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极大咖秀

登录 | 申请注册

小米空调要做“数一数二”,传统巨头如何应对?

钉科技 2025-05-06 阅读: 2,871 次

当卢伟冰宣布小米空调要冲击中国市场的“数一数二”时,整个家电行业的神经骤然紧绷。这个曾被传统巨头视为"门外汉"的互联网品牌,如今已悄然跻身空调市场前四,并持续加速度向头部阵营冲刺。

在美的、格力和海尔构建的“铁三角”格局下,小米的野心绝非空穴来风——智能家居生态的深度重构、用户运营模式的降维打击、供应链效率的极限突破,正在将一场看似不可能的颠覆变成充满悬念的行业攻防战。

从数据维度观察,小米空调的崛起轨迹堪称教科书式的逆袭。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空调总销量突破700万台,是中国第四。目前其线上市场份额已稳居第三位。

小米通过“手机×AIoT”战略编织出一张覆盖数亿智能设备的用户网络。这种生态协同效应在空调领域形成独特竞争力——消费者购买的不再是单一制冷设备,而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中枢,这种价值重构正在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但要跨越行业前三的护城河,小米仍需直面多重挑战。格力手握数万项专利构筑的技术壁垒,美的投资百亿打造的“灯塔工厂”智能制造体系,海尔布局全球的35个工业园、163个制造中心、23万个销售网络形成的交付网络,都是需要超越的重资产门槛。最隐秘的战场则在售后服务领域,空调行业“三分产品七分安装”的铁律尚未被互联网模式完全破解,如何将小米之家的3000家门店转化为服务支点,或将决定这场战役的终局。

传统巨头也嗅到了的危机感。格力“渠道改革”、美的“用户直达”、海尔智家“场景替代产品”等,都体现出行业领跑者们已经嗅到了变革的风向。小米带来的不仅是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价值创造逻辑的颠覆——把空调从功能型家电转变为数据终端,将售后服务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口碑和增长来源,让用户评价从被动反馈变成产品迭代的驱动引擎。

这种思维转换的难度,远超过生产线引进几台机器人或电商平台开几个旗舰店。正如当年数码相机颠覆柯达的不是像素而是影像生态,打败诺基亚的也不是苹果的通话质量而是智能生态,空调行业的价值链条正在经历相似的重构。

在这场新旧势力的碰撞中,行业的进化图谱逐渐清晰。小米用“参与感”撕开传统营销的缺口:通过用户众测反馈优化产品设计,借助社交媒体构建口碑传播链,利用电商平台实现需求反向定制。这种“用户主权”模式倒逼传统企业走出实验室思维,用户共创中心、私域平台、场景品牌等的出现,都是他们对小米式创新的应激反应。但真正的危机在于,当互联网原生品牌将硬件利润率压缩到5%以下时,依赖传统渠道利润分成的巨头们是否具备重构商业模式的勇气?

商业史反复证明,行业格局的改写往往始于边缘创新,成于生态重构。小米空调的进击之路,本质上是智能时代对传统制造业的“系统重装”。站在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小米与传统巨头的攻守博弈正在重塑行业DNA。当“年轻人的第一台空调”开始抢占中产家庭的客厅,当智能联动成为选择空调的核心考量,当用户社群开始影响产品研发方向,这个延续三十年的传统行业终于迎来价值重估的时刻。

雷军说“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而对美的、格力、海尔而言,或许更需要警惕的是:商业竞争的残酷性在于,颠覆往往来自意想不到的维度,从看不起到看不清再到追不上,常常是行业格局重塑的标准剧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唯一确定的是,最终受益的将是学会敬畏用户的每一个品牌,以及拥抱创新的整个中国制造。

钉科技
钉科技网,以家庭为核心,服务智能硬件、软件和解决方案发展,支持家庭互联网产业上下游沟通与联动。

特别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咖秀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wemedia@yesk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