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葳
2025,大模型应用进入"投产元年"。
“从去年到现在,我们访谈过很多企业的CIO、CTO,大家的共识就是 2024 年很多企业还在 POC 阶段,在做大模型的应用试点。今年他们会逐步把AI应用投向生产。”
近日,Dify.AI 联合创始人延君晨表示。作为开源的LLM应用开发平台,Dify.AI提供从 Agent 构建到 AI workflow 编排、RAG 检索、模型管理等能力,帮企业构建和运营生成式 AI 原生应用。
2024年,Dify.AI 被认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目前在GitHub,Dify.AI 旗下的开源项目 Dify 的 star数超过 88, 000 ,位列全球百大开源项目。不久前欧洲风险投资公司Runa Capital评选的全球最热门20家开源创业公司榜单中,Dify.AI位列第三。
更难得的是,通过PLG(产品导向的增长)和开源社区、生态驱动的方式,Dify.AI做到用户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并实现了收入的持续正增长。
Dify.AI到底解决了企业哪些问题?作为初创公司,Dify.AI如何借助亚马逊云科技实现全球化高速发展?延君晨向媒体分享了他的观点。
Dify.AI为什么这么火
延君晨认为,当前AI从2023年的生成、2024年的推理,正在走向自主执行,这一技术趋势也推动着大模型应用从概念验证走向生产环境。
过去两年,Dify.AI有很多产品功能的迭代,但核心理念一直没变——提供交互友好的 LLMOps 平台,既能让开发者、社区用户用得好,也能帮助企业更高效推动 AI 应用落地,解决AI投产过程中的挑战。
具体来说,现阶段企业AI应用投产面临三大挑战,这也是Dify.AI锚定的价值点:
第一,通过BaaS后端即服务,大幅加快 POC 过程,解决系统整合复杂的痛点。
AI真正落地企业,需要跟企业复杂业务数据接口打通,要跟原生平台或第三方工具打通,导致AI落地周期过长。
Dify.AI采用BaaS后端即服务,即编排出的应用都是基于 API 的,同时交互友好,可以很容易地与各种各样的企业系统集成。基于Dify 开发一个应用的周期,可以从三个月缩短到3-4周。
某500强生物技术与医疗器械公司,将Dify.AI应用在客服系统,将工单生成与验证时间从10-20 分钟缩短至不到 3 分钟,平均每天可以自动生成约 300 个工单。
第二,通过AI 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AI应用规模化投产问题。
“77%的POC项目无法迁移到规模化部署。应用构建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之后如何持续优化和运营。围绕生成式 AI 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Dify.AI搭建了分析、监控、评估、反馈在内的完整Pipeline。”
第三,降低AI开发门槛,解决企业缺乏AI人才的痛点。
能够真正推动企业AI 落地的一定是复合型人才,要集AI 产品经理、业务专家、软件工程技术、AI 技术于一身。绝大部分企业都不具备这样的人才和团队。
Dify.AI通过简单易用的开发工具、丰富的插件生态、友好的交互界面,减轻技术复杂性,让技术团队和业务团队都能提升AI开发效率,解决很多长尾业务需求。
某跨境电商企业基于Dify.AI 在一个月内就创建了900 多个AI应用,其中活跃应用100多个,单次调用量最高的应用达到数十万次。其营销平台实现了AI 纯自动完成了 90% 的任务创建工作。
此外,模型中立、安全可靠,也是企业青睐Dify.AI 的重要因素。概括来说,Dify 构建了一整套企业AI应用所需的核心技术栈,开发者可以聚焦于创造应用的核心价值。

云巨头赋能全球创新
“Dify.AI创业第一天就面向全球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所以需要寻求一个全球化的云厂商合作。非常感谢从我们成立之初起,亚马逊云科技在各个维度的支持与协作。”
延君晨认为,亚马逊云科技的赋能,让Dify.AI在性能、成本、安全等方面实现突破:
■ 灵活调用企业级LLM。
Dify.AI 专注于应用开发,而在模型托管、管理工具方面,亚马逊云科技成为其重要支撑。
Dify.AI产品原生支持在Amazon Bedrock上调用Claude、Cohere等大型语言模型和嵌入模型。同时,企业在Amazon SageMaker上对模型进行微调,也可以无缝衔接到Dify.AI中。
■ 企业级RAG方案和高效数据管理。
基于Amazon OpenSearch,Dify.AI可提供企业级向量检索能力,支持RAG,可以将数据检索性能提升30%以上,实现千万级文档的实时处理,延迟 <100ms。
■ 弹性架构与成本优化。
Dify.AI SaaS版优化适配了支持Amazon Graviton的处理器,实现计算成本降低30%,同时性能提升20%。同时,基于Amazon Elastic Kubernetes Service (Amazon EKS) 服务,Dify 企业版可以实现容器化服务的自动扩缩容,将并发处理能力提升4倍。
■ 安全合规的企业级AI运行环境。
Dify.AI 将合规视为基础能力,已经拿到了三个重量级安全服务认证,包括欧盟的GDPR、 ISO 27001和SOC 2认证。
“Dify.AI的很多客户都是世界 500 强公司,对于安全、数据合规的要求非常高。而与亚马逊云科技在安全合规方面的合作,有助于我们进入更多大型企业的技术选型范围。”
■ 面向全球市场的联合市场推广。
延君晨表示,作为初创公司,与亚马逊云科技的合作,大幅加速了全球拓展步伐。去年仅Q4,双方就联合举办了 35 场市场活动。目前,Dify Enterprise、Dify Premium都已上架亚马逊云科技Marketplace,精准触达了汽车、制造、零售快消、医疗健康和游戏等多个行业的逾百家大型客户。
“我们的 Premium 版本在亚马逊云科技Marketplace(海外区)上有数百个订阅客户。”
提到在AI生态中的定位,延君晨表示Dify.AI会坚持开源生态中立平台的定位。同时发挥连接器的价值,一方面连接模型和云,另一方面连接整个亚马逊云科技生态内的众多产品与解决方案,最终为给客户提供完整的端到端的AI 解决方案。
END
本文为「智能进化论」原创作品。