型而打下基础。”

 

正是基于上述对企业上云需求的深刻理解,IBM成功地帮助某知名饮料企业将其整个SAP系统迁移到云上,实现了其整个供应链的云上再造;国内的一些大型银行也在积极地探索云化转型,在IBM的帮助下,将其新一代零售银行系统整体迁移到云上。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混合多云的管理并不只是IT的运维和运营管理,还要与研发紧密结合,更好地在云中实现研发,并通过云原生的架构实现云原生应用的创新、发展、部署、落地。云的运营将是一个研发和运营管理紧密结合的过程,仅靠以前传统IT部门的运维人员是无法实现的。未来,你可能会发现,企业的IT运营部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IT研发运营部,IT与研发将紧密结合在一起。

 

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大中华区副总裁郑军指出,当前,中国已经运行在云端的工作负载只有20%左右,未来还有更多工作负载期待走入更成熟、更开放的云环境。新一代混合多云管理平台是企业上云之路中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郭涛
以“云”为基,以“数”为魂,以“智”为道,新IT,新经济。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