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来,个人端AI Agent(智能体)应用渐成繁荣之势。国产AI团队打造的通用智能体Manus以“零门槛AI助理”的定位迅速引爆社交网络,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对话即可完成文档生成、行程规划、视频剪辑等数百项任务,让行业首次见识到智能体应用的爆发力。智能手机厂商紧随其后,将“一句话订咖啡”“语音指令P图”等智能体功能嵌入系统级服务;更有技术爱好者基于通用大模型“手搓”个性化智能体,在GitHub等平台形成独特的创作生态。
然而,与个人端欣欣向荣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企业级市场同样渴望拥抱智能体,却迟迟难以规模化落地。
究其原因,是企业级应用需要处理更复杂的任务,深度整合内部系统、数据和业务流程,且金融、财税、政务等场景容错率极低,因此对智能体提出了更高的准确性和安全要求。
既然企业级场景对智能体的准确性、安全性要求如此严苛,为何仍要迎难而上,布局企业端呢?
深耕企业级市场多年的金智维董事长廖万里认为,打造好用的企业级智能体,既是大模型的技术试金石,也是价值放大器,才能加速大模型从个人端到企业端应用的迁移,实现智能体应用从个人端“好玩”到企业端“好用”的进化和蜕变,真正将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政企带来实际应用价值。为此,金智维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突破。
4月9日,金智维举办2025企业级智能体暨AI+新品发布会,重磅发布了全新企业级智能体Ki-AgentS,并推出结合AI能力升级的系列新品——新一代AI+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系统K-RPA Lite、实现数据驱动决策的流程智能运营平台以及数据智能运营平台,向全行业展现了智能体与AI技术驱动企业生产力变革的全新图景。
从金智维的产品与实践中,我们希望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企业级智能体变得能用、好用,究竟需要跨过哪些挑战?
DeepSeek开源让大模型技术变得普惠、易获取,加速了很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但要让通用大模型与垂直领域的细分业务场景深度融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作为关键突破口,智能体凭借更强的工程化能力,可以基于大模型来自动化拆解并执行任务,在解决企业“不敢用、不会用”痛点的同时,真正推动AI在业务场景中的实际应用,这正是大模型落地企业的核心抓手。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Markets&Markets的预测显示,全球AI代理市场将从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44.8%。IDC报告则认为,2025年全球AI相关技术投资将达3370亿美元,其中企业级智能体作为战略高地,占据超40%的份额。
面对数千亿级市场机遇,企业级智能体需要跨越的“三高”门槛愈发清晰:
高准确。企业的场景复杂,而容错空间又趋近于零,因此必须避免大模型的幻觉,确保智能体能够准确理解目标、拆解任务并精准执行。
高安全。企业级AI应用涉及敏感数据和关键业务流程,一旦出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且要遵守严格的合规要求,提高了对智能体的安全要求。
高效率。智能体作为企业级生产工具,唯有高效执行,才能降本提质增效为企业创造价值。而高效率来自AI代理的高自动化水平,要构建从需求理解到执行的全闭环工作流,减少人为接管授权的中断,同时降低企业开发部署智能体的门槛,绝大多数企业无法自行完成改造。
千亿级市场的战鼓已然擂响,当企业级智能体必须跨越“三高”门槛才能兑现商业价值,究竟怎样的技术路径能让智能体既精准可靠又易于驾驭?我们不妨看看企业级基因的金智维,是如何破题的。
智能体落地企业,前提是真的可用、好用,达到企业级业务场景的实际要求。金智维多年来持续探索智能体技术在企业端的落地可能性。继Ki-Agent后,金智维进一步完善企业级智能体体系,推出了Ki-AgentS平台。
从实际效果来看,金智维Ki-AgentS可自主完成从任务规划、工具调用、多智能体协同到结果校验的全流程。在部署环境中,准确率、安全性、可靠可控等都远超行业水平,从而让智能体真的可以被企业用起来了。
从现场演示来看,Ki-AgentS做到了和Manus类似的效果:左侧清晰展现智能体理解用户需求、自动规划和拆解执行步骤,右侧直观展现智能体执行每一项步骤的实时画面。此外,金智维这套方案还支持在画面右下角实时显示智能体执行过程中深度思考的过程,整体更加直观、更加可信。
金智维如何破解了企业级智能体的“三高”挑战,切割千亿级市场蛋糕?可以拆分为关键的三步走:
第一步,理解环境。智能体可以基于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自动化做出决策和行动,企业级智能体必须对企业业务的充分感知和理解,具体表现就是掌握高质量数据和行业know-how。金智维在以往服务企业市场的经验中,锻炼了高效数据采集、标注、训练的能力,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应用场景,熟知业务逻辑,这就为Ki-AgentS企业级智能体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精准决策。自主决策方面,通用大模型(如DeepSeek)在开放域表现优异,但企业场景需高度专业化知识。因此,智能体需要在大模型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让决策更为准确,符合企业场景的要求。
