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评论:AI洗头当下噱头大于实用价值,但长远发展可期

丁道师 2025-05-14 阅读: 370 次

“AI智能健康洗,搭配全身按摩,还有头皮检测与红光理疗,仅需19.9,超值体验等您享!”

近期,广州、深圳、廊坊等地涌现出一批AI洗头店,以9.9元、19.9元、29.9元的亲民价格吸引消费者尝鲜。

图注:廊坊的这家门店已暂停营业

这类设备通过红外热成像检测头皮健康、压力传感器模拟按摩,10-20 分钟即可完成洗护流程,主打 “高效便捷”与“科技仪式感”。

然而实际体验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认可其标准化流程和速洗优势,质疑者则指出机械臂无法精准感知头皮敏感区域,冲洗残留、高温烫伤等问题频发。

事实上,当下多数所谓的AI洗护产品,其AI功能往往仅是简单添加智能感应装置,或配备一个提供基础洗护建议的 APP,距离真正能带来显著差异化体验的成熟 AI 洗护服务仍有较大差距。而且这类产品价格普遍偏高,实际功效却未能与价格匹配,消费者很难切实感受到AI带来的颠覆性改变,当下,AI洗头更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噱头大于实用价值。

很显然,AI洗头的出圈,源于这两年人形机器人火爆给我们所带来的想象力。

春节期间,宇树科技生产的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让我们注意到,这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工业、服务业、救援等多个领域落地应用。前不久,人形机器人在亦庄参加马拉松比赛,更是引爆了全球对人形机器人的新期待,仿佛下一刻人形机器人就可以进入家庭,帮助我们洗衣做饭、叠被子。

然而,关于AI机器人对人类社会的切实帮助,不可能一口气吃成大胖子。近期,就连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也说,人形机器人两三年内不会大规模进入家庭,它主要还是首先在工业领域发挥效率。

我们所期待的AI机器人落地普及,还需跨越重重关山。技术难题,续航焦虑,大容量电池小型化、快速无线充电技术突破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还有成本控制,高端零部件、研发人力耗费不菲,需规模效应与供应链优化,从奢侈品变身大众消费品。

当下,AI洗头无论从成本,还是体验层面来看,距离“真人洗头”还有很大差距。AI洗头机的压力控制算法尚未完全模拟人类指腹的触感变化,在穴位按摩、发丝梳理等细节处理上存在机械生硬的问题,且无法实时捕捉用户的细微反馈。

不过,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当年,莱特兄弟的飞机首飞仅持续短暂距离,爱迪生的电灯照明时间有限,贝尔的电话通话距离也很近,但这些发明最终都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从长远视角来看,随着科技在各领域的不断渗透,洗护行业向智能化迈进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AI 能够依据个人发质、头皮状况、生活习惯等多维度数据,精准提供个性化洗护方案,这是传统洗护产品难以企及的优势。

长远来看,我们甚至可以期待,AI 能精准解析用户头皮微生态数据,如马拉色菌活跃度、皮脂分泌周期等,并联动智能家居系统获取环境湿度、睡眠质量等生活参数,通过相关软硬件开启服务,最终构建起覆盖日常护理、深度养护、健康管理的全周期智能洗护生态。

 

丁道师
资深互联网观察家、媒体专栏作家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