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体时代,企业需向智而生
企业传统应用的本质是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智能体的出现,则触发了企业应用的一场深层次革命,企业应用从流程自动化全面迈向智能化。Gartner就预测,到2028年,15%的日常工作决策将由智能体完成。
不过,智能体绝非是简单的ChatBot或者RPA升级,而是让应用在业务流程中“智慧”起来,在意图理解、动态规划与决策、持续进化等维度取得突破,实现从“功能执行”向“价值创造”的跃迁,未来更能带动企业全面的数智化转型,并彻底改变企业运行的底层逻辑。
当下,智能体本身刚刚起步,企业之间不仅存在着认知差异,具体实践也是处于初步阶段,依然面临着基础设施、数据、场景等一系列的挑战,这值得整个产业界共同去持续的探索与创新。其中,AI基础设施的需求与挑战尤为值得关注。企业业务向智能体进化,不仅需要建起先进的AI基础设施,融合异构算力来提升计算效率;还能实现管好基于AI的新IT底座,在敏捷适配模型的同时,做到最大化资源利用率;更需要用好AI和重塑业务,让数据与AI高效融合,实现数据资产化、业务智能化和智能体应用商业化。
超聚变算力事业部总裁张小华
超聚变算力事业部总裁张小华直言,从传统商业应用到智能体的进化,本质上是算力、算法、数据与场景的深度融合,算力是智能体时代的创新基石。在智能体时代全面到来的趋势下,AI与场景走向深度融合,算力产业需要在智能体时代中解决基础设施重构、生态裂谷以及应用落地三个难题。
具体来看,AI正在重构算力基础设施,加速通智算融合,以实现AI场景全覆盖的需求;又如,AI算力双生态、多样性,必然需要面临着生态裂谷的现实挑战;再如,如何降低推理成本,加速智能体应用的全面落地与使能等。
毫无疑问,智能体时代的全面到来,会对从芯片厂商、整机与系统厂商到AI大模型厂商、AI应用厂商甚至渠道经销商等算力产业链带来巨大变革,价值链被重新分配。“算力产业变革的核心就是需要在智能体时代中帮忙客户建好算力、管好算力、用好算力。”张小华如是说。
超聚变聚智A-in-One解决方案:为企业聚智而行
众所周知,智能体要想实现规模化的应用,离不开算力、算法、数据等各方面的单点技术创新,也需要在产品在功能与创新上持续探索,但系统性的协作才是最终成功的关键。
如何才能将产业链协作起来,且产生最好的协作效应,算力整机与系统厂商在其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这既需要算力厂商具备开放的产业策略,以开放的态度吸纳产业链合作伙伴参与进来,又需要具备足够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强大的技术能力将产业链上下游串联起来,让协作效应最大化;更需要强大的产品与方案创新能力,以满足市场中多样化需求。
毫无疑问,超聚变的“聚智A-in-One”解决方案如今为智能体时代的产业协作带来了一份出色答卷。
作为算力市场的先行者和探索者,超聚变通过一站式异构算力底座、归一化AI中台、一体机创新、AI工程调优、液冷开放架构、生态聚合计划等“六个一”创新,从技术、产品和生态多个维度,携手产业链合作伙伴打造全场景AI的解决方案--“聚智”A-in-one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释放算力价值,全面拥抱智能体时代的到来。

首先是一站式算力基础设施。AI时代,算力需求的多样化一定程度导致了算力生态的碎片化,而超聚变通过东西方双生态基础设施,以V8系列服务、FusionPoD以及工控机等一系列产品实现全场景的算力布局,不仅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算力需求,还为企业数智转型升级带来持续的动能。
其次是归一化的AI 中台。过去,算力调度、资源编排、模型优化、应用构建等一系列工作往往以来人力完成;现在,超聚变的大模型加速引擎Fusion AI Space 2025让应用构建一步到位,实现底层各种工程问题的标准化和自动化,降低 AI 应用部署成本,让开发者聚焦业务创新。
第三是AI应用一体机。众所周知,一体机是各个行业用户部署AI应用的一大绝佳选择,高度集成化、弹性部署和开箱即用能够大幅降低AI部署、运维的难度。超聚变FusionOne AI 一体机采用全开放架构,联合伙伴深度融合技术与行业场景,不仅兼容各种异构算力和主流大模型,还提供统一的推理体验,极大降低了AI大规模应用的门槛。
第四是孵化一个AI 调优子产业。AI调优是当下所有企业都必须面临的一大挑战。为此,超聚变将调优经验转化为可服用的工程方法,通过AI调优工程化使能 AI“从资产算力到好用算力”,并且携手伙伴共同打造调优产业生态,全面提升AI应用的性能与效果。
第五是一个液冷 AI 开放联盟。众所周知,AI规模化应用带来的高功耗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挑战。超聚变发布开放架构多样性算力兼容白皮书,倡导产业共建,实现能力共享、架构开放、软件开源,推动算力产业共同发展。
第六则是一个“聚智”生态计划。智能体时代即将全面到来,智能体应用爆发成为必然趋势。不过,AI规模化应用也面临着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为此,超聚变通过“聚智”生态计划,构建一个涵盖芯片、算法、应用、服务的AI朋友圈,全面帮助用户释放算力价值,实现AI价值闭环,助力企业 在AI时代快人一步。
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在智能体时代全面到来之际,更加需要整个产业协作的力量,而超聚变正在肩负起一个算力产业先行者的时代责任,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链中的牵引作用,通过将产业链上下游伙伴串联起来,并以全面开放的战略来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变革,让AI规模化应用加速到来。
持续探索,为智能体时代做好准备
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中国AI算力规模将2025年达到1037.3 EFLOPS,预计2028年将达到2781.9 EFLOPS,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46.2%。随着智能体应用的爆发,用户未来将带来持续的算力需求。
不过,随着智能体时代的到来,未来算力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算力产品与技术的竞争,更是如何利用算力创造价值的竞争。
显然,超聚变已经为算力产业的变革做好充分准备。作为算力产业重要的一份子,超聚变当前位居中国服务器市场前二,并不断探索业务本质,从过去单一的算力业务开始,构建起算力、城企数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三大业务矩阵,形成智能体时代的全场景服务能力。
同时,超聚变还在持续加大根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创新力度,重视根技术的研发与投入,在硬件产品、液冷、AI中台等方面创新,为AI部署、开发与应用带来便捷与效率。

更为难得的是,超聚变已经建立起24000多家合作伙伴的生态体系,并服务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万家各行各业的客户,拥有强大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行业实践,随着“聚智”生态计划的升级,超聚变有望为智能体时代构建起一个枝繁叶茂的生态价值体系。
综合观察,站在智能体时代的浪潮,当企业生产、运营、管理、销售和服务等每一个业务环节与智能体融入之际,一场生产力的质变也随之展开。正如管理学巨擘德鲁克所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创造未来。在智能体这场深刻的技术变革中,唯一确定的是:能够持续探索不止者,方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