Ki-AgentS通过对DeepSeek、Qwen2.5等先进开源模型微调,注入行业术语、合规规则等,使模型输出符合业务规范,从而有效规避大模型幻觉风险。借助大模型的能力,实现精准的任务拆解,智能任务编排,并自动规划、决策与修复,提高AI代理的自动化水平。
为了满足垂直领域对专业性的高要求,Ki-AgentS还支持知识库的“外挂”,知识库智能体将行业知识和业务规则编码成可被调用的逻辑单元,在任务执行中实时调取知识库内容,从而避免大模型的幻觉问题,提升任务的准确率。
第三步,安全执行。大模型的概率性输出可能引发执行偏差,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结合RPA产品高可控、高可靠的优势。金智维连续两年在中国RPA+AI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保持首位,拥有在金融/政务等领域超1500家企业级场景验证的实战积累,其RPA产品的执行能力可以满足企业级市场的苛刻要求。Ki-AgentS采用金智维自研的RPA验证引擎,在流程中嵌入验证节点,让业务路径可确定,确保每个操作步骤可追溯、可审计。如果检测到异常,会触发自我修复,重新规划路径或申请人工介入,为业务安全合规提供保障。
通过上述三步走,Ki-AgentS可以让智能体在复杂业务环境中实现自动化、零容错、准确安全高效执行。
区别于传统智能体需从零搭建的繁琐模式,Ki-AgentS进一步将企业级智能体的创建效率推向了新的高度。
基于金智维多年积累的行业实践,平台支持将已验证的业务流程自动封装为标准化智能体模板,构建可随时调用和复用的智能体“商店”。这一创新机制使得企业无需重复“造轮子”——当需要部署新任务时,可直接匹配模板库中已有的成熟方案,快速完成配置并投入执行。这种“即取即用”的能力不仅大幅缩短了智能体开发周期,更让企业在持续复用和优化模板的过程中,自然沉淀出更适配自身业务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智能体越用越精准、越用越高效的良性闭环。
当企业级智能体变得好用,大模型落地企业也就水到渠成了。
与其他技术类似,智能体在企业端从落地到大规模成熟应用,可能需要一定的普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企业和业务人员快速拥抱AI,体验AI与大模型技术对具体工作的赋能与助力,帮助企业踏上数智化快车道呢?
金智维带来了另一个产品:K-RPA Lite,让业务流程自动化更加触手可及。
全新一代AI+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系统K-RPA Lite,是更易用、更轻量、更智能的RPA产品,可以满足企业在轻量业务流程上的自动化需求,可以作为智能体规模化应用的先导,让企业先将AI、大模型、数字员工等用起来,逐步过渡到智能时代。
有了K-RPA Lite,到底能给企业开发带来什么改变呢?最核心的变化是,开发效率变得更高了,智能化就此提速。
企业数字化涉及多种功能和工具的调用、整合,以往非技术人员很难搞定。K-RPA Lite融合了DeepSeek大模型的对话能力,企业人员可以从学习写代码,编程开口说需求,用自然语言说人话来代替机器语言,来生成自动化流程。同时,K-RPA Lite还继承了金智维在RPA领域的技术积累,并进一步简化了流程设计,用户无需编写复杂代码,即可快速搭建和管理自动化流程,甚至可以无代码搭建AI应用,极大地降低开发和部署门槛。文本分析、OCR、图像处理等AI能力,被组件化集成到K-RPA Lite上,开箱即用,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被轻松调取,提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效率。
上手AI开发之后,企业也同样关心AI供应链的韧性,针对业务场景打造的专属AI应用能否放心地用、安全地用?为此,K-RPA Lite通过全面适配国产信创生态,提供全国产化RPA智能解决方案,全面适配信创底层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应用,解决了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后顾之忧。
总结一下,K-RPA Lite拆除了企业应用流程自动化技术赋能具体业务的重重门槛,更深层的布局,其实是扩大企业智能化的增量市场。
只有AI大模型和智能体不再是少数技术精英的杀手锏,可以绕过专业开发的壁垒,变得简单易用,才能让业务部门把AI打造成趁手的生产力工具。届时,企业级智能体的规模化增长,也就到来了。
让智能体变得好用、易用,金智维正在企业市场掀起一场智能化的连锁反应。
首先被打开的,是单一智能体在企业场景中的落地机会。政企可以选择金智维企业级智能体,引入智能体“数字员工”, 作为落地大模型的关键抓手,拥抱大模型的时代浪潮。
目前,企业级智能体主要应用在部分业务场景中,金智维将首选金融行业应用,同时面向政务等重点领域,以及围绕制造业、企业财务、人力等通用场景,打造开箱即用型的智能体数字员工
接下来,多个智能体互联,智能体如同团队一样彼此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可以实现跨部门、跨领域、跨业务的协作,进入更多业务环节,对生产效率进行系统性优化。而我们知道,以AI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是以各行各业的智能生产力革命作为肇始。
所以说,金智维以准确、安全为目标打磨企业级智能体,并构建好用+易用的技术底座,向千行万企发出集结号,也将成为这场产业革命的起点。
把目光拉回到当下,智能体卡位战刚刚开始,金智维已经手握锐利的产品和技术,有望切下千亿级企业市场的巨